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2-25福建省福鼎市桐北中心小学叶怀潮

学苑教育 2018年14期
关键词:活动课心理健康内容

福建省福鼎市桐北中心小学 叶怀潮

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不能轻视的内容,特别是近几年,由于资讯的发达程度越来越高,因此,中小学生心理问题越加难以控制。目前,加强其心理教育已经成为重中之重。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于当前的教育现状进行分析,从而从实际教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制定合理的措施,以改善现状,解决问题,共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取得丰硕的成果。

一、问题

1.轻视心理。

由于国内对于传统的教育理念较为重视,因此,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的地位在学校、社会、家长心中分量较轻,容易被忽视。大多数人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成长,因此,将文化课程看得过于重要,导致学生厌学、逃学等事件不再是个例。而学校在大环境下,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也相应下降,这些课程的正常上课时间通常被主科所占据,即使进行课程也经常为理论教学,学生难以理解,逐渐对此失去兴趣。而学生在家长,老师的引导下,逐渐会对此产生轻视心理,从而形成认知误区,产生心理问题。

2.目标不明。

根据自身经验及调研的情况来看,当前的小学心理健康活动并没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因此,导致实际活动往往起不到良好效果。这都是由于当前活动大多数只是浮于表面化,并没有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目标制定,从而过分地追求形式主义,没有切合学生的内心需求,学生因此难以形成认同感,由此使活动没有实际意义,无法取得既定的教育成效。

3.存在脱节。

当前,各大学校主要应用的教育方式仍然是理论课堂教学,一味地追求教学课程能够尽快完成,一节课可能要进行四五节课程的内容。老师走马观花式的讲解内容只流于表面,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达不到深入理解的水平,由此造成在接受教学内容时往往会走入误区。这种与实际存在脱节的教育模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容易丧失兴趣,也违背了心理教育的意义,使教学的效果产生偏差。

4.素质缺乏。

当前,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般都是由班主任进行兼职,因此,在实际教育时,由于老师本身缺乏专业素质,也会进一步的影响教育活动开展,活动无法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从而影响学生正常的受教育效果。这主要都是由于学校对此不加重视,对课程存在认知偏差问题,而专业的心理健康老师较为缺失,由此导致教育资源匮乏也是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之一。

二、对策

1.形成认知。

实现活动课取得良好效果的目的,首先必须从学校及老师层面对此加大重视力度,从课程时间制定,内容选用,及活动形式开展等方面进行严谨的分析,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以保证活动能够正常有效的开展。由老师带头开展活动,有效的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准确的活动认知,从而有利于学生有效吸收活动内容,深入理解活动目的,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观念,形成较好的心理素养。

2.制定目标。

开展活动必须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制定明确目标,从而根据目标制定实施方案,以通过实施达到指定效果,让学生能够从活动中得到收获,实现能力的增长。而在制定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也是保证其能够行之有效的重要基础。在符合实际的情况下实施方案,能够有效地把控学生心理,帮助其积极参与其中,融入实践,通过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通过改善措施,帮助其素质得到进一步增强,形成正确的心理观念。

3.丰富形式。

为了使之达到既定要求,我们有必要通过丰富的活动形式,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通过分析学生的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例如,在学雷锋月,教师可以将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内容结合学雷锋要求进行开展,具体的活动内容可包括:给孤寡老人送温暖、帮助维护学校附近的公共环境卫生等。通过具体实践活动的参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健康心理状态的形成。通过多种不同的活动方式,能够进一步让学生以容易接受的方式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进行改正,这比单纯的理论说教更加有效。

4.优化师资。

为了进一步使教育活动取得良好成果,学校有必要通过引进专业人才或通过培训现有师资来将这一不足进行弥补,以帮助心理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实现活动的有效性。另外,要实现优化师资力量的目的,还可以通过组织教师到同等级学校进行学习观摩来实现,通过观摩有利于教师结合自身的教育方法进行取长补短,有针对性的提高教学水平。

三、结束语

本文主要针对心理健康这一门课程在开展时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经验进行改良措施的提出,从而为有效的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受教育时候,能够得到积极效果提供帮助。当前,实现身心健康才是完整人生中不可缺失内容,我们需要切实地做好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

猜你喜欢

活动课心理健康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活动课
主要内容
高中生物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