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微探

2018-02-25邵晓军

新课程(中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课程学科

邵晓军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高级中学,内蒙古 鄂尔多斯)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教学更注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基础的历史教学,对学生历史综合能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对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有重要作用。

一、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中所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获得的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五个方面:唯物史观、历史时空、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这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历史教育教学的主要方向,同样也是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设置的教学目标。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中发生过无数的事件,出现过无数的历史人物,通过高中历史教学能够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产生重要作用。

一方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是高中历史教学有效进行的必然要求,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导学生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还要教导学生有关思想品格、思维方式,对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而学科核心素养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实现学生对素质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新课程改革中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以学生作为主体对象,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与能力问题。”而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也是重视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发展学生的课堂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

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出现的现状调查

1.教师没有转变教学观念,形成有效的教学模式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实现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教育,需要教师的重视,通过教师对历史教材进行整理,有针对性地根据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教学,才能够有效实施教学。但是有部分教师没有转变教学观念,形成有效的教学模式,虽然经过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行,使得核心素养这一教育理念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同,但是一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比较严重,依然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单纯地通过课堂教学、教师讲课来对学生进行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根本就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2.学生对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不感兴趣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教育,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教育不够重视,一味地关心学生学习成绩。学生也是如此,高中课业紧张,学生学习压力大,根本就没有多少时间对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在课堂上教师讲课也只是对考试的重点内容进行关注,对于核心素养的教学不感兴趣,认为核心素养对历史学生没有什么用处,不需要认真对待。

三、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应用的策略探究

1.在教学中促进教学内容与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结合

在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进行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促进教学内容与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结合,使两者有效融合,真正使历史教育与核心素养教学统一起来。在教学中加强对高中历史教材内容的整理和分析,进行有目的、有步骤的教学设置,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有效教学实现对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从而吸引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进行。例如,在学生高中一年级历史必修一《抗日战争》中,教师就应该认识到这有利于对学生的“家国情怀”学科素养的教学,通过对抗日战争时期人们所遭受的苦难和抗日英雄们的战斗事迹进行介绍,既可以教导学生有关的历史知识,又可以实现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实现两者的有效结合。

2.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学科核心素养教学,单纯依靠过去的教学模式不能有效改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吸引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有效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高中一年级历史必修一《两极世界的形成》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效教学,可以利用网络对当时的资料进行搜集整理,然后通过视频、图片进行展示,使学生能够对那个时期的环境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参与。

综上,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既有利于提高高中历史的教学效率,又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形成对学生的全面培养教育,值得我们重视。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新课程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实践探索
“超学科”来啦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