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2018-02-25褚金兰

新课程(中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学科

褚金兰

(靖江市第一高级中学,江苏 靖江)

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实施中,进一步确立了高中课程中结构、内容、任务及评价体系。历史学科一直在高中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除引导学生历史知识学习外,还应该把培养学科素养工作纳入教学任务中,最终达到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目标。

一、合理运用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

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通过引用历史现象和总结历史规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历史、学会观察现实并且善于展望未来,建立深厚民族感情和国家认同感。这就是历史学科素养养成的主要目标。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培养学生较高的学科素养,在明确历史课程教学重心的同时创新教学模式,增强学生文化修养,提高学生个人素质。具体办法是:全面解读历史教材后,掌握历史知识背后的文化内涵,在历史知识背后提炼文化精神。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在了解兴趣点、学习能力、思维方式多样化后,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像利用多媒体展示、创设情境进行教学都是课堂上可以采用的模式,对新型教学模式合理设计,让历史学科生动起来,学生更容易接受,使历史课变得具有趣味性和知识引导性的同时富有教育意义。在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中,历史学术氛围营造必不可少,让学生有代入感,从而深入理解历史人物处境与态度;体会连年征战百姓之苦,发现惊人相似的历史规律,欣赏古代建筑独有的魅力,让学生在历史当中深刻认识中国古老文明,增强学生民族认同感。由此可见,适当创新教学模式,采用特色教学来引导学生投入历史学科学习中去,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对历史产生浓厚兴趣,为学科素养养成提供有利条件。

二、打破原有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

历史学科对学生知识面拓宽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学习能力。根据“课标”中要求:“在学生了解历史学科基础上,可以利用课外书籍或网络等多种形式,拓宽历史知识面;通过思考和有效整合,锻炼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考纲”为此进行了重新定义,内容包括以下四点:(1)懂得提炼知识,学会深层次分析问题。对试卷提出问题要正确理解,不偏题;(2)拓宽知识面并用自己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对历史现象有清晰认识,提出自己的看法,经过思考,回答问题,对于历史事件,能通过分析表达自己的独特想法;(3)学会叙述历史事件,不混淆历史事件细节,深层次体会历史人物,总结历史发展规律,进行有序描述;(4)对历史事件展开讨论,通过归类、比较的方法,对历史现象发表个性化观点,在历史评价上要用横向纵向相比较的方法;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提炼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在以上解读中,第一项目的是历史学习基础,能够了解、掌握历史知识;第二项要求是利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全面解读历史概念和历史人物精神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第三项表达的是正确理解历史信息内涵同时总结历史规律,最终能够叙述历史事件;第四点倡导的是理解历史知识前提下提出观点和看法,用总结和比较方式展开讨论,从而实现巩固所学历史知识的目的。高中历史课程对学生学科能力建立和综合素质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优化调整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通过高中历史课程学习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相关规定制定教学内容,在充分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和历史相关教材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教学内容难度不宜过大,范围适度即可,使学生能够适应高中时期历史学习,为学生学科素养养成提供有利条件。

综上所述,学生历史素养不是本身自带的,而是在平时学习中慢慢建立而成的。课堂教学深入研究和探索是良好学科素养建立的基础,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可以和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真正对历史学科产生兴趣,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对常见历史知识加以解读,摒弃传统教学注重理论的弊端,使用材料教学增强解读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科能力,使历史学科内容鲜活起来,潜移默化中加厚学生文化底蕴,对正确价值观形成起到促进作用。近些年来,尽管教师积极探索和实践高中学生学科素养培养,但是还处于初级阶段,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对学科素养培养为今后其他学科在此方面研究提供理论及实践经验,也是一次历史学科改革的伟大尝试。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实践探索
“超学科”来啦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