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的误区与措施
2018-02-25陈红宏
陈红宏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清港初级中学,浙江 台州)
实践过程中,初中语文略读教学的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教师错误地认为略读就是大概地读一下,略读与精读之间的结合较差,略读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发挥不足,略读教学没有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因此,降低了略读教学的使用效果,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需要对初中语文略读教学进行改进。笔者总结相关的教学经验和理论知识,基于初中语文略读教学的实际特点,探索提出改进的措施,期待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借鉴。
一、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的误区
语文教学具有其独特的学科特点,属于其他科目学习的基础,而阅读教学是其主要的内容,为了增强实际的教学效果,产生了略读教学模式,但是,经过实践研究,这一模式的使用还存在以下误区:
1.略读只是大概的阅读
一些教师在开展略读教学过程中,错误地认为略读就是对相关文章进行大概阅读,了解文章的相关内容和脉络,并不需要更深层次的理解,且给予略读的时间相对较少,要求较低,这样一来,学生在略读过程中,不够专一,且略读之后,并没有加深印象和理解,不利于后续的精读和思维拓展。因此,在这种略读教学模式下,学生仍然会存在较多的误区,难以进行理解创新[1]。
2.略读过程中学生积极性较差
学生积极性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教学过程中的核心话题,但是,在进行略读课文教学时,教师对于相关方面缺乏重视,导致了学生略读课文过程随意性较强,重视程度较低,在略读之前,没有进行一定的铺垫和趣味性引入,使学生在整个略读过程中没有全身心投入,将对课文的学习全部寄托于精读环节,并由于其先期对文章具有了一定的了解,使文章缺乏了神秘感,这样一来,在精读时的趣味性也有所下降。
二、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措施
通过以上对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中存在误区的分析和概括,下面针对性提出解决措施,提高略读教学的实际效果。
1.深化理解,目标明确
为了消除教师对于略读教学的错误理解,在开展实际教学工作过程中,学校首先要对略读教学进行培训,并聘请专业人士讲解略读教学的重要性、实施办法和实施要点,制定专业的略读教学实施目标,以此作为教师教学业绩考核的一项内容,从而促进教师对这一教学方法的理解,并能够有效使用。与此同时,在开展略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明确教学目标,体现较强的目的性,转变原有的感性阅读思想,严格要求学生,开展有效的略读[3]。
以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为例,在略读之前,教师可以进行相关感情的渲染,讲解或者播放一些有关母爱、励志等方面的故事或者是视频,还可以对史铁生进行介绍,让学生能够理解,融入这一氛围之中,然后确定阅读的目标:如何面对生活带给我们的压力,如何理解母爱的伟大等等,还可以通过略读让学生回忆起发生在自己身上、情节相似的同类故事,这样一来,略读的过程就转换为一种带着浓郁情感的“心读”,并且具有较强的目的性,使学生可以通过略读进行思维拓展,提高略读效果。
2.提高学生略读兴趣,以趣化境
略读过程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使学生能够从文章中作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并能够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才会使略读层次提高,更加专注,使学生入情、入心、入境、入理,避免只是简单地进行文章大概意思的了解,要体现略读的价值。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让学生略读之后,进行故事情况的大概讲述,还可以适当提问,如果你是文中的某个角色,你会怎样做等等。这样一来既增强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增强了学生的表演能力,使课堂氛围活跃,但是,要注重时间的控制,毕竟是略读[5]。
以《皇帝的新装》为例,学生可以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对文章中的每个角色进行评价,假如自己是那个虚伪的皇帝,会怎样面对群众质疑的目光。还可以创新拓展,进行文章续写,当皇帝知道了这一切之后,如何对待那个小孩,如何对待那个骗子,如何进行自我认识和改进等等,这样一来,就会一举多得,略读逐渐转变为“深读”。
综上所述,进行初中语文略读的过程中,要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注重略读与精读的结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对这一过程进行科学指导。与此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现代化教学技术、方法提高略读效果,使学生重视略读环节,能够身心合一,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更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