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变初中古诗词教学困境的策略浅谈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对诗歌教学的思考

2018-02-25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14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苏轼中考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二十五中小学校教育集团 四川 617000)

古诗词教学能够为对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大方面的素养起到强有力的促进作用,能够为学生人生奠基。所以,初中古诗词教学必然是是语文教学的一壁重要江山。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古诗词教学做了强调。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7-9年级阅读目标与内容第9点明确“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攀枝花语文中考也紧扣课标,对学生的古诗词积累与阅读进行考察。从2017、2018年的中考题看,古诗词默写分值都为8分,古诗词鉴赏分值为4分。古诗词的分值设置为中考语文卷总分的十二分之一,超过阅读的五分之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攀枝花中考说明都强调了古诗词教学,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对古诗词也是花了大量功夫,但仍有以下现象存在——

1.信息化社会的冲击,让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思想发生变化

发达网络让学生学习变得不受时空的限制,当下流行的快餐文化让许多学生对古诗诵读失去兴趣。如果没有中考、高考的分数诱惑,可能好些学生更会将古诗词束之高阁。

2.古诗词言简意赅让一些学生心存畏惧

3.诗词课堂教学往往囿于中考指挥棒,缺少美感

语文教师往往心中诗情画意,但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确是直白僵硬,即仅围绕中考考点与题型去设计,对古诗词的教学就在背诵默写、内容情感和写法分析中徘徊。这本无可厚非,但久而久之,篇篇本是人物情感的宣泄和对世事的感叹的优美诗作要么被分解得支离破,要么就埋没在答题套路里;学生的悟性和情感也淹没在冷冰冰的程式与标准中。

正如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语文课标组组长巢宗祺教授所说:“文学鉴赏到现在还是语文教育中的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许多学校里一般还是用实用文教学的方法来教文学鉴赏。”

要改变古诗词教学困境,有哪些策略呢?我作了以下思考:

首先,牢牢记住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基础,古诗词教学也不能脱离这规律。

巢宗祺教授说:“实际上这些‘核心素养’是有层次区别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基础,其他三个方面不属于‘语文’独有,它们是语言建构中必不可少而且是伴随语言建构而发展的,是结合在语文的运用中而发挥作用的。”

言下之意,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的基础地位是不能撼动的。诗歌教学中,师生对诗歌语言本身的关注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我们初中语文教师要成为一个个思考者,不断思考要怎样才能让古诗词的教学更有实效性,更好地使学生走进传统诗词的世界。

1.抛开功利之心潜心诵读,与古诗词文字亲密接触是古诗词教学的基本策略。

巢宗祺教授谈到:“人们学习语言的过程是开发、利用语言机制的过程,语言教育的课程要从语言文字、思维、文化、审美等方面同时促进学生语言机制的发展。”

师生抛却中考古诗词的8+4分的分值紧箍咒,让自己的心灵在古诗词中漫步。所谓“三分诗靠七分吟”,深邃的诗句,非吟不足以入其境、得其趣、品其韵。因而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的教师,应该因时制宜,因“诗”制宜,让学生 以恰当的方式“吟咏”诗作。当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诵读的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只有内外结合,诵读情感与技巧统一,学生才会读出滋味,读出情境。

2.尊重学生个体感受,把学生作为课堂主体设计教学是古诗词有效教学的保证。

揠苗助长不可取,古诗词学习过程也是如此。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这就要教师要尽量俯下身来,从学生的角度来挖掘文本,从学生易于理解的字词引领全文理解。这样样充分考虑学生的情况进行引领,必定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3.钻研教学内容,根据诗词不同特点来设计教学方法是古诗词教学保持生命力源泉。

在具体的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诗词的不同特点设计教学方法。有时可以采用一种方法;有时可以采用一种为主,其他为辅的方法。

比较阅读趣味横生。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和《浣溪沙》,这两首词风格迥异,《江》粗犷豪放,字里行间藏不住的是苏轼的奔放洒脱。《浣》清新祥和。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自然的生活情趣。

当然,利用知人论世法学习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也是可以的。我们带着学生在字里行间去品读苏轼“狂”,在苏轼的人生追求里去去品读苏轼“狂”,在苏轼的人生态度里去品读苏轼“狂”……知人论世,读一诗,品多诗,赏一人。

这样就正符合巢宗祺教授所说:“人们学习语言的过程是开发、利用语言机制的过程,语言教育的课程要从语言文字、思维、文化、审美等方面同时促进学生语言机制的发展。”

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建构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方面的核心素养都会得以训练和提升。优化初中诗歌教学设计,优化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这也是当前我们身为语文教师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中必须承担的责任与使命,我们对此的自省、研究与实践也必将继续下去!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苏轼中考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从善如流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伴你走进“旋转”中考园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