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邢台学院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的探索和实践

2018-02-25徐惠敏

邢台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邢台市邢台应用型

徐惠敏

(邢台学院,河北邢台 054001)

河北邢台学院是一所有着106年办学历史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其前身直隶第四初级师范学堂,始建于1910年(清宣统二年)。学校成立初期的旧址部分仍保留在校园内,奠基着学校厚重的历史文化,见证着学校百年发展历程。办学100多年来,学校始终与国家命运、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培养了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如原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刘宁一,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书记乔晓光,著名教育家、原湖北大学校长孟宪禔,著名书画家周抡园、白寿章,著名史学家胡如雷、著名诗人王亚平等。邢台学院地处的邢台市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3500年建城史,历史上曾四次建都。元代邢台的邢州学派紫金书院文化也很有名气,注重科技和应用,以小行星命名的著名科学家郭守敬为代表的元代五大开国重臣都是紫金书院的杰出校友。邢台学院百年办学历史文化和邢州学派紫金书院文化一脉相承,注重实学,崇尚知行合一。学校现有18个二级学院(系部),51个本科专业,涉及文、理、工、经、法、管、史、教育和艺术9大学科门类,在校生17000余名。目前是邢台市唯一一所普通本科院校。

近年来,尤其是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下发后,邢台学院上下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在国家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经济结构深度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大发展战略背景下,高校尤其是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实施内部综合改革,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深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服务进而引领区域经济社会进程,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最终实现学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是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需要,也是新建本科院校实现异军突起的重大机遇。为此学校进一步确定了地方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优秀公民,应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并根据“纯德实学”的校训精神,进一步明确了产学研一体的教学制度、精实课程制度、学生助研制度以及纯德树人的育人体系等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明确了学校必须走“特色兴校,以质图强”的发展道路,在推动学校转型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一、构建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坚持“立足邢台,面向河北”的服务面向定位,根据邢台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功能定位,在做强传统优势学科专业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力度,储备高层次人才,下大力气拓展学科专业领域,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如对接邢台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努力打造自动化+(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群;对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打造材料物理、化学工程专业群;对接节能环保和现代农业,打造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现代农业专业群;对接现代服务业,做强经济、管理与艺术类专业群等。

学校还与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邢台市装备制造行业协会共同商定创办了“邢台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开设了机电工程自动化专业、机械设计制造专业,积极探索校校合作、校企(行业)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该学院按照“雇主商定”原则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聘请装备制造行业专家承担部分专业课和实践课教学,积极探索工程技术类创新人才培养途径。

在积极拓展新专业的同时,本着做精做强传统优势学科的原则,对部分专业进行了整合。比如学校以教师教育学院为基础,将教育科学教学部并入,将学校师范类师资资源整合进来,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小学教育专业、中学教育专业(分科)、教育学专业等。并依托教师教育学院成立的邢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开展了对邢台基础教育的研究,传承学校百年师范教育办学经验,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中小学、幼儿园共同商定人才培养规格和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科学设置课程,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为增强学科对专业的支撑作用,学校积极遴选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从科研平台建设、科研团队建设方面进行重点支持。目前学校已建成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一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一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2个。

二、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努力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按照学校“优秀公民,应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逐步完善了以“纯德树人”的育人体系和“产学研一体”的教学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路线框架图。“纯德树人”育人体系传承学校百年办学历史文化和邢州学派紫金山书院文化,改革两课教学并将学生课外活动、40本经典书籍阅读、学生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分等为载体,结合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习兴趣。“产学研一体”的教学制度以精实课程制度、产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教学制度、学生助研制度为支撑,压缩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课时,增加实践课程课时和学生自主学习课时,加大了学生学习的强度,着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

精实课程制度下,对教师课堂教学提出了精实、精讲要求,对学生学习提出了自主学习、大量阅读、主动思考的要求。新制定的本科生课程作业管理暂行规定中要求作业的形式和内容包括课前预习、课后习题、课程论文、延伸阅读、课外调查、课堂讨论等等,要求完成课程作业的时间要达到课堂教学时间的1.5倍,学生需要大量、广泛的阅读,撰写课程论文,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才能够完成课程学习。学生基础理论课时减少了,但学习压力和强度增大了。产学研一体的教学制度要求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方法等。学生助研制度要求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研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创造能力。

学校启动了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在每个院系确定一个专业作为综合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和尝试上述人才培养模式。各院系部积极与行业企业联系,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商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人才培养规格描述、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方法,实践实习安排,教学质量监控、毕业生跟踪反馈等主要环节的商定。经贸学院与河北著名企业强九车业集团共同注册成立“河北邢久车业科技研发有限公司”,该公司既是外贸实体,也是实习实训基地。师生以公司为平台直接参与邢久的外贸业务操作,学生利用公司实际业务订单,进行“全真订单,仿真模拟”强化实训,成为我校产学深度融合实践教学制度的范例。

教师教育类专业根据“雇主商定”原则建立了教师教育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其中三分之一是外聘专家,包括各县市的教育局长、中小学校长、各学科优秀教师等。外聘专家直接参与课程设置、培养方案论证工作等。建立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幼儿园、小学、中学三个层次的教师职业能力标准和职业技能标准,对教育类课程改革、教学技能训练、顶岗实习等环节作出了整体规划设计。学校同邢台市教育局以及相关区县教育局充分沟通,建立实习基地,广泛开展了“学生顶岗实习,教师置换培训”工作。

2015年全校吸纳本科生助研的各类科研项目达377项,占同期立项项目的98.9%。加强了实习基地和实验室建设,物理基础实验室在河北省同类院校处于领先地位。截止2015年底,学校共建成校外稳定的实习基地161个、就业基地181家。

三、开展应用型科学研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学校先后成立各类研究机构27个,各研究机构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利用学校人才资源,聘请京津冀高校专家学者,针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科研攻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在服务地方过程中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途径。

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中心在与邢台市发改委结合深入调研邢台的现代服务业和物流业的基础上,撰写完成了《关于我市服务业工作情况的汇报》 《邢台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和《关于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城镇化研究所与国家统计局邢台调查队、市政府研究室、市统计局、市发改委等部门结合,参与河北省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重点资助课题《小微企业发展状况研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组织撰写了《冀南产业调整与邢台高校转型发展》研究报告,多项研究成果被政府决策采纳。

大气环境研究所成功帮助邢台市银象职业病危害检测有限公司进行了129项大气中有害污染的检测,帮助瑞典外企特瑞堡轮胎工业(河北)有限公司动力站建立水质分析检测实验室。目前,该研究所已与邢台市环保局、邢台市安监局、邢台市水文局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在从业人员岗前技术培训、企业技术难题合作研究方面开展系列合作项目。

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中心在食品安全政策、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管理、功能性及特色食品资源研究与开发、营养与食品安全教育的普及与培训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进一步加强了与今麦郎、兴达集团、金沙河面业、古顺酒业集团等企业的合作关系。

邢台县研究所围绕邢台地区野生植物资源展开系列研究,特别在酸枣种植资源调查、优良品种选育、酸枣栽培种植、深加工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研究成果,部分成果已转化为生产项目。该研究所主持制订的“酸枣仁”和“酸枣栽培技术规程”两个标准被确定为河北省地方标准。2015年,学校作为技术支撑单位,申报成功河北邢台酸枣省级农业科技园区、邢台市酸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动了邢台酸枣产业的规模发展。

邢台学院南和县研究所,与河北御芝林药业有限公司共同申报成立了“邢台市粉体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中药超微粉碎技术、中药超微粉碎粉体分级技术、中药超微粉体表面改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邢台学院煤化工研究所以煤化产品分析检测为根基,开展煤化产品深加工研究及焦化企业水质处理研究,为区域煤化工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科技服务。

邢台学院工业化研究所,以邢台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技术、自动化等工学专业为依托,结合地方产业结构,联合行业专家与相关研究人员,在电子信息、自动控制、工业加工等技术密集型行业,展开以提升行业技术效率、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为宗旨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行业分析等工作。

邢台学院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挖掘元代邢州学派、紫金书院文化,南北朝邢窑、邢白瓷文化,并传承创新,为打造邢台历史文化名城,开发邢台文化旅游资源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学校牢固树立办学以教师为本的教育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制定了《关于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教师到行业(企业)顶岗挂职工作量测算办法》等规章制度,在试点专业要求聘请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比例要达到30%。对专任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调研提出了工作量要求,并在职称评定方面予以体现,引导教师转型提升。

学校在转型发展的探索和尝试中,与邢台市发改委、规划局、旅游局、教育局,各县区政府、教育局,邢台企业界建立了密切联系,加强了合作,在建立培训基地,利用京津冀专家资源和网络课程资源,开发优质课程包,开展多形式、多层次职业技能培训方面进行了大量前期准备,将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中小学师资轮训,搭建邢台终身教育体系。在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更好的发挥高校的基础支撑作用。

近年来,学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做了一些工作,但还只是量的积累,还没有形成根本的、质的变化,有些还停留在试点阶段。面临的最大困难一是新建本科院校尚处在转型过程中,直接服务行业企业的科研能力薄弱,企业行业与学校合作动力不足,虽然地方政府做了积极地努力,但还需要出台政策予以扶持。二是转型发展是学校内部一场综合性、革命性的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将发生深刻变化,师生需适应这一变化,实现自身的脱胎换骨。需要重新搭建制度体系,形成系统的、新的体制机制,进而形成文化,需要一定的过程。

但是,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邢台学院将依据国家政策要求,立足自身实际,加快转型步伐,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具有自身特色、能很好的服务地方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大学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邢台市邢台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邢台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邢台分行
中国人民银行邢台市中心支行
邢台市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邢台分行
中国人民银行邢台市中心支行
邢台市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游邢台动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