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2018-02-25侯继友
侯继友
(吉林省实验中学物理组,吉林 长春)
新课改下的教学理念倡导在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领路人、指导者和启发者,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传统“灌输式”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使得物理课堂枯燥、乏味,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影响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这就要求高中物理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利用创新型的手段,构建新型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并且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传授学生物理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促进其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一、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生活处处有物理,很多生活现象都能用物理知识解释。学生对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对生活中自己无法理解的现象有着强烈的好奇心,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将生活现象和场景引入课堂,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使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探究兴趣,进而增强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讲《形变与弹力》一节时,笔者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以下生活场景:篮球运动员打篮球时,篮球与地面接触时的变形;网球与地面接触时的变形;江边钓鱼的老翁手中钓鱼竿所产生的变化等等。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对所学知识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再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对物理的变形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互相交流说一说他们在生活中见到过的关于物理变形的现象,然后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去探究弹力的概念、弹力产生的条件以及形变与弹性形变,能够识别常见的形变。高中物理教师将生活场景引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亲历知识产生的过程,并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的实用性,从而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在实验教学中巧设疑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实验教学,一方面能够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通过巧设疑问,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探索的过程中来。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1)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实验现象以及产生原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观察实验或操作实验,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其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力的合成》一节时,笔者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将一个质量较大的砝码放在桌子上,如果把它吊起来,用一根细线容易断还是两根?”学生纷纷回答:“当然是一根!”然后笔者用一根细线吊砝码时细线没有断,两根却断了,学生心里充满了疑惑。此时,笔者将学生分成小组自己动手操作实验,得出实验结论,最后,笔者引入“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与两个分力之间的关系”,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还通过设置疑问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总结实验结果,归纳知识内容。(4)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善于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三、为学生提供解题方法,提高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高中物理教师通过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利用新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和理解,这些属于知识学习层面。除此之外,还要为学生提供高效、准确的解题方法,使学生利用清晰的解题思路解决物理问题,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还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在学习《动力学》相关知识时,笔者引导学生利用“系统法”解题思路解决问题,“系统法”是将研究对象以及过程整体化进行分析,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出发展开探究,从而将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提高解题效率。此外,对于静力学中的平衡态变化问题,可以采用解析法和图解法;对于运动学问题,可以建立直角坐标系,利用几何关系建立解题方程等。还有常见并且通用的临界值法、转换法、预测法、等效法、极限法等,学生掌握了这些解题方法,学习效率就会明显提升。
总之,高中物理教师要想增强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此外,还要做好实验演示,调动学生参与物理知识探究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学生物理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实现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