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言文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探微
2018-02-25商庆威
商庆威
(吉林省通化县综合高级中学,吉林 通化)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而形成的一种书面语。相对于白话文,即现代文来说,文言文的显著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在写作过程中注重典故、骈骊对仗以及音律工整等。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基本内容之一。
现如今,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好似一股清泉浸润到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高中语文也不例外。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等。下面笔者将聚焦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浅显论述在高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些有效策略。
一、以分析文言文语言结构为契机,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分析文言文语言结构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式之一。唯有准确地分析文言文的语言结构,学习者才能够更加准确透彻地理解文言文。事实上,学习者在分析文言文语言结构的过程中,还会不知不觉地发展自身的语言能力。
鉴于此,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紧紧围绕文言文内容的前提下,以分析文言文语言结构为契机,循序渐进地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借此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滕王阁序》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中的一篇文言文。在这篇文言文中,作者运用优美的语言文字不仅写出了洪州的地理风貌,还突出了其显著的特点,即“历史久远、界域辽阔和历史久远”。如“豫章故郡,洪都新府”一句中,洪州历史久远的特点言简意赅地表现了出来;“星分翼轸,地接衡庐”一句将洪州界域辽阔的特点表现了出来;“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一句将洪州地势宏伟之特点表现了出来。
在教师耐心细致的指导下,学生不仅清晰准确地分析了文言文的语言结构,还循序渐进地发展了自身的语言能力,进而发展了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以理解文言文深层内涵为契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理解文言文的深层内涵既是学习者学习文言文的重点,又是学习者学习文言文的难点。在理解文言文深层内涵的过程中,学习者不仅要充分运用自己的已有知识,还要深入挖掘自身的思维潜力。唯有通过充分挖掘自身思维潜力,学习者才能运用已有知识去透彻理解文章的深层次内涵。
基于此,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引领学生深入透彻地理解文言文的深层次内涵,据此富有成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学习《滕王阁序》这篇课文的时候,部分学生感觉到纳闷:文章开始不写楼台,不写宴会,而先写地势与人物,这样写有何好处呢?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深挖自身思维潜力,明白了其中的原委:本段略写洪州的地理风貌,极写滕王阁的无限壮美和周围环境的超凡脱俗,以及阁中如云高朋的文才武略。这样写,既初步写出了滕王阁的不同凡响,又为后文详写做好了铺垫。
学生在不断挖掘自身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准确透彻地理解了文言文的深层内涵。与此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够得到顺其自然的培养。
三、以鉴赏文言文独特魅力为契机,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木心先生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审美能力,即一个人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审美能力并非天生神力,而是在后天的培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之一。
文言文,无论是其语言文字,还是其思想内涵,都有着独特的魅力。高中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能够切身感受到文言文的这种独特魅力,接受美的熏陶。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可以以引领学生鉴赏文言文独特的魅力为契机,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还以教学《滕王阁序》这篇课文为例,在笔者的引领下,学生切实感受到了这篇文言文的文笔优美、意境高远、变化有致以及起伏跌宕等。在这篇文言文中,作者善用借代、通感、夸张、婉曲等修辞手法,使文章饶有滋味、魅力无穷。
在教师的巧妙点拨下,学生切实感受到了文言文独特的魅力,领略到了文言文之美。如此一来,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即学生的审美能力自然也会得到提升。
此外,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弘扬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之一,而文言文恰恰就是承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等。随着学生这些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就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