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走出写作困境
2018-02-25
(江西省丰城市秀市镇第二小学 江西丰城 331122)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说话,到二年级会说一段话,到三年级开始作文。这是一个漫长的路程,也是一个收效很慢很慢的路程。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让老师们头疼,因为小学生们的写作是一个大大的难题。
学生的最大的表现就是见了题目不会写,要么就是写不出来,总之就是没有话来写。任凭你怎样帮学生梳理,让学生先说一说再去写,结果学生还是写不出来。学生到底怎么了?是我们的课文没有学透?可是课文明明已经会背诵了呀?那么,我们还会想出一些方法,激发学生写作的表达欲望和动机,让学生进行写作。但是学生就是不买账,依然学生的作文思路激发不开。这些情况都摆在我们和学生的面前。学生没有表达的欲念,我们需要梳理一下学生的情况,这样才可以发动学生,让学生静下心来进行写作,找到写作的乐趣,寻求写作的正确的道路。如何让学生走出写作困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一、鼓励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点滴,积累写作素材
作文与生活密不可分。只有贴近生活,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学写作,才能写出好文章。生活,它是作文的“泉源”。那么,我们如何做到作文素材“为有源头活水来”呢? 生活是一个大课堂,有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也有深奥隐秘的自然现象,更有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如果没有通过观察,要想获取其中的信息点,那是不可能的。不能从生活实际中获取信息,也就阻断了积累素材的要道。没有了素材,作文写起来就枯燥乏味,不切实际。例如:[2]
写一种自然现象,凭空是写不出来的。即使勉强凑合,也不能契合事实本来面目。要克服凭空猜想,就得观察自然对象。云的颜色、形态、高低,雷电的声音、亮光、线条,雨雪的大小、急缓、状貌,等等。积累社会、人生的素材亦如此。将看到的现象,作为第一手资料,经过整理内化,融入自己的素材体系,才能为己所用。
二、让学生多读美文,体悟作者的写作意境
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审美感受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材中,无论是语言文字的表述,还是从内涵意义的阐明都充满了美的因素。面对这样的教材,作为语文教师,其本身具有双重任务:不仅自己需要从教材中领悟美,而且还得教会学生从课本中学到美。
例如:
谁不承认春天是美好的?“遇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诗人白居易就是这样说的。翻翻一部唐诗吧,那里面尽有李白、杜牧、韩愈、李贺们对春的感慨。摆着道学面孔的人们,是不是不咏唱春天呢?北宋理学家程颢写下了《春日偶成》,还成了《千家诗》的第一首。朱熹更是有名的“老夫子”,他面对朗朗春光、盈盈春意,也咏唱了“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春日》诗。和尚是讲究四大皆空的佛门子弟,也不能不被春天打动“凡心”。南宋的志南和尚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在中国的古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们从各个角度歌唱春天,为春风、春雨、春草、春柳、春鸟、春游、春宵、春眠等尽情歌唱,进而从欣赏春天写到珍惜春光。
三、让学生养成勤练笔的好习惯
勤练笔,多动手,把生活中的感悟、体会记录下来,让学生在练笔中提升写作能力。写日记是勤练笔的好方式,鲁迅先生也说过他写作的三大秘诀之一就是勤练笔。
日记是学生自身生活的最直接的反映,他们会觉得容易写,有话可说,在日记里,他们可以提出自己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碰到的问题,教师在批语中给他解决了,他们就会觉得自己在日记中找到了生活的老师。在日记里,他们还可以尽情的渲泻心中的快乐,反映他们的烦恼,教师在批语中要注意体会这种纯真的感情,并表示理解,或为他们的快乐而高兴,或为他们的烦恼想出了对策,他们就会觉得在日记中找到了一个知心朋友。因此写日记对于他们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和老师最舒心的交谈。[3]
基于把日记当作激发学生乐趣的形式,老师在指导批改,评议日记时,须注意要求不要太高,特别是作文的形式技巧方面,文末的批语应针对日记的内容提出,而不是形式技巧方面的问题,并要批得亲切、自然、有鼓励性。
结语
写作是语言的艺术,学生的语言丰富与否决定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读的书多,思考的多,生活经历丰富,作文就会写得好,语言离不开对生活的思考,离不开想像,离不开丰富细腻的感情,离不开写作素材的积累,离不开优美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