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考形势下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

2018-02-25

新课程(中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行政区读图命题

郝 君

(河南省安阳县第二高级中学附属初中,河南 安阳)

素质教育揭示了教育的起点,指向教育的终点。课堂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何实现素质教育的功能,是地理课堂教学需要直面的问题。同时,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2016年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的意见》要求,2018年河南省将首次把地理学科纳入中考科目。考试作为教育教学的终极评价手段,更应体现素质教育的宗旨与理念。中考形势下,地理课堂教学应如何立足课标,放眼中考?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际,浅谈一下自己的思路和做法。

一、深度解读课程标准,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中考命题指南明确说明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命题依据。对于《标准》中需要学生识记的知识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心知肚明,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不仅满足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也是学好后续内容的前提,更是中考命题的考点。比如标准中《中国地理》部分要求“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他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那么这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名称、简称,就是学习整个中国地理的基础。明确了学习的重要性,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能学会、记熟。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要闯三关。第一关:画出中国政区图轮廓图,包括每个省级行政区的轮廓(画不好可以描摹),指着所画的空白图能说出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第二关:指图说出各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第三关:小组互动合作,任意指某个省级行政区,说出其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这三关闯下来,80%以上的学生不仅能记住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同时也认识了各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和轮廓。学生在互动中学习,相互竞争,效果较好。

二、充分利用地图,将地理知识落实到地图上

地图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基本工具。会利用地图,学生就多了一双学习地理的“眼睛”。不仅在学习新课时用,在复习巩固时更要用。比如七年级上册《世界地理》第二章,学生在初识七大洲、四大洋时,让学生借助于地图去认识,能指图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才算真正认识了七大洲和四大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其实完成了四层学习任务:第一,记住了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第二,学生明确了各个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第三,学生感知了各大洲和大洋之间的相对位置,如亚洲东临太平洋,欧洲西临大西洋;第四,为学习世界地理建立了初级模型。

三、引导学生用理性思维揭示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切忌死记硬背

初中学生多数认为学习地理即是背记,背会就学会了。殊不知,这种学习思想极端错误,学习过程会十分艰难。地理的“理”,其实包含很多道理,这些道理如果不理解,不仅学习效率低,而且学习的知识也会僵化,很难灵活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比如中国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他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联系。纬度位置决定温带气候为主,海陆位置决定季风气候显著,地形地势特点决定河流流向和各河段的特征,气候特征又影响着河流的水文特征等等。每一部分内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分析并理解其中的内在联系。比如在讲中国地理第二章第三讲《中国的河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假如中国的地势东高西低,气候和河流会怎样?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1.地势东高西低,夏季风能否登陆,季风气候能否形成?2.如果夏季风不能登陆,是否会影响降水,从而影响河流的流量和分布?3.人口分布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农业发展条件、工业布局会受到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要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从而迫使学生去理解这些地理因素的内在联系,达到深化认识和理解的目的,感受地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四、注重读图素养的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上面谈到的利用地图是学习方法,而读图素养是学习能力。读图分析题是中考命题的重点。提高学生的读图素养,是提高学生地理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应对中考的能力。读图素养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要从课堂教学的点滴抓起。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指导学生关注图例和注记,图例和注记是读懂地图的关键。其次要让学生经历亲自绘图的过程。比如在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中,教材在第77页活动中设计安排了一道活动题,让学生根据表中数据绘制洛杉矶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该题目旨在让学生通过动手绘制,体会如何解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使学生学会读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逐月变化图。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经历这样的生成过程。只有不断从点滴抓起,才能使难点分散,逐步提高学生的读图析图素养,从而提高地理学习的能力。

五、结合时事,关注世界热点

地理纳入中考科目,对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做到与时俱进,更要关注社会的热点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要结合时事,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时代精神。例如在讲到中国的邻国时,要引发学生思考:朝鲜研发核武器对韩国的影响,如果韩朝发生战争,会对中国造成怎样的影响?讲到菲律宾与我国在南海黄岩岛问题上的争端时,引导学生分析我国应如何加强对南海主权的管理。

总之,地理教学的目标,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同时还要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的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贯彻和实施,通过科学的地理方法,来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学习适应中考命题理念和命题方向的地理。

猜你喜欢

行政区读图命题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读图
读图
读图
读图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
新中国大行政区军政委员会的缘起与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