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鉴赏·聆听
——中小学生走进文化艺术经典的必要与可能

2018-02-25潘忆寒

新课程(中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内心艺术文化

潘忆寒

(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二中学,江苏 张家港)

一、课堂教学的感悟

李岚清同志说,艺术和科学是相通的。要成为一个有造诣的人才,特别是大师级的人物,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不可能的。“我不反对学生们喜欢现代通俗流行歌曲和音乐,但是,作为一名高素质的知识分子,只懂得和喜欢现代通俗流行音乐,那是远远不够的。”可见,阅读·鉴赏·聆听文化艺术经典具有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人所共知、毋庸置疑。无论是古典教育还是人文主义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经典的旗帜总是高高飘扬。但当今教育下的中小学生很难走近文化艺术经典并与之产生共鸣。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1.中小学生对文化艺术经典的隔膜、排斥与疏离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生活方式,每个时代也都有自己的时代文化。当今社会,流行歌曲征服了追逐时尚的少男少女们。感官的迎合、偶像的崇拜、从众的心理是中小学生青睐流行歌曲的原因,笔者做过调查:有98.6%的中学生喜欢听流行曲,其中36%到了近乎痴迷的程度,数据表明:青少年欣赏音乐的方向已经偏向甚至偏激,中小学生对于文化艺术经典存在着严重的隔膜、排斥与隔离现象。

2.古今中外文化艺术经典,许多教师并不真心欣赏并沉浸其中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对于文化艺术经典的传承和引导是培养和维系中小学生文化艺术素养的关键,然而许多教师自身不能够真心欣赏经典并沉浸其中,这一方面是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能适应教学的要求,另一方面专业面窄、知识结构不合理、人文素养的不全面造成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够立足课堂,拉近学生和经典的距离,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对于文化艺术经典的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3.延伸阅读,鉴赏、聆听的资源不足,缺乏经典数据库

校园及家庭中可供阅读、鉴赏、聆听的资源不足以及经典数据库的缺乏也是文化艺术经典不能融入中小学生精神世界的原因之一。经典的文学艺术作品不胜枚举,音像资料、电子网络,乃至图书馆都是经典文化艺术的栖身地,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家庭,进行更为广泛的阅读、鉴赏与聆听。

二、走进文化艺术经典的必要性

1.培养完整的人格

文化艺术经典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文化艺术经典中的美育因素是得天独厚的,其巨大的渗透力与内化力能够让学生得到深层次的情感体验,由情感上升到审美,在审美中调节身心健康,完善人格,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品格,使学生在认知、审美,情感、品行,修养、个性等诸方面得到发展。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音乐具有最强烈的力量深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就会用美来浸润心灵,使它因此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此而丑化。”这正是艺术的魅力,文化艺术经典的魅力。

2.建立内心的和谐

高尔基说过:“我们的使命是照亮整个世界,融化世界上的黑暗,找到自己和世界之间的和谐,建立自己内心的和谐。”季羡林也曾说过:真正的和谐是人内心的和谐。内心的和谐,需要从阅读·鉴赏·聆听中汲取养料,从阅读·鉴赏·聆听中收获智慧、学会思考。

现代的生活充斥着嘈杂与喧嚣,充斥着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戒备,中小学生理应建立内心的和谐,感受文化艺术经典的灵动与纯净,从文化艺术经典中获取智慧与思绪,运用文化艺术经典抚慰浮躁的心灵。

3.为终身学习指明方向,打下基础

文化艺术经典不是神秘叵测、深不可及的东西,它是对生命的体验、是人内心深处的共鸣、是一种情感的语言及力量。文化艺术经典为中小学生的终身学习指明了方向。传承经典、阅读·鉴赏·聆听文化艺术经典是人生最重要的学习导向。

三、几点建议与展望

1.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刻不容缓,教师的品位趣味和欣赏水平对激发学生的兴趣相当重要。

2.电子资料数据库的建立和资源共享为学生更为便捷地走进经典提供了可能。

3.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软硬件的评估易流于形式,最好能开放式、互动性检验学生的素质在走进经典中有哪些收益和提升。

4.对很多无法升入重点高中和重点大学的学生来说,经典的力量为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提供了更坚实的基础与更多的抉择。静心地阅读文化艺术经典,真诚地鉴赏文化艺术经典,悉心地聆听文化艺术经典,是每一位中小学生做人与学习最基本的航向。

猜你喜欢

内心艺术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内心有光,便无惧黑暗
做一个内心有光的人
原来占据你内心的不是我
谁远谁近?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