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中语文修辞教学与高考应试对策

2018-02-25阳永清

新课程(中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考查高中语文教学模式

阳永清

(安仁县安平镇第三中学,湖南 郴州)

高中语文是高考的重要学科之一,而修辞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需要引起教师和学生的特别关注,同时,需要对高考的命题方向和考查方面进行深入的解读,以便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学习的效率,增强语文学习中对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一、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现状

1.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低下

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下,修辞教学主要是老师通过对课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进行讲解,不够灵活丰富,学生提不起兴趣,感觉难度比较大,学习内容抽象,不好掌握,学生掌握不好,教学效果比较差。

2.修辞教学中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语文修辞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对各种修辞手法进行分析并活学活用,但是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并不注重对学生修辞手法运用能力的培养,学生缺乏一定量的训练和创作意识。

二、高考语文修辞题型的考查方向

高考考试大纲中明确指出,高考语文中主要考查8种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高考中主要是重点考查学生判断修辞方法使用的优劣、正确理解修辞方法在语段(或篇章)中的作用和运用修辞方法进行表达的能力等等。历年高考试卷中,修辞方法的考查通常与阅读、鉴赏结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关注点;另外,修辞方法与语言表达结合起来考查更是近年高考的发展趋势,这或许又是以后修辞命题的一大热点,也是我们复习的重点。

三、高中语文修辞教学与高考应试策略

1.布置灵活有趣的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对学生修辞手法的教学一般是通过讲读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以及在课外练习中对修辞手法进行分析,教学模式比较枯燥单一,学生没有兴趣。这就需要教师改变教学模式,寻找更加新颖、生动的教学模式,创造学生积极性强、参与程度高的语文课堂。

例如,在对“对偶”这种修辞手法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结合家家门前都会贴的“春联”,为学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抄写自己感兴趣的对联,并说一说这副对联好在哪里,分析每一副对联中是如何实现“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同、平仄相对、不重复用字”这种对偶句式的,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进行对联的创作,或者在课堂中提出“上联”,看看其他学生谁能够给出下联,当然老师也可以参与进来。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增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强学生对“对偶”这种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2.运用辩论会的形式,增强对学生修辞能力的训练

修辞能力是写作的基础,要想写出一篇精彩的文章,恰当修辞手法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创造这种表达的环境和氛围。

比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之后,可以让学生深入阅读《红楼梦》这篇文学名著,并续写文章最后原作者曹雪芹没有完成的部分,要求用到一定的修辞手法,为自己续写内容的表达效果增色;同时,语文学习中口语的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老师也可以锻炼一下学生口语交流中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力,比如组织一场辩论会,学生在辩论过程中,势必会用到比喻、排比、夸张、反问等多种修辞方式,来增强自己所支持观点的表达气势,在辩论会的不断进行中,学生的修辞创作能力也会不断得到提高。

3.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比较完善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高中语文的课本内容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这时老师应当给学生介绍一些高质量的课外读物,可以是杂志、散文集、文学名著等,在大量的阅读中,学生会见到更多更精彩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感受到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广泛应用以及修辞手法的魅力,提高自身的文学审美能力,从而在耳濡目染中不自觉地在自己的文章中运用修辞这种形式,体会修辞带来的美妙和强烈的感染力,将自身的文学水平提升一个高度。

四、总结展望

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语言能力是学生的基本能力,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发展以及走向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并且要特别重视修辞教学,摒弃以往枯燥、单调的教学模式,增强课堂的灵活性和丰富性,提高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解读能力、运用能力和高考应试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考查高中语文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