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分析
2018-02-25李婷
李 婷
(四川省彭州中学,四川 成都)
高中生物学科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且相对综合,但是在整个过程中,高中生物教学需要更多地关注到学生的成长。启发式教学能够融合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对学生的思路进行启发。在当前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发现启发式学习的特点,能够为学生的成长奠定足够的基础。
一、启发式教学及其运用意义
在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借助于图片、问题、实验等多种形式来推动教学,启发学生不断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善学生的学习结构,进一步深入思考,能够全面推动教学的发展,给学生更多的关注。在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具有如下意义:
1.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启发式教学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启发式教学环境下,课堂氛围更为活泼,学生能够更为积极主动地接收信息;另外,启发式教学是一种课堂本位制的教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授课的目光不仅仅关注到教材内容,而是更多地关注到课堂本身,关注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对课堂的反馈等,更为适应当前高中教学的发展。
2.能够帮助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高中生物教学的主要内容是研究生物体生命现象及生命活动规律背后的本质规律,而这些现象和规律的背后内容都是相对抽象的,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在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发展下,能够从事物的现象入手,进而引导学生一步步探寻到生物的本质,这个过程也是一个抽象到具体的过程,是一个化抽象为具体的过程。
3.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探究的乐趣。在启发环境下,教师引导学生逐渐探寻到知识,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知识,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勤于思考、乐于探索的能力,不再局限于知识的被动接收,而是需要关注到学习的过程,不断寻找学习思路。
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现启发式教学的策略
1.通过实验启发学生寻找知识
在高中教学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探究主动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学工作可以通过实验启发的方式引导学生,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光合作用的课程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将班级的绿色植物进行划分,不同小组负责不同的绿色植物,进行植物的光合作用,经过一定的周期进行观察,并且做出适当的实验记录,最终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概括光合作用的过程与特点,并且得出结论。在当前启发式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实验启发学生,能够为课堂带来更为鲜活的特色,能够全面推动课堂教学的发展,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1]。
2.运用照片、视频等启发学生思考
在当前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照片、视频等事物启发学生思考。生物学科本身就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其中穿插着大量的生解剖图案,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带一些准确的生物挂图等,或者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展示出来,使学生在直观的视觉冲击下关注到这些内容,而不是单纯依赖于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思考。实物启发在当前课堂中已经越发少见,很多时候教师会选择多媒体技术,却忽视了实物带来的真实感[2]。
3.利用丰富的语言进行启发
在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能够借助于丰富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启发,寻找到语言的魅力所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丰富及讲解,并且关注到课堂氛围的营造。例如,在讲解反馈调节这一生物概念时,教师可以对这个概念进行比喻,将反馈比喻成工厂,从而做好反馈调节生物概念的讲解。语言的讲解作为教师教学工作的基础能力,仍然需要教师做出进一步的努力,不断调整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及综合素质,全面推动丰富的语言进行启发式教学,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3]。
高中生物学科严格意义上是一种严谨的科学学科,有专业术语,也有专门的知识体系,在这种情况下,单纯地要求学生记忆这些知识,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尤其是进入到高中阶段,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独立思考的意识与能力,能够全面推动教学工作的发展,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学生未来进一步的生物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