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措施

2018-02-25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14期
关键词:鉴赏能力美术作品美术

(宁夏银川市西夏区第七小学 宁夏银川 750021)

小学美术教学中,美术鉴赏是将学生学习到的美术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对美术作品进行观察、欣赏、分析,了解不同美术作品所表达的不同情感。美术鉴赏可以帮助学生启发自己的情感,挖掘并开发学生的智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1]

一、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美术鉴赏能力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老师多以美术教材为教学重点,在小学美术教材中,有许多绘画作品可供学生鉴赏。另外在教学中,美术老师还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其他的美术作品,让学生进校鉴赏。许多美术作品可能超出了学生的年龄范围,因此在美术教学时,教师要适当的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一起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2]

比如:在鉴赏《蒙娜丽莎》的时候,老师要简单的给学生介绍作品的背景,以及画家的简单介绍,让大家知道作者的基本情况,作者作画时的时代背景以及作品包含了什么样的寓意,在课堂上,教师用过互动的形式,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逐步对美术作品的技巧和思想艺术内涵有所了解,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美术学习是一门趣味性较强的课程,在小学美术鉴赏学习中,学生不仅要积极参与还需要老师耐心的讲解,通过互动的方式促使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提升,美术鉴赏学习时,老师可以根据课堂内容,设置一些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进校思考并积极回答,老师讲解完之后,可以让学生发表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3]

又比如像小学二年级《娃娃家》一课,大家都知道打小我们孩子喜欢玩过家家的游戏, 而由此游戏我们也可以将其导入课堂,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高。 在课堂制作的过程中, 首先我们让学生充分了解和观察日常生活中娃娃家的家居设计颜色,促进学生视野的进一步扩大,然后通过该活动鼓励学生动手来对一些简单的添加组合以及变化和合作部分自行完成, 这样就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并且使得学生的个性以及创作精神得到有效发挥。[4]

老师在听取完学生的见解后进校指导性的补充,让学生感受到在互动中获取知识的喜悦。又如小学教学课本小学艺术四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是奇思妙想,课本的学习要求是让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并进校美术创作。这一单元要求学生欣赏的美术作品是超现实主义的画作,对学生而言具有相对的难度。因此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老师要通过细心的教导,让学生感受作品思想的奇妙,并且掌握一些鉴赏方法。在讲解的同时老师要积极和学生一起互动,让学生发表自己对作品的认识和理解,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自由创作的兴趣,并提升对作品的鉴赏水平。[5]

二、通过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美术鉴赏的能力

在小学美术课程的学习时,美术学习应与其他学科学习一样,老师都要给学生布置相关的作业,学生在完成作业后达到对美术相关能力的掌握和运用。因而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美术学习与其他基础学科的学习方法不同,不一定要有很高的要求,但是美术作业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学生在美术课堂上完成。美术作业的完成需要学生掌握相关的技巧,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有一定的针对性和规划性。

当然在完成作业的时候,老师可以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指导,给学生指出作品中存在的问题或颜色搭配使用突出的方面,让学生对优秀作品鉴赏过程中的基本情况进行回想,把好的绘画技巧运用到自己的作品当中。老师根据课程的进展情况,在下课之前把学生的作业进行收集,并对作品进行讲评,将完成较好的作品拿出来让全体学生进行学习,同时也听取学生对自己或其他同学作品的评讲,说出每个作品的特点,对好的作品一起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没事鉴赏能力。

如,一段视频或音乐比教师一句苦口婆心的话语更具冲击力。在学习工艺品欣赏时,一首周杰伦的《青花瓷》再配上瓷器的烧制视频,让原本对瓷器不感兴趣的小学生领略到中华瑰宝的艺术魅力,从而对其产生敬仰与热爱,在后面瓷器讲解过程中不在枯燥和乏味。

三、运用课外拓展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小学美术课程的学习是一项内容丰富的大课堂,对小学生而言美术学习需要适当的进行课外拓展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在小学生美术鉴赏时,教师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拓展活动,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参与,比如,学生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去一些文化主题的公园,让学生在公园中对公园的雕塑、诗词等进行了解。

老师在拓展中充当导游的角色,给学生们讲解这些文化主题的含义,并激发学生的想象和理解能力,让学生自己交流他们通过观赏所理解的文化内涵,在观看完之后,老师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进行绘画,把自己所观察到的事物亲自绘画出来,作业完成之后,老师进行适当的评讲,对完成优秀的作品进行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外拓展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如,小学美术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根据颜色的冷暖类型给学生进行区分讲解,并讲述什么时候该选用什么颜色,比如;冬天尽可能选择用冷色调的颜色进行描绘,而喜庆的节日一般用暖色调的颜色进行绘画,冷、暖色调还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内心独白,比如;喜悦的心情可以用暖色调来表现,而忧郁的心情则一般用蓝色等冷色调来表现。老师要给学生讲解颜色搭配的基本原理,如何用色能展示出最合适、最漂亮的作品,对学生的基础思维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由于小学生年龄的特点,动画作品往往是小学生最为喜欢的,同时动画作品有是美术作品具有代表性的类型之一。因此,选择适合小学生学习的优秀动画作品给学生进行观看,能够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增强学生的鉴赏能力。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提高鉴赏教学的有效性,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小学生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奠定基础。

结语

小学美术鉴赏课是一项灵活多样的课程教学方式,老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让鉴赏课程充满趣味和知识性,促进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掌握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猜你喜欢

鉴赏能力美术作品美术
高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方法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美术作品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美术作品
古典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