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初中语文如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018-02-25福建省武夷山市第三中学邱丽琴

学苑教育 2018年14期
关键词:教师应习惯探究

福建省武夷山市第三中学 邱丽琴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经验总结以及主动探索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这种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大的学习回报。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极大提升语文教学效率,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甚至能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好的契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语文教学同样也要具有一定的深度,让学生接触到中华文化的精华所在,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在轻松、主动的状态下学习语文知识。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样也讲求一定的策略,本文通过介绍几个典型的策略来为中学语文教学提出建议。

一、注重学生主体的作用,从学生角度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首先教师要获得学生自身的认可,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意识,才能完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基础部分。其次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兴趣的调动,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的科目充满兴趣,才能够真正静下心来刻苦钻研并且学有所成。例如,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离开课堂,走进生活,体验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让学生对语文的认知提升到人生层面和实际生活层面,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真正的意义,具体如教师利用假期时间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以及历史文化展览等富含历史文化内涵的景区,让学生在游历的过程中增长见闻并拓展知识面。通过这个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积累生活中的作文素材,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写作能力,方便让学生的作文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具感染力。其次,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学生将语文中学到的知识和理论应用到现实学习生活中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话剧表演或者剧本写作大赛的机遇,或将课文改编成小型话剧,或由教师规定写作主题,任由学生自由发挥创作剧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语文类的竞赛,一是提升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二是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更能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如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新闻阅读中,教材中提出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两个环节,教师可以将这两个环节切实实行下去,以此来锻炼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以上都是转变传统课堂、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措施。然而,这些教学活动富有极大的灵活性,教师应注意从教学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生学习特点为依托,积极扮演好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确保丰富灵活的教学活动有序、有效进行。教师应充分观察学生,发现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供指导,给予学生合适的意见,完善学生学习体验。教师应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总结自主学习的优缺点,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二、掌握切实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阶段,学生主要的知识来源还是课堂,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堂教学质量。然而,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多采用“直白讲授”的形式,这种模式下,学生直接获取到知识,缺少思考、探究的过程。对此,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引入新型的教学方法,实现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加学生学习主动性,带给学生不同于寻常的学习体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来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丰富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可以使用引入问题教学法,这个方法在提升学生兴趣方面有着明显的效果,引入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由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进行知识点讲解转变为由学生主动去探求教师提出问题的答案,让学生体会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从而带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例如,在教学《阿长与山海经》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教材课后练习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深度理解。鲁迅的文章一般具有极深刻的社会讽刺意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文章中的潜台词,并引领学生去逐步理解鲁迅先生的用词用句。通过问题引导的方法,教师可以有效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寻找答案,如此,经过长时间的思维锻炼,学生能够形成固定的阅读理解的思维模式,掌握语文信息探究技巧,以便学生日后在阅读理解中的直接套用。

教师应注意问题设置的合理性,即教师应首先明确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与知识储备度,根据学生能力设置合理的问题,既保证问题难度不会过大而增加学生挫败感,也不使问题难度较小而难以起到训练学生思维、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效果。教师可以设置分层问题,问题难度由浅入深,引导学生逐步扩展思维,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的语文探究能力。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让学生受益终生的优秀品质,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应积极承担起引导学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责任,才能为学生以后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习惯基础,同样,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逼迫式教学是不能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自主学习中的。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步,预习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身难以理解的是文章具体的哪一部分,有助于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具针对性的寻求解答,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短板有着准确的度量。其次,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复习习惯,人的记忆是有一定的时间限度的,长期记忆的形成需要学生进行多次复习。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行组织设计,以此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如每学习一篇课文,就可以布置一篇思维导图制作的任务,让学生写出文章的基本架构并列出主要事件最终推导出文章的主旨。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借助工具书来自主解答疑问,并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解决疑问的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以“良好学习习惯”为主题的表格,打印出来并发给学生,鼓励学生自我监督,完成预习便在“预习”一项打上对勾,教师可以让学生每周检验自己的习惯完成表,及时反思自己的表现。教师应让学生明确表格知识是学生自我良好习惯养成的辅助工具,可以不必交给教师,根据自己的表现及时调整、完善。

综上所述,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一是需要教师积极转变教学策略和观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学质量,使教学效果贴近教学目标。二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重要性。虽然目前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阻碍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但教师应积极承担起这份责任,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教师应习惯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上课好习惯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好习惯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