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春,是一部需要体验才能写好的书
——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实践性体验

2018-02-25丛晓波

新课程(中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实践性品德思想品德

丛晓波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天福山中学,山东 威海)

教了多年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换了好几版,学生也送走了许多届,总感觉自己还是个教书匠,自从那一段思想品德课的转变让我收获了许多……

一、山重重,水重重——寻路

家长说:“仅从试卷得分,看不出孩子品德的高低。”

那一次,在《家,温馨的港湾》一课中我的教学思路是:导趣——感恩的心这一话题,导情——看家庭照片、谈感受,导事——陈玉蓉、孟佩杰,导理——感恩父母,导行——明确目标。学生扎实掌握了课本知识的分析与运用。可是作为班主任的我还是经常听到家长的无奈:“老师,我的孩子回家从来不和我交流学校的事情,关切的询问换来一脸的不耐烦。”“我孩子要买阿迪达斯的球鞋,说穿校服都一样,鞋上比高低。”“我女儿迷上网络,我真怕她有事啊,一问就冲我嚷嚷。”校园里的乖乖女回到家就成了霸道女,校园里的文明男孩,回家提出了更高的物质享受。

考试时流畅而完美的答案,与家长们一脸的失望与无奈形成强烈的对比,这种反差敲击着我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师的内心。我在学生与父母的对峙中反思着自己的教学,我在学生“口是心非”的矛盾中反思自己的教学,我在学生“高分低行”的对比反思自己的教学……

二、柳青青,花艳艳——风景

专家说:“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

从认知的角度讲,实践很重要。科学上一致认为,亲身经历的事情却能记住80%以上,而且很有可能成为自己终生的学习经验。这都告诉我们,实践性学习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有重要的意义。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树立正确的观点时,要给学生问题,他们自己学会选择;给学生问题,他们自己学会思考;给学生机会,让他们自己学会去体验;给学生一片蓝天,让他们学会自己向前走。

心理学同时也提醒,初中阶段逆反心理就会在学生心中逐渐产成,就会与长辈发生误解和矛盾,如果不正确地引导,或许就成就了一个个赌气的不良少年,延误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与父母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仅仅通过理论学习,势单力薄。

三、天高高,路迢迢——践行

我说:“无力改变过去,却能让未来更美。”

今年的课堂,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不再进行空洞、死板的说教,而是让学生活动起来,自己在实践中体会、感悟。对《家,温馨的港湾》我进行了重新设计。

我要求学生进行课下的实践准备:

1.记录瞬间的感动点——让学生用手中的记录,照相机记录拍摄生活中父母为我们辛勤劳作的点点滴滴,照片要写明拍摄背景及自己的情感体验。

2.发现、观察身边的爱——利用网络、杂志等媒体搜集父母为自己的儿女无私付出的感人事迹,体会父母的伟大。

3.爱要大胆真挚地写出来——每个同学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并读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有能力的家长可以写回信。

4.我们在默默地行动——我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用你自己的方式为父母做一件或一些事,尤其注意观察父母的反应。

实践体验带来了不少的收获:有的同学说自己第一次给父母洗了衣服,父母眼里、脸上的那份惊喜,让自己刻骨铭心,倍感惭愧……我没有讲什么孝感天地的大道理,同学们交流中或惭愧、或激动的神情告诉我,他们心灵落进了感恩的种子。在《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歌声中,我和学生静静地看着大新子和父亲的照片画面改变。岁月的沧桑催白了黑发,染红了少年们的心。那一刻,同学们知道了自己该怎么做。

四、回首往来萧索是,也无风雨也无情——后记

落实实践性学习,需要勇气,需要坚持,更需要智慧。这种勇气,需要老师具备相信学生“我能行”的勇气。理论状态下的品德说教,永远比不过实践状态的品德行动更能让学生理解得深、体悟得久。背一万遍“如何孝敬父母”,不如引导学生为父母做一件事!

1.要有坚持。根据心理学上有一个21天习惯形成规律中讲到三个阶段:刻意,不自然——刻意,自然——不刻意,自然。因此,开展实践性学习,偶尔坚持容易,坚持持久却不易啊!

2.要有智慧。精用理论指导实践,巧用实践来检验理论。说得好,做得少——人空乏;说得好,做得好——人敏锐。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实践性学习,我们一定要坚持“理论性学习”与“实践性学习”的和谐统一。

初中学生,正值少年青春。如果说青春是一部书,扉页上写满祝福,序言中提出希望,目录里是学习的目标,章节中是那段与我们阅历相同或相近的经历。美丽的语言,踏实的行动,必将开启思想的殿堂,绽放品德的花朵。

让我们用实践体验,写好青春这本书!

猜你喜欢

实践性品德思想品德
选择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PPP项目运作中几个实践性问题
品德
论芬兰高等音乐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