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反思与实践

2018-02-25

新课程(中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对折基础知识教材

刘 莹

(潍坊〈上海〉新纪元学校)

一、目标教学更应关注课堂时间

在传统教学模式当中,高中数学教学强调在教材基础上的拔高训练和提分训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目标教学”。目标教学具有鲜明的目的性,以题海战术较为常见,针对高考定制的各类难题屡见不鲜。而各级社会培训机构,更是将这种目标教学进行了延伸,学生在课内课后都会遭到这些“题”的轰炸。这种教学模式将学生变成了解题的“机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得不思考的是,教育毕竟是一项全面塑造学生的工作,不能单纯考量分数,还要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要让学生懂得数学不仅是数字的逻辑演化过程,“目标教学”要在深度上拓展,还要在内涵上进行提升,要高效利用课堂,帮助学生打造较为成型的数学思维,让他们真正成为一个“懂数学”的人。

二、以基础知识为根本塑造多元课堂

新课改条件下,高中数学教材基础知识的比例大大增加,目的是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对基础知识的传授主要在课堂中进行,教师要利用课堂时间有序、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避免在后续拔高练习中因基础不扎实造成的困难和瓶颈,同时也避免了反复温习基础知识造成的教学进度延迟,影响整体的教学计划施行。合理地安排教学计划,基础知识讲授不应过快,要合理地进行分配,给学生留出充分的理解和消化时间。更新教学方法,增加课堂内涵的丰富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根据班级学生的能力水平,设置多层次、立体化的教学计划,让学生多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使得课堂变成人人都可展示头脑和智慧的舞台。这样,才能让看似枯燥的数字变成学生的兴趣点,起到数学教学的目的。

三、构建“问题课堂”,提升学生主动思考意识

提出问题,是思考的过程,更是智慧火花迸发的过程。教师主动营造气氛,鼓励学生勇敢提出问题,让课堂成为“问题课堂”,是最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实践。由于高中数学学科知识的特殊性,公式、定理和图形较为抽象,这会让学生感觉枯燥,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直接的反应就是课堂反应迟缓,甚至排斥课堂,出现注意力分散甚至不听课的情况。这时,教师就要通过提出问题,首先集中学生注意力。例如,在学习等比数列函数中通项公式时,教师如果单纯地为学生讲解:数列{an},如果任意相邻两项之商为一个常数,那么该数列为等比数列,且称这一定值商为公比q;从第一项a1到第n项an的总和,记为Tn,通项公式为an=a1qn-1。理解能力不好的学生,就很难识记并掌握。授课教师引入问题:“大家不妨思考下,如果把一张厚度1厘米的纸对折32次,你就能顺着它爬上月球吗?”学生听到问题,立刻就会引起注意:“这么远的距离,靠折纸就能实现,简直是天方夜谭!”学生产生兴趣后,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虽然未必真的能折叠32次,但学生从中真切体会到了数列的神奇魅力。这时,教师再进行讲解,就不显得枯燥了。假设纸张厚度为 1(a0=1),那么对折后为 2(a1=2),再对折为 4,第三次对折为8,第四次对折为16,以此类推。从中我们能够发现,公比值q=2,对折32次,即得出公式a32=2×232,即我们所知的地球到月亮的距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丰富了思维能力,在日后学习中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四、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层递式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要体现出层次性和科学性。首先,高中数学新教材内容面向全体高中生,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进行层次上的科学划分。授课时,在要适当地进行内容和结构上的调整,构建从基础知识讲解到拔高题再到压轴大题的组合课堂,各个板块可以随机拆分,随机组合。通过这种组合,在课堂中,几种教学方式灵活组合,让普通生通过与优等生、尖子生一起学习,开阔视野,拓展思路;让尖子生与优等生、普通生一起参与学习,更好更全面地夯实基础,发现细微问题,同时也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促进班级数学成绩的全面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养成给学生出题的好习惯,题型要丰富多样,在立足教材的同时又高于教材,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习惯和敢于挑战难题的勇气,在课堂中组织学生参与特色题型的设计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成为出题者,建立自信心的同时提升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思辨,将科学的教学方法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动,培养学生灵活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设定问题,进行层递式的优化,将课堂变成数学学习的乐土。

猜你喜欢

对折基础知识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清律的基础知识
对折十次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掌握基础知识
平移、对折和旋转,一网打尽
“买一送一”不等于“打对折”
实验帮我发现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