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灵活处理文本,让语文课堂充满灵性

2018-02-25

新课程(中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天都峰群鸟颐和园

芮 萍

(南京市高淳区特殊教育学校,江苏 南京)

作为教师,拿到一篇课文,一定要深入地钻研,反复地诵读,只有让自己先走进了课文,才能带领学生真正进入文本世界。一般来说一篇课文应当有一个整体到局部再回归整体的过程,切忌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机械死板地教。要从整体出发,纵观全局,抓住每篇课文的主线,把握重点段落。从整体深入到小整体,从小整体深入到词句,最后再回归整体,多元感悟,延伸至课外。那么用什么办法准确地抓住课文的主线,巧妙地处理教材呢?

一、由课题切入,以点辐射面

有些课文可以直接从课题质疑切入,以题目这个点由学生质疑引出一系列问题,辐射到课文的各个主要方面,从而把握住课文的主线,例如《火烧云》《再见了,亲人》《群鸟学艺》《小壁虎借尾巴》《蓝树叶》《谁勇敢》这一类课文。《群鸟学艺》这一课可由课题这样切入:“同学们,当你看到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什么?你有什么疑问?”同学们一个个举起小手说:“群鸟是指哪些鸟呢?”“学什么艺?”“这么多鸟向谁去学艺?”“最后他们学到本领了吗?”如果把这篇课文比作一棵大树,那“这些鸟向谁学本领?”是大树的“主干”,“这些鸟分别学得怎么样?”是大树的各个主要的“树枝”,具体各种鸟的语言、神态、动作等那就是大树的“绿叶”了。学生提的这些问题沿着一条主线将课文的学习一步步推进,一步步深入。学生带着自主质疑的问题去主动探索,把这些问题一个个解决了,课文的教学就成功了。

二、抓隐形主线,牵一发而动全身

像《春蚕》《诚实的孩子》《荷花》《颐和园》《不该粗心大意》《狗》《观潮》这一类课文就可以抓住课文里隐藏着的主线,牵一发而动全身地进行学习。有的课文是一条事情发展的情节主线,如《荷花》的主线是:闻荷花→看荷花→赞荷花→“变”荷花;《狗》的主线是:我怕狗,狗怎么样→我见到狗就站住,狗怎样→我跺脚威吓狗,狗怎样→我用石头打狗,狗怎样;有的是描写内心活动的情感主线,如《不该粗心大意》的内心活动主线是:得意→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满不在乎→吃了一惊→后悔;有的是叙述的内容主线,如《白杨树》可以通过抓住课文里隐藏的“三个像”来抓课文主线,即:新疆像戈壁滩一样条件艰苦;爸爸像白杨树一样不怕苦,哪儿需要就到哪儿做贡献;孩子们像小白杨一样正在迎着风沙茁壮成长。

三、抓重点句段,巧设悬念

如《诚实的孩子》这篇课文可以抓住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你做错了事能自己认错,是个诚实的孩子。”“你”指谁?(列宁,第一自然段)“你做错了什么事?”学习第二自然段可找到答案,“自己怎样认错?”学习第三自然段可找到答案。最后的“你是个诚实的孩子”又回到了课题,点明了中心。再如《颐和园》这篇课文可以抓住第一自然段:“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从哪里可以看出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呢?围绕这个重点段,用导游式的教学形式请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前提下做一次小导游来介绍自己喜爱的美丽景点,通过跟着小导游游玩各个景点的美景得出颐和园确实是个美丽的大公园。在介绍每个景点的时候再抓住每个景点的特点展开学习,如长廊很长很美,从哪里可以看出长廊的长?从哪里可以看出长廊的美?这样以一个中心段为切入点,辐射到大整体,大整体里套着小整体,最后又回到中心段来,这样巧妙的教材处理使整个课堂透着智慧、闪着灵气。

四、抓课后练习题,逐层深入

例如,在教学《峨眉道上》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抓住课后的这几个小问题:峨眉山上的路是什么样子的?这些路是怎样铺成的?作者从中想到了什么?几个问题把整篇课文的脉络整理得清清楚楚。再如,《骆驼和羊》可以抓课后的这几个小问题:骆驼是怎样证明高比矮好的?羊是怎样证明矮比高好的?老牛是怎样评说的?你觉得对吗?像这样可以通过课后的问题抓主线的课文很多,操作起来也比较简单。

五、变序阅读,依果寻因

教无定式,没有谁规定课文要按自然段的顺序来教,怎样能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就怎样来设计。如,《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可以这样处理:先学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从两个自然段的对比中找到了故事的结果,于是学生不由得产生了疑问:“为什么刚开始葫芦长得那么好,最后小葫芦却一个个落掉了?”再到第二、三自然段中去深究原因。《蜜蜂引路》先学蜜蜂把列宁引到了养蜂人那儿,再深入探究蜜蜂到底是怎样引路的。《爬天都峰》可以先学习开始的“天都峰的高与陡”,再学习最后的结果“一个小孩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居然爬上了天都峰”,最后再学习中间部分的“是什么力量使这一老一小能爬上这么高这么陡的天都峰?”这样巧妙的设计,学生学得非常主动,个个都显得兴致高昂,都急着要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总之,教材是死板的,但人是灵活的,我们要用智慧去巧妙处理。教材无法是个例子,关键在于我们教师怎样用智慧去对每篇教材进行艺术处理,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让教材活起来,让特殊学校的语文课堂充满灵气,充满智慧!

猜你喜欢

天都峰群鸟颐和园
互相学习 互相鼓励 共同进步
互相学习 互相鼓励 共同进步
——赏析《爬天都峰》
颐和园
鸟鸣涧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晨曦
爬天都峰
图画捉迷藏
颐和园导游词
颐和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