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降低高中物理学习困难的策略研究

2018-02-25瞿永兵

新课程(中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做题思路习题

瞿永兵

(重庆市第七中学,重庆)

一、高中物理的学科特点

初中物理是物理学习的入门阶段,虽然物理的五大模块都有所涉及,但大多只是在知识的表皮层面,且许多知识都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内容浅显易懂,只要认真努力,学习起来难度不是太大。但是到了高中,物理的学习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完全上升了一个层面,知识内容非常抽象,在生活中很难找到具体的实例予以对应,甚至许多知识都无法用仪器操作进行实验,物理的学习主要靠教师语言的描述和学生的想象。另外,高中物理作为一门理科学科,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识图能力、运算能力等,要求较高,这恰恰是学生平时最欠缺的能力,所以学生学习起来难度很大。

二、教师教法

其实在高中阶段,所有理科学科的学习都要求教师的讲解做到清晰、细致,这个问题在物理的教学中体现得更为明显。教师讲课思路不清晰、条理不明确,学生就会出现解题思路混乱、解题过程不完整的情况。教师讲解粗枝大叶、囫囵吞枣,学生学习欠缺思路,实际做题过程中细小的问题就会成为学习上的拦路虎。一些高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到思路的完整,会条分缕析地写明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的解题步骤,但是却忽视了物理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一门学科,没有为学生讲解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什么样情况适合这样做。这样的教师属于会自己做题但不会教学生的情况,这样教出的学生大都学习死板,与例题类似的习题套用模板还可解决,一旦题目稍微有些变动学生就会难以应对。物理习题灵活多变,所以这样教出的学生成绩大多不太理想。另外,有些教师的讲解虽然整体清晰明确,但是细节方面不够到位,也会造成许多问题。例如在学习力学相关知识时,教师的分析比较透彻,思路也很清晰,明确地告诉学生先做出力的正交分解,然后为学生在黑板上进行简单的演示,标好角的位置关系,再进行深入的解题。这个过程看似无懈可击,但也存在一些细小的问题,如角的位置关系是怎样对应、转化的。教师,尤其是教学时间较长的教师,他们对这一学科的知识已经融会贯通,许多知识对他们来说都十分简单,他们也就认为学生学起来也比较简单而忽略一些细小的细节,但是对于初次接触的学生来说学习起来并不简单,这些小问题常会成为学生学习中的绊脚石,所以在学生初次或前几次接触新知识时,教师不能放过任何一个解题过程的细节,不要把学生想得太厉害。但是,这也并不是要求教师事必躬亲,比如单纯的计算问题可以留给学生自己完成。

三、学生学法

在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上课教师所讲例题学生可以听懂,但是一到自己做题就没有思路。其实这种情况并不只是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例如我们经常觉得一篇文章无论是构思还是语言方面都极其精彩,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也都能看懂,但是自己却写不出这样高水平的文章,这也就说明能看懂和会做是两码事。听懂只代表学生处于理解层面,而会做说明学生处于应用甚至创造的层面,这两者之间存在很大差异。看懂不等于会做,这就要求学生转变自己的认识,摆正自己的态度,不要把听懂当成会做。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会做呢?

首先,学生要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预习不是把课本上的内容进行简单浏览,而是要认真阅读并对书中的物理定理或公式进行研究,并尝试独立解决课后习题,不懂的地方进行标记,这就是课上要认真听讲的重点。通过预习,把被动变成主动,为掌握知识打下良好基础。

其次,认真听课是学好一门功课的重要保证。课堂内容是教师在多年教学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凝聚着教师心血的精髓,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所以课上一定要仔细听讲、积极思考,并做好随堂笔记。

再次,课后复习是对课堂内容的重要巩固。听课之后,大脑中的知识点就像一个个散落的漂亮珍珠,复习则是把它们串成美丽项链的线。课下先对课堂内容进行回忆,记忆重要的公式、定律,并对照随堂笔记梳理自己的思路。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这样不但不会耽误时间,还会使后面做题的效率大幅度提高。

最后,课后习题是保证。课后习题不仅是对课上知识的巩固,也是对课堂学习情况的检查,更是学生从理论学习到独立运用的重要过程。学生在做题中积累经验,熟能生巧。但是做题并不意味着搞题海战术,题型应该是多变,题量应当是少而精,学生在做题中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物理的学习不仅在于学习物理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物理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希望通过对物理学科的认识和教师与学生双方面的努力,把物理学习变成一件比较轻松的事。

猜你喜欢

做题思路习题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抓住习题深探索
聚焦高考选做题中的解不等式问题
不同思路解答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