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的策略分析

2018-02-25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14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案例道德

(湖北省洪湖市燕窝镇中学 湖北洪湖 433224)

一、通过课前预习引入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

就我国目前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现状来说,大多数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认识多停留在思想教育方面,没有认识到道德与法制课程的教学能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之中有重要的意义,是我们在生活中保护自己的有效途径。能有效运用。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加入课前预习的环节。一方面是让学生在自主的探索过程中,获得重要的学科知识与学习经验以及基本的思想方法和技能,而且还可以使学生明白本节课知识的重难点,找到自己的困惑,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课堂上的听课才能更有目的、更高效的纠正认识中的偏差。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加强学生对道德与法制观念的关注程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中提高学习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为高效课堂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在对课前预习的导学案编写时,教师对问题的编写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有效的与学生的心理特征相结合。在对知识点的处理时,要兼顾基础知识,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进行有目的,有重点,有疑问的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预习时真正做到有所收获。通过高效的课前预习,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配合教师进行教学活动,促近高校的教学课堂的形成。[1]

二、通过创设适当的情境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

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期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认为:学生的学习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始终伴随着情意活动的复杂认知过程,学习兴趣作为情意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对认知活动起着始动、调节、催化等重要功能。因此,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就要做到创造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高潮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思考,通过生生互动,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认知过程。一节课是否高效,与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是密切联系的。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进行有效的情境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度。在对情境的创设式可以是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案例,也可以是学生在生活中存在的普遍的现象或者是对于道德与法治方面认识问题偏差的一些事件,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体验和感悟。教师要注意一下对这些情境的设计时要有一定的梯度和坡度,让学生在学习到知识的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进而引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律的学习兴趣,并且在进行情境教学时还可以合理的加入合作式探究教学,通过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断交流,通过共同分享学习成果的方式促进学生思维与思维之间的转化,这不仅可以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和谐人际关系能力的形成。从另一方面来说,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更难满足学生爱玩的心理特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道德与法治教学知识,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信心,都会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2]

三、将生活实践——道德与法治课堂相结合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学素材一般来源于生活,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时,要尽量的与生活素材相结合,让学生贴近生活,从生活中进行感悟,体会,加强对道德,法制观念的认识。对于道德与法制教育的课堂氛围应该是自由的,能够让学生自由的进行讨论和促进学生思维的形成。教师可以就教学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学生在进行课前预习时进行合理的素材寻找,并通过课堂上的案例分享,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认识来对案例进行分析。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教育,在对学生的分析进行合理得总结,通过案例的方式,让学生贴近生活实践,同时也能改正在案例中不正确的认识。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寻找素材时进行案例的思考,加深学生的道德与法律意识。另一方面来说,当今社会是一个法制的社会,学生以后的生活学习离不开道德与法律,通过合理的素材引入,让学生将课堂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有效地运用道德与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应该是道德于法治课程关注的重点,不断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生活化,使教学的内容得到有效的利用,使教育的价值得到真正的体现,促进学生全方位的成长。

结语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初中课堂中引入道德与法治教学能有效的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树立道德与法治观念,通过学习教学在生活中运用道德与法治方面的知识,在道德和法制教育的引导下,促进学生正确的思维理念的形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进行合理的引导,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方面的关注度,让学生在初中阶段能树立起良好的道德法制观念,为以后的学习成长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3]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案例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新课标下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做好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