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在快乐活动中飞升
2018-02-25
(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大榆树堡镇初级中学 辽宁锦州 12110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获取数学知识,数学体验,发展思维增强能力的过程。数学活动涉及的内容很多,本文主要探讨游戏活动、动手活动以及合作活动在初中数学中的运用,希望能为初中数学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地方。[1]
一、游戏活动
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迅速发育的时期,他们的特点是思维活跃,因此,生动活泼的游戏对于他们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教师可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把游戏元素融入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兴致盎然的学习初中数学。[2]
例如教学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确定位置》一课时,教师可以用列和行确定学生的位置,每个学生的位置都对应一个数对。教师说一个数对,则在这个位置上的学生就要马上站起来。例如教师喊道(3,5)则在第三列、第五行的学生就要马上站起来。如果站错或者没有及时站起来就算输。输掉的学生要表演一个节目作为惩罚。还可以反过来练习,教师叫学生的名字,学生站起来用数对说出自己的位置,在一次次的站立与坐下中学习的氛围达到了高潮,就这样,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不仅掌握数对的知识,明白在平面上确定一个位置至少需要两个数据。还让数学课堂不再乏味,不再让学生昏昏欲睡,而是让数学教学多了一份笑声、一份感动、一份激情、一份感动,极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合理设计游戏,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游戏中得到身心的发展。
二、动手活动
实践是数学发展的源泉,数学教学若脱离了动手实践就变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脱离实践的数学教学带给学生的是飘渺空虚的感觉,让学生感到数学深不可测,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太多的抽象繁殖,使得数学学科已经退化到学生“谈数色变”的地步。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初中数学教学要摈弃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多为学生提供动手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动手中探索数学的奥秘,感悟数学的魅力和价值,加深学习体验。
例如教学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探索轴对称的性质》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家里动手做一个轴对称图形。上课时,教师让学生拿出做好的轴对称图形,观察这些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学生通过动手折叠发现图形沿着某条直线对折后左右两侧或者上下两旁能够完全重合。并且学生动手把对应点连接起来,发现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再通过用直尺测量发现对应线段、对应角都相等。这样的发现令学生激动不已,他们发现通过动手操作,原本深不可测的数学知识就这样近在咫尺,通过动手操作也改变了学生对数学的看法,他们不再认为数学是枯燥无味的,而是具有对称美的一件工艺品,这样的美只有通过亲自动手才能发现,才能领会。
动手活动不仅用于数学几何图形,还广泛的应用于数学学习的各个方面。像公式的推到、定理的证明等。如《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移项、配方、变形、开方、求解、定解”的过程自己动手推导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求根公式。这样的动手活动,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一次次的体验中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和满足,激发学生长久的学习动力。
三、合作交流活动
合作交流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小组集体的力量,以小组的力量带动个体的积极参与,最终达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目的。
例如教学《平方根》一课时,在学习了平方根后,学生很容易与算术平方根混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的异同点?这一活动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讨论中。经过激烈的讨论、补充、修改和完善,学生从不同角度完善问题的答案,有的小组认为它们的个数不一样,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只有一个正的,而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有的小组从它们的表示方法上比较,认为平方根的表现形式是±√a,而算数平方根的表现形式是√a;还有的小组找出他们的相同点是,算术平方根是平方根中的一个。经过这样的合作交流活动,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教师要把教学内容用丰富多彩的活动装扮起来,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的真谛,感悟数学的魅力和价值,让数学在快乐的活动中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