聚焦现实题材,打造新时代的精品力作
——江苏现实题材创作专家座谈会综述
2018-02-26曹敬辉
■曹敬辉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1月9日,由江苏省文化厅召开的“现实题材创作专家座谈会”在南京举行。座谈会由江苏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徐耀新主持。江苏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方标军,艺术处处长官天涛,副处长许其兵、李慧,调宣处处长姚文中等领导出席会议。南京艺术学院原副院长、省油画学会主席陈世宁,江苏省演艺集团副总经理杜小甦,苏州市文广新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杰,徐州市文广新局党委书记、局长高成富,镇江市文广新局党委书记、局长周文娟,江苏省国画院原副院长、省美协原副主席薛亮及徐新华、姜永安、董晨、陆前生等来自艺术创作生产一线、文艺院团、新闻媒体和文化行政部门等方面的专家分别就舞台艺术创作导向、美术作品主题创作、文化管理等我省现实题材创作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讨,并对如何加强现实题材创作献计献策。
艺术创作要融入当代思考
“能流传下来的优秀作品,往往都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融合,给人带来美感的同时,又给人以精神上的力量。但是,简单粗糙的所谓现实题材作品,反而给艺术事业造成伤害,这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克服。”南京艺术学院原副院长、省油画学会主席陈世宁认为,优秀的艺术创作既是时代的写照,也是人民精神状态的彰显。抓好现实题材的艺术创作意义重大,既是人民精神生活的需要,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近一个世纪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涌现了一大批经典的艺术作品,为几代人的成长提供了宝贵的精神食粮,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的祖国和人民更需要彰显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的优秀艺术作品。无疑,我们的艺术创作肩负着时代和历史的重任,而现实题材的优秀艺术创作更是责无旁贷。
现实题材的艺术创作是一件严肃且艰辛的事情,不能捕风捉影,也不宜走马观花,更不可能一挥而就,艺术家要真正融入到新时代发展的洪流之中,并能把握住生活和艺术的关系,将高尚的情操注入到艺术作品的形象之中,在进行现实题材艺术作品的创作之中,艺术家也是一个再学习再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反复推敲和精神升华的过程,这也是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够打动人感染人的关键所在。
江苏省国画院原副院长、省美协原副主席薛亮认为,现实题材的美术作品是对正义的讴歌,对生命的尊重,对生活的关注,以情感化的表达再现,触发人对自然、和平、生命和爱等深层次的问题的思考,呈现出现实主义创作的崇高的审美价值,也可以理解为孟子所强调的“浩然之气”,比一般的美更为广阔宏伟,现实题材绘画所能带给观众的震惊是对现实生活的精细揣摩,对动人瞬间的精彩捕捉,对人间真情的集中释放。现实题材美术创作一般都具有巨大的社会意义与历史价值,它是一种属于社会的公众的艺术。建议建立重大主题美术创作基地,现实题材美术创作与大型作品居多,大型作品需要大场地,需要有助手和模特配合,需要大量的文字资料与图像资料的支持。现实题材创作,要深层次走进百姓生活,扎扎实实地体会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才能创作出具备人文情怀,触动大众灵魂的作品。
徐州市文广新局党委书记、局长高成富说:“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我们将进一步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组织美术工作者到田间地头厂矿企业,放下架子,俯下身子,用心体会人民群众的冷暖,创作出散发“泥土香味儿”的优秀美术作品,唯有如此,我们的作品才会更加有生机有活力,得到百姓的赞赏、人民的喜爱。我们要以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州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主题,结合改革开放40周年、徐州解放、淮海战役胜利70周年以及全国美展等重大展览活动,推动重大主题和徐州地域特色美术作品创作。继续加大扶持力度,营造良好创作环境。加大对现实题材美术创作的经费投入。扩大宣传展示,加快人才成长。探索建立政府、群团、媒体、画廊企业、书画家“五位一体”的联动机制。
镇江市文广新局党委书记、局长周文娟介绍:近年来,我们把镇江本土题材作为创作源泉,将现代戏的创作作为主攻方向,写身边人身边事身边戏,镇江市连续推出《花旦当家》《完结堂1937》《红船》等3部讲述镇江故事、弘扬人间大爱的现代扬剧。在全国各地进行演出,所到之处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屡获殊荣,《花旦当家》荣获省“文华大奖”、“中国戏曲现代戏突出贡献剧目”等称号,《完节堂1937》入选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省第三届江苏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奖、优秀演员奖;《红船》列入了文化部戏曲剧本孵化计划重点一类剧本,荣获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省文华优秀剧目奖和优秀表演奖。实践证明,现实题材不是随便写写生活就行,一定要契合时代精神,现代戏如果不会表达,很容易陷入说教,这就需要我们做好“翻译”工作。只有深入生活,才能让舞台更有说服力。通过多年的现代戏创作实践,我们深切感受到抓好策划团队和题材规划的重要性。目前,我们已组建了一支有丰富舞台经验的文化人和对现实生活有敏锐洞察力的媒体人参与的剧本策划团队,定期进行题材规划,梳理本土素材,然后和编剧一起讨论故事大纲,碰撞创作火花。为了一台戏的成功,在一度创作中的精雕细刻,在二度创作中的精益求精,《花旦当家》主创人员在镇江新农村建设的社区蹲点、体验生活,《完节堂》的故事独一无二;《红船》通过救生世家的长江救生义举,彰显镇江“大爱”精神,一次次成功证明,现实题材正是当下戏剧创作的活水源头。
现实题材创作要有创新意识
当下,有些地方一旦出了一部好戏,各个院团往往会“一窝蜂”扑上去,简单复制其故事模式、人物类型。专家提醒,要尽可能避免重大主题创作的雷同化和“一窝蜂”现象,建议地方文化主管部门,在选题阶段就提前介入,以平衡不同地区和院团的选题类型。《小镇》编剧徐新华说,江苏这些年聚焦现实题材创作,涵盖红色题材、农村题材、都市题材、名著改编等各个层面,不但题材多样,而且成绩不俗,形成自己的特色亮点,特别是2012年的《繁荣江苏省舞台艺术的意见》出台后,江苏舞台艺术开启了全新局面:江苏省率先在全国建立艺术基金管理机构,加大对舞台艺术特别是现实题材的投入;开展省文化艺术展演月、省文华奖评比;2016年12台现代戏集中进京展演;2017年举办中国京剧节;2017、2018跨年的中国歌剧节……一系列有力措施,一系列有效活动,不仅展示了决策者的超前意识,同时也推动了舞台艺术特别是现实题材创作,开上了快车道。江苏省近几年现实题材戏剧创作的成就有目共睹,现实题材话剧《枫树林》和淮剧《小镇》连获“文华大奖”,扬剧《花旦当家》和淮剧《留守村长留守鹅》连续两届担纲全国基层戏曲院团会演开幕大戏,一大批既叫好又叫座的现实题材艺术作品相继问世,推出了一系列“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让全国戏剧界刮目相看。所以,作为这一过程的亲历者,作为一个能借此机会有所作为的剧作者,徐新华特别庆幸,特别感恩,同时也为我们江苏感到骄傲和自信。
当然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艺术家能否选择独特的题材,或者在众多同类题材中实现突围,这是考验剧作者和剧院团长的智慧的。当然,扶持什么样的题材,也是考验当地领导的政治智慧和艺术眼光的。但是,仅仅做到题材的多元还远远不够,现实题材创作中如何融入当代思考,如何让现实题材作品真正具有现代性,如何创造出既有生命质感又有现代理念、具备精神引领的人物形象,如何在现代戏舞台上有机传承传统戏曲技艺,如何在表现手法上满足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创作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思考、不断努力。只有同时实现题材选择的多元,思想内容的多元,创作手法的多元,表现形式的多元,现实题材创作才有可能呈现多样性,也才有可能出现精品。
现实题材创作,要坚守精神维度。省国画院画家姜永安说,当下,不乏“大张旗鼓”的写生活动,往往只浮于表面,是一种“远程”的生活关照。其实,真正有深度的现实题材创作是艰苦的,它要更多地付出心力。但是在流行文化弥漫的背景下,现实题材创作中的人文关怀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精神维度,把握好现实题材的创作无非两点:一是生活观照,二是人文情怀。今天本该是一个现实题材喷涌的时代,然而,看看当下的创作,其实挺惭愧的,画家并未很好地显现于这个时代。其实,生活就在眼前、在身边,我觉得理解现实题材创作,重要的是艺术家要意识到自己于现实生活的“在场性”,这是一个视觉距离的问题。所谓人文情怀,则是一个精神距离的问题,现实题材的创作要真切,艺术家首先应解决这个,不能以居高临下的俯视朝向现实生活,要以平视的关怀,将自己真正地揉入生活中去体验,在感受生活的同时也即发见了自己。今天,艺术已成多元化的态势,这个开放的艺术生态下,现实题材创作也需要有它的多维与延展,才能不负这个时代的期待。现实题材创作要有“新”意,这个“新”,并不是仅指向形式意义的,而是视野的。就是要通过这个“新”回溯现实主义的初心,希望中国画能正本清源地回归到现实观照和人文关怀的视域中来,谋求在当代情境下多维度、宽视野、开放性的创作进度,一改流于程式化、套式化的僵硬创作模式。
江苏省演艺集团副总经理杜小甦说,紧抓现实题材,除了题材要选好,艺术质量更要搞好。思想性的实现不能依靠大喊大叫和政治说教,要以作品的艺术之美感染人、影响人。杜小甦介绍了省演艺集团近年来现实题材戏剧创作的丰硕成果,如京剧《向农》是农村基层干部精准扶贫的农村题材剧目,这是一部“接地气,扬正气”的作品,讴歌了一个共产党员一心为民的奉献精神,体现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国第十五届戏剧节”闭幕式演出剧目,获得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创作资助项目。还有锡剧《玫瑰村》、扬剧《湖湾金秋》、话剧《中国速度》等都具备了很高艺术水准,他还一一介绍了省演艺集团将继续以现实主义题材为抓手,大力推进艺术精品创作的构想,集团拟创作的京剧《茅山谣》《陈修良》、话剧《大国总理》等十余部现实题材剧目创作的进度。
他建议,全省可建立题材数据共享机制,互通有无,加强横向交流与沟通。专注“江苏”特色,充分挖掘整合江苏的文化资源,建立创作联动机制,在艺术创作采风、体验生活、创作班子组建等环节互相沟通,把所有的文化资源向精品项目集中。改变现有文艺精品评价体系过于单一的现状,把群众评价、专家评价和市场检验统一起来,发挥文艺评论在引导文艺创作生产、提高作品质量、提升审美情趣、扩大社会影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近年来,省演艺集团以贴近现实、聚焦中国梦,打造原创、传播正能量为主,紧扣现实题材,打造了一批更接地气的艺术作品。
艺术创作要扎根现实生活
与会专家认为,当下舞台艺术的现实题材创作有“四难”:选题难,往往僵化、雷同、陈旧;创新难,特别是戏曲,表现程式与当代生活有距离,往往情节简单;情感的生动表达难,不少作品人物脸谱化,思想贫乏;市场推广难,往往留不住、传不开。如何“破题”?涟水县淮剧团团长陆前生说,作为基层剧团,我们长期扎根基层,常年在农村演出,与老百姓距离最近,感情最深,最了解百姓生活,生活在基层,就要为普通百姓抒怀,用平凡事,演绎不平凡的人生,讴歌人民,弘扬正气。涟水属于农业大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下,题材广泛、故事多多,于是《鸡村蛋事》《鸡村大事》《留守村长留守鹅》等应运而生。涟水县淮剧团创作的《鸡村蛋事》入选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获得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小淮剧《鸡村大事》囊括第七届江苏戏剧奖小戏小品奖全部优秀奖项,创作的淮剧《留守村长留守鹅》,不久前获得文化部部长雒树刚的点赞,雒树刚部长评价“这是一部老百姓愿意看的戏,更是老百姓看完后能够记得住、传得开的戏。”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文艺作品离不开生活,为使剧本更加丰满,既有品位,又接地气,反映百姓的真实精神面貌,更好地把握题材,诠释主旋律,主创人员到农村去,到人民群众中去,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生活,采风学习,收集素材。与农民交友,与村干部交流。并多次组织专家研讨,并请农民挑刺,28次易稿后才有这部活色生香、妙趣横生的《留守村长留守鹅》。风俗风情入了戏、乡言俚语成了词,人物各具个性,这样的作品,自然会受欢迎。
苏州市文广新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杰介绍:近年来,我市坚持把繁荣现实题材生产作为重中之重,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如,滑稽戏《探亲公寓》先后入选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项目,数字戏剧电影《顾家姆妈》荣获第三十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提名”,弹词《牵手》荣获第九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原创音乐作品《一条叫做“小康”的鱼》夺得第十七届“群星奖”,昆剧现代戏《风雪夜归人》入选2017年度省文化厅舞台艺术重点投入剧目。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紧紧抓住“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这个中心环节,投身“扎根生活沃土,服务基层群众”主题实践,努力开创苏州舞台艺术创作生产、尤其是现实题材作品繁荣兴盛的新局面。他们的经验是:加强规划引导,注重现实题材创作生产,坚持“三并举”战略目标,以“嘴里吃着、手里夹着、眼里盯着”的精神,推动现实题材创作可持续发展;形成上、下联动,实现现实题材创作的跨越发展,推动全市文艺院团践行乌兰牧骑精神,走遍苏州的每个角落;重视剧本创作,加强传统与现实的正确把握,通过新创、改编、移植等方式,推出一批现实题材作品文本;扩大人才队伍,加快文艺队伍建设形成新优势;深化机制改革,激发现实题材创作活力,完善文艺院团的市区共建机制。
江苏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徐耀新在听取与会专家意见后指出,推动现实题材创作是文化行政部门的职责所在和使命担当,要充分认识现实题材创作的重要意义,精准界定现实题材创作的外延内涵,牢牢把握现实题材创作的难点要点,切实推动现实题材舞台艺术、美术创作。徐耀新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这一重要思想论断,与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精神一脉相承,在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同时,要加强调现实题材创作。艺术生产无论是舞台艺术还是美术创作,只有对焦现实题材,攻坚克难,才能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
徐耀新认为,现实题材中“现实”二字狭义、精准的定义,即为“当代”,主要指改革开放,特别是本世纪以来的时间阶段。艺术创作应直面现实,应聚焦人民群众已经和正在创造的新生活,才能具有战斗力、影响力和生命力。舞台艺术方面,以戏曲创作为例,要在坚持“三并举”原则的同时,更加注重现代戏,特别是现实题材创作,这是戏曲推陈出新、活态传承、振兴繁荣的关键。美术创作方面,新金陵画派之所以能够薪火相传,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笔墨当随时代”的“现实主义”和“当代性”。现实题材既是艺术创作的重点,也是难点,体现在四个方面:选题难,创新难,情感生动表达难,市场推广难。为此要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选题要精准。选题的源泉要来自于生活和人民,真正从内心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作为现实题材艺术创作的必由之路,另外在选题阶段,地方文化主管部门要提前介入、提前指导。要尽可能避免重大主题创作的雷同化和“一窝蜂”现象;二是艺术性是关键。艺术性是艺术作品的生命力所在,要提高艺术水准,突出艺术本体特征,不能以思想性取代艺术性,而是要依靠作品的艺术之美感染人、影响人;三是向基层、向现实题材倾斜。基层院团更加接地气,更能创作出充满泥土芳香的现实题材作品,只有夯实基础,建设好基层院团,培育好基本观众,才能真正实现艺术创作的持久繁荣。要把现实题材创作作为扶持重点,积极发挥重大项目、文艺评奖的导向和杠杆作用,调动全省现实题材作品创作的积极性。
参会专家们纷纷表示,加强现实题材创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重要举措,要响应新时代号召,深入生活汲取素材,自觉投身到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创作中来,要加强组织领导,带领广大文艺工作者挖掘现实题材,增强创新能力,拓展服务手段,努力创作更多更好的现实题材舞台艺术和美术作品,让更多优秀现实题材作品走进基层,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高质量推进江苏文化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