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家庭关系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2018-02-25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14期
关键词:家庭成员独生子女心理健康

(山东省烟台第二中学 山东烟台 264003)

我们如今生活的这个世界,是纷繁复杂的,青少年常常没有办法判断其中的是非对错。比如,当面对学校繁重的学习压力,同学之间的磕磕碰碰,以及当他们所处的家庭出现一些问题,而导致心里的难过纠结的情绪得不到疏解时,这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孩子变得自闭不愿意与外界接触,变得厌学,打架或者沾染社会上不良的行为习惯。其实,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心理问题。轻度的心理疾病不会对孩子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一旦任由其肆意发展,这必将会造成不可预计的灾难。[1]

家庭,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场所,父母作为主要的老师和监护人,对孩子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就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做了一个简单的总结。[2]

一、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

1.家庭相处氛围的影响

首先,我们在生活中都有深刻的感受,家庭的相处氛围对青少年的心理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生活在幸福和睦的家庭的孩子,性格通常都是乐观开朗的,他们和父母亦师亦友的关系,有利于他们在面对一些困难时得到及时的沟通和处理。相反地,如果一个家庭父母总是争吵不休,特别像父母离异或者单亲的特殊家庭,对孩子的心灵将会造成很大的创伤。就拿明明同学来说,他的父母由于一些原因离异了,明明和父亲生活在一起。父亲由于工作忙碌的缘故,对明明的关注就没有那么多了。在学校,老师发现明明有点不对劲,经常以摔伤,发烧感冒的理由请假不去学校。而且,明明在学校表现得很孤僻,不愿意和同学有过多的交流,还经常和同学发生争执打架。在咨询学校的心理老师后发现,明明可能有轻微的自闭心理。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常常做一些偏激的行为想引起他们的注意。这一案例告诉我们,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父母的陪伴是相当重要的。[3]

2.家庭成员组成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实行了二胎的政策,这使得许多家庭成员也发生着变化,而且他们可能在生一个孩子和两个孩子之间做出不同的选择。有研究表明,不同的家庭成员组成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是不同的。独生子女容易存在紧张,抑郁和孤僻等心理问题,相对非独生子女而言。在孩子个性的养成中,独生子女常常表现出自尊心强,性格孤僻,喜欢独来独往;而非独生子女则性格开朗,更具有合作精神。而我们在网络上可以了解到,很多家庭因二孩的问题,老大情绪波动很大,他们很难去接受多一个人去分享父母的疼爱。而且,如果父母对两个孩子的态度稍有偏差,其中一个孩子可能比较容易出现嫉妒和自卑心理。

3.家庭贫富差异的影响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和同龄孩子之间形成一些对比,因此,家庭贫富的差异的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比如说,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的区别,因为农村的生活水平在城市之下,在这两种不同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心理健康水平也是存在较大差距的。在农村成长的青少年通常表现出固执,焦虑,与人际交往过程会紧张而不知所措,而城市青少年可能由于物质上的一些优越感,而往往桀骜不驯,炫富炫优越感。我们从《变形计》中也可以看出,城市的孩子他们由于他们家庭富裕,从小从父母那边灌输的金钱观和价值观都不一样,导致孩子在遇到一点点小挫折时容易大发雷霆,对其父母大声呵斥,拳打脚踢。还有的小孩一味的追求名牌,从小学会化妆等等,这些都是他们所处的环境,身边的人耳濡目染所学到的。所以,家庭的贫富和生活水平差异,对于孩子的健康心理的养成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4.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

家庭教育方式是指在对待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父母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目前最常见的一种现象是,父母对于孩子的学习过于紧张,导致孩子的心理负担太大。比如,现在孩子的升学压力大,父母为了孩子能够上一所好的学校而给他们安排各种补习班。重视学习固然是好的,但是这对导致孩子容易变得紧致,焦虑,成绩稍有下降,表现出惭愧的心理。还有的父母,他们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主要交由爷爷奶奶负责。这种结果往往是,爷爷奶奶对其比较溺爱,容易造成孩子不能独立,具有强烈的依赖心理。

二、建议与措施

1.构建良好的家庭氛围

父母是陪伴孩子成长时间最长的人,也是孩子的责任主体,理应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之间要相处融洽,在发生矛盾时应该沉着处理,而不是大吵大闹。并且,应该给予孩子适时的关心和照顾,关注孩子情绪的变化,与孩子做到亦师亦友。

2.对青少年心理建立进行教育

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必须得到重视,稍不注意可能会酿成惨痛的后果。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就应该为孩子进行合适的心理教育,让他们学着去处理一些不良的情绪。当发现孩子心理存在疾病时,及时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请求专业的帮助。

3.正确对待父母关系

作为青少年,应该正确理解与父母的关系,即使自己在特殊的家庭中,也应该学着去理解他们。他们可以通过与亲戚朋友进行沟通,逐渐使自己变得自立,自强和自爱。在孩子遇到难题时,家庭成员以及学校应帮助其走出阴霾,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

结语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程度对其往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他们的心理问题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一旦发现存在问题时,及时解决问题。而家庭因素作为其中一种重要的影响因素,理应充分利用这一种特殊关系,为构建孩子的健康的心理素质而积极行动起来。

猜你喜欢

家庭成员独生子女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家庭成员的排序 决定孩子的格局
图说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独生子女的心理问题分析
老年人受家庭成员侵害维权体制改革新论
幸福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