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生成性教学的理念指导对话教学

2018-02-25向庆媛

新课程(中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学案物质理念

向庆媛

(湖北宜昌宜都一中,湖北 宜昌)

生成性教学更多的是一种理念,而不是教学方法,在生成性教学理念的指导、熏陶下,更多是对学生的关注而不是掌控,更多是对意外的探究而非忽视,更多是引导而不是强迫,更多是交流而不是灌输。关注知识的生成过程而不是结论,关注学生的想法而不是标准答案。

生成性强调的是教育理念而不是实施的技术,如果说要推广的话,不是建立实验班,联系实验校区,而是引导教育工作者多学习理论知识,多关注学生,静心聆听孩子们需要什么,关心什么。让生成性教育理念在每个教育工作者心中生根发芽。

化学学科教学中多引导学生去探究规律的生成,体验物质的生成过程中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守恒的存在。倡议学校领导者多关注知识获取的过程,少关注考试的结果。特别是基础年段的教学,少考试,给老师和学生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让知识和方法在学生的慢慢领悟中生成而不是机械地记住结论,再拿出来用,结果是学生记住了结论而不知道什么时候用,这就是机械记忆的弊端。如果他在基础知识的环境中去认识了解,归纳得出结论,那么他在读题的时候就会发现一些似曾相识的情景,哪一条规律,哪一种情景自然信手拈来。

一、用导学案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学会读书

生成性教学并不排斥导学案。导学案在操作过程中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多看教科书与文本交流,从文本中梳理重点知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理论的内容与意义。在学生还不太会读书的初级阶段,给一个纲领引导他该读什么,什么是重点,什么是核心,也是非常必要的,这些东西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能够理解,就不必要老师再去讲解,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无形中也得到了提高。化学知识是规律性极强的,教材的编写也有一定的模式。比如对于元素化合物知识,学生在学习的后期若能通过看书,自己归纳出某物质的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鉴别方法等,那就达到了知识方法生成的效果。当然也不能过分依赖导学案,这样会禁锢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质疑的能力。所以说导学案是学步带,一旦孩子会走路了,大人就要松开双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

二、与同学和老师对话学会交流

与文本对话形成的是条理化的思维模式,缺少发散性、辩证性的思维,与老师和同学讨论交流可使思维更加活跃、严谨、多维度,更具有主动性。此时教师要精心设计讨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风暴。如在学习了烃的性质以后,提问如何除去乙烷中的乙烯?学生争相发言,在否定中肯定,最终得出只能用溴水除杂,从而归纳除杂的原则是除去杂质而不引入新的杂质,不损失主要物质,理解除杂与鉴别不完全相同。在讨论中学生也会提出很多新的问题,比如氢气为何不行,因为它会引入新的杂质氢气。四氯化碳为何不行,因为它把主要的物质也吸收了。在这些讨论中学生不仅弄清了题目的答案、错误与正确的原因,还加强了对除杂原则的理解。学生的收获是丰富的、多层面的,对知识的应用与形成是主动的。

三、用多题同解引导学生主动形成解题方法和范式

说到生成向性教学就会否定题海战术,可我们的高中生每天、每年到最后都要面临考试,若抛弃考试空谈教育理想,在高中是行不通的,所以高中的生成性教学,必然是有的放矢,不能全面放开,问题也不可能全由学生提出再由学生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也不可能涵盖所有要理解的规律、掌握的知识、应用的方法。

我们只能稍微改变当前的被动局面,由我让学生这么做,成为学生主动这么做。同分异构体是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之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学生在书写中总是会犯随意的毛病,故每次漏写多写,而这个知识点正是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切入点,于是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请写出C5H12、C5H11Cl、C5H11OH、C5H10这些物质的同类物质的同分异构体。学生通过自己书写,相互比较归纳出书写的方法是:先写碳链异构,再写官能团的位置异构。虽然这是我想要强调的方法,但通过学生自己体会到比我讲出来效果要更好,记忆更牢固,使用起来更自然,遇到类似的题目更容易按照这个基本方法去做。只是需要的时间更多一些,但是综合理解应用的效果,自我体验生成结论的方式效率更高。不仅是学生作业正确率的提高,更多是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提高。

我们原来的教育方法并没有错,只是教育理念有些问题,总是想掌控学生,让学生听自己的话,让学生的学习变成一种被迫的行为,这是每个人都不愿意的,久而久之厌学的情绪不断滋生,到了大学,好多学生什么也学不进去,浑浑噩噩混日子,只想早点毕业早工作,正是从小到大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引导、启发、聆听,播下种子让知识方法在学生的心中自然生发,我们要多一些方法,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师生同乐,教学相长,少一些简单粗暴。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体验、自我成长越多,学习的乐趣就越多,自主学习的愿望就越大,逐渐形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我想这就是教育的最大目标。

猜你喜欢

学案物质理念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乡愁导学案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比例尺(一)”导学案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