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英语专业翻译语境下的文化差异研究

2018-02-25

邢台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职业文化

张 娜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00;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安徽合肥 230031)

职业教育在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重要而又特殊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国家鼓励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的政策不断出台,教学经费投入也不断增加,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05年温总理提出我国要发展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部署,2014年国家又相继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明确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方针、时间表、路线图[1]。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无疑为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注入了磅礴动力。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需求、实用性、适用型人才,同时随着国际交流的广泛深入,要培育具有国际化视野、能够熟练掌握国际化知识与技术,具有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促进技术技能及人文交流的外向型人才。职业教育中的英语专业则因其培养实用性、复合型、具有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人才方面的探索与改革,更充分体现了这种教学目标。

一、职业教育中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

继2008年颁发的《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提出英语专业的培养方向是“外语+专业(方向)”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后,各高校英语专业纷纷进行改革,依据自有专业优势确定专业方向。高职英语专业的教学则主要依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基本要求(试行)》进行,原则上做到“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确立了专门用途英语的培养目标,专业名称更换成应用英语、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外贸英语等培养方向更明确的名称。无论是应用、商务、旅游还是商贸方向,所涉及专业都远超英语本身,已涉及到专门用途、经济、金融、政治、法律、工商管理等各个领域。因此,我们认为职业院校英语专业是由多门课程组成的一个学科或专业门类体系[2]。

职业教育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能获得为社会服务的技术和能力的“终端行为”。高职英语教学既具有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 的特点又具有职业用途英语EOP(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 的特点。鉴于此,高职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较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掌握相关专业的专业知识,了解国际社会的文化差异,并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办公系统,经过适当岗前培训能够胜任涉外商务和翻译的高技能商务人才。高职英语专业培养的人才职业面向是基层的市场营销人员、外贸业务员、涉外单位的专门翻译人员、文书等复合型、应用性人才。

二、职业教育英语专业中的翻译课程现状

依据以上培养目标,翻译能力是职业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培养目标,翻译课也应是高职英语专业的核心能力课程。然而,由于高职生源质量较差、教学时间较短和职业教育自身层次较低等问题,高职英语翻译教学境地尴尬。有专家认为,职业教育学制短,课时量都达不到,高职翻译课程的开设岂不是一句空话,一个走过场[3]?也有学者直言不讳“现有高职、高专已经成立的翻译系或翻译方向,最好以证书培训为主要目标。各高校根据自己的硬件设施和师资队伍的具体情况量力而行,明确自己的教学定位。”[4]

熊艾莎认为,翻译的市场需求是多层次的,既需要同声传译、交替传译等对英语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高的翻译,也有诸如旅游翻译、商务翻译、外贸翻译和日常生活的陪同翻译等要求相对较低一些的专门用途翻译。高职英语专业的翻译课程恰好满足了这种翻译需要,却又不用满足太高端的翻译需求。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化浪潮迅猛发展,国际间的频繁交流促使这一层面的翻译事业蓬勃发展,翻译活动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呈现出产业化趋势,我们迎来了翻译事业的又一个高峰。“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它的任务是要把原作品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映像或艺术映像,完好无缺地从一种语言中译到另一种语言中。”[5]近几年来,随着跨境电子商务活动的深入,国际商务交流领域对翻译的需求日趋增加。传统的文学翻译注重内容的忠实、语言的通顺和文字的优美,商务英语翻译则明显具有实用性、专业性和鲜明的跨文化交际性等特征,其目的是在于沟通不同文化之间的商务往来,翻译以忠实、通顺和文化对等为首要原则。因此,在跨文化商务交际的视域下,职业英语翻译活动中的文化差异才更具有研究价值和学习价值。

随着国际间合作的不断增加,国际商务活动日趋频繁,从事翻译的工作人员能否做到准确而得体,主要取决于他们对于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的把握。文化在广义上来说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6]。文化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极其深刻的作用[7]。翻译研究者必须熟知本国与异国的民族文化差异,必须在外国文化与我国文化中找到恰当的切合点,才能设法使这些差异在传译过程中得以全面等值的展现。

三、商务英语翻译活动中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

在商务英语翻译活动中,文化差异表现在许多方面:从横向职业分类来看,主要体现在不同的职业、行业和企业会有不同的文化;从纵向文化本身内涵来看,可以分为地域文化差异、认知文化差异、习俗文化差异、经济文化价值观差异和体态语言文化差异等五个方面。

1.职业、行业、企业文化表现出的差异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政策引领下,各行各业都在原有基础上更加重视和打造企业文化,建立并完善自己的企业精神、管理理念、经营方针、员工守则等,形成了员工共同的价值观,有力促进了企业的发展。译者在进行专门用途英语翻译时,一定要谨慎对待不同语境隐含的行业文化信息,做出恰当翻译。例如,deliver本义可翻译为“把(信件、包裹、消息、货物等)送往(某处)”;在“Deliver a baby girl”中翻译为“生育”,是医学用语;在“The jury delivered their verdict.”中翻译为“正式作出裁定、判断”是法律语言;在”Deliver us from evil.”中,则翻译为“解救,拯救”,是《圣经》上的宗教用语。再如,provision在“the provision of drinking water to rural communities”中翻译为“供应,供给”,是物流用语;在“The agreement includes a provision for each side to check the other side’s weapons.”中,则翻译为“规定,条款”,属于协议和法律中的语言。

2.不同地域文化差异的表现

地域文化是指由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对同一现象和事物采用不同的言语形式来表达,不同民族在比喻、审美情趣和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上存在着差异[8]。在世界版图中,中国与西方国家处于完全不同的地理位置,受太平洋和喜马拉雅山的阻隔,中西地域之间的距离甚远。不同的地理位置使得中西两种文明在各自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体系,这些文化差异必然会在国际商务活动中深刻体现,会影响着商务英语的具体翻译实践。例如,表示东、西、南、北的方位的词,中西文化中都有相对应的词语表达:东(east)、西(west)、南(south)、北(north),但由于地域文化不同,对方位的认知和词语表达有一定差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素有“南尊北卑”的传统,而在英语文化则是以“北”为先。例如:从南到北(from north to south)、南北对话(North-south dialogue)、西北(northwest)、西南(southwest)、东北(northeast)等。还有,我国地处太平洋的西海岸,常年受太平洋洋面东南季风的影响。东南季风对我国的农作物生长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就有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谚语,就有了李白“东风洒雨露,会入天地春”和钱起的“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的诗句。“东风”在我国始终被定义为温暖美好的;而处于太平洋、大西洋东岸的英美国家深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因此,“西风”被英美国家定义为美好的象征。对英国人来说,西风(west wind) 是温暖的春风,生命的催化剂。英语诗歌中有许多赞美西风的诗句。在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 的 《西风颂》 (Ode To The West Wind) 中,诗人的千古名句“O,wind,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啊,西风,假如冬天已来临,春天还会远吗?)”把西风当做革命力量的象征,它横扫败叶,是“不羁的精灵”,同时又对新生事物起了保护和促进作用。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地理位置所表现出的差异性也体现在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性。

3.认知文化差异的表现

由于受到不同地理、历史、社会以及经济条件的影响,每个民族和地区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都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认知文化。不同认知文化对同一事物的性质与发展规律存在着完全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这种差异性在商务英语的翻译实践当中也有明显的体现。因此,商务英语翻译人员尤其要注意这种差异性。例如,在中国“龙(dragon)”和天地世间万事万物都有联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我们的图腾,象征着“吉祥、权威、尊贵”。而在相当一部分西方国家,“龙”代表着罪恶,预示着灾难。另外,dragon也指“凶猛的人”、“严厉警惕的人”,还有“泼妇’的意思。例如:Her mother is a real dragon.翻译为“她妈妈对她很非常严厉。”再如:狗(dog) 的文化意义在中国和在西方也迥然不同。在中国,“狗”被认为是令人讨厌的动物,象征着低三下四卑劣的品行。当然,现在中国随着宠物狗的普遍饲养,对于狗的认知改善很多。但在汉语语言中,关于狗的词语几乎都是贬义词:“鸡鸣狗盗”、“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狗嘴吐不出象牙”、“鼠头狗脑”、“猪狗不如”、“狗胆包天”等。而在西方,“dog”被看作心爱的东西和最忠实的朋友。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驾崩后,走在送葬队伍前面的是他生前的爱犬;著名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与世长辞,他忠实的狗跟着灵柩来到了墓地;美国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讲述的就是一个在主人去世后,依然每天坚持去车站接主人的狗的真实故事。所以,在英语里,关于狗的词语都有美好的意义:“doglike” (忠实于主人的)、”topdog” (最重要的人物)、“a lucky dog” (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 (凡人皆有得运日)、“Love me,love my dog.” (爱屋及乌)等。再如,在上个世纪90年代,西方人称地处东亚的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为“亚洲四小龙”。鉴于“龙 (dragon)”的文化寓意在中西方不同,有人建议将其用“tiger”翻译,“亚洲四小龙”则译为“Four Asian Tigers”,因为 tiger(老虎),无论在西方文化中,还是在中国人心里,都是一种强悍的动物,都是凶猛、威武、勇敢的象征。所以说,将“亚洲四小龙’翻译成Four Asian Tigers在文化信息方面基本达到了对等[9]。

4.习俗文化表现出的差异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习俗”就是习惯和风俗的简称。习俗文化就是在日常社会生活和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各自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规约和习俗。不同文化的人对颜色的习惯联想意义有些是相同的,有些则截然相反,因此,作为翻译人员,在翻译颜色词时要充分考虑到种种差异,采用恰当的处理方法。

例如,红色(red) 在汉语中表示喜庆、成功、好运、欢乐等意义。中国人过春节的传统之一就是家家贴上红对联、挂上红灯笼;中国人在传统婚礼中新娘要穿红色衣服、新房要全部用红色的被褥,还要贴上的红福字;在商业领域,商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意有个“开门红”,生意赚钱了,就会给员工分“红利”或是发“红包”。如开门红(get success at the very beginning)、红火 (very busy and flourishing)、红人 (a favorite with somebody in power)、红尘 (the human society)、红颜(beautiful women)。而在英语中,red(红色)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几种意思:一是表示愤怒、罪恶、血腥,有着战争、流血和恐怖的意思。例如:see red(勃然大怒)、red revenge(血腥报仇);二是表示负债和亏损,如 in the red(赤字,亏损)、a red revolution(赤色革命);它还象征危险和紧张,如red alert(空袭报警)、a red flag(危险的信号旗);它甚至还象征着放荡、淫秽,如a red light district(红灯区)。

在英语国家文化里,蓝色含有“忧郁”的意义。“blue Monday”(蓝色星期一) 在美国就是指心情不好的星期一。而在中国文化里,“蓝色”则是“高雅”的象征,不会产生“忧郁”或“运气不好”的联想。在北美,有一种叫“blue bird”的鸟,在当地的习俗中寓意是“幸福的鸟”。所以,世界知名汽车品牌“BLUEBIRD(蓝鸟)”汽车是指驾驶“BLUEBIRD”牌汽车的人身在“福”中,是一种身价的体现和财富的象征。“blue”在经济活动中,虽然翻译时译文是蓝色,但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却又许多差异,如:blue book(蓝皮书) ,blue-collar workers(蓝领:指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或者指基层工作人员),blue law蓝法 (指禁止在星期日从事商业交易的美国法律),blue sky bargaining漫天要价,指在商务交易中提出根本无法实现的不合理的要求。

当然,其他颜色也都拥有不同文化气息。例如,紫色 (purple) 不受美国人欢迎;蓝色(blue) 为法国人的钟爱;绿色(green) 在马来西亚常被联想到疾病;黄色(yellow)是巴西人的忌讳;白色(white) 在西方是纯洁、美好的象征;在中国白色(white)则有不吉利的文化含义。当然,近年来白色也逐渐被国人所接受,婚礼上穿白色婚纱礼服的情侣逐年增多。还有,在西方文化中,绿色(green)常常会引起跟“缺少经验”、“贪心”和“贪婪”相关的联想,而在中国,绿色代表“和平”,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5.经济文化价值观表现出的差异

关于经济文化和价值观的不同对商务活动价值取向的影响, 艾伦·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 在《动荡的世界》中有着更深刻真实的描述:

“记得在2000年,我曾与日本时任财政大臣宫泽喜一(Kiichi Miyazawa)有过一次谈话。我告诉他,我认为日本如果对不良贷款进行清算,从1990年股市崩溃后走出经济低迷的速度可能会快很多。日本的银行有着贷款展期政策,这意味着银行不太愿意收回贷款(尤其是违约的房地产贷款)并清算抵押品,没有执行大多数西方国家银行那样的标准处理程序。宫泽喜一回应说,那样激进的做法不够‘日本式’。收回贷款并迫使借款人破产,在某些情况下会让他们丢‘面子’。日本人不会像西方人那样按程序办事。‘面子’是日本文化中的重要方面。”[7]

从上可知,文化对人的行为、观念的影响是深远的。就像格林斯潘描述的一样,哪怕是在以利益为根本前提的经济活动中,也是如此。译者在翻译富有文化信仰、宗教、价值观等方面的经济行为和实践时,要小心处理。例如,数字在商务经济活动中出现频率很高,而数字在不同的国家也有不同的文化意蕴。中国人偏爱8和6,忌讳4。西方人认为3和7是大吉大利的数字,能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在经济活动中,我国著名品牌“三枪”内衣,字面直译成英语是“Three Guns”。由于数字“3”在日本、哥伦比亚以及北非地区的文化意义是“积极向上”,“Three Guns”牌内衣出口到这些几个国家和地区,消费者就会非常欢迎。但是,在乍得、贝宁等地,“3”的文化涵义是“消极”和“巫术”,“Three Guns”的翻译则显得有些不妥。

“8”“八”谐音“发”,在中国文化中有发财好运的寓意,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无论手机号码、电话号码、车牌号码、门牌号码等等,国人都是以“8”为首选,甚至不惜重金换取。不仅如此,在中国的汉字词典里,“八”的含义也非常之广,它往往跟方位卦相命理相联,常见的与8有关的词语有“八面威风”“八方支援”“八仙过海”“八面玲珑”“八荒”“八字”“八卦”“八仙”“八拜之交”,甚至连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也命名为“八路军”。在西方文化里,“8”是象征再生的数,复活的数,永恒的数。它是创世后的第八天,也是复活节前那一周的第八天,基督在这一天复活。

“6”在中国文化里,是非常受欢迎受重视的一个数字。在日常生活里“六”是一个非常吉利的数字,使用非常广泛,如“六六大顺”“六合彩”等;“六合”指上下和四方,泛指天地或宇宙;“六书”是古代分析汉字而归纳出的六种条例,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经”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礼”是中国古代婚姻需备的六种礼节——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亲”古指父、母、兄、弟、妻、子;“六味”指苦、酸、甘、辛、咸、淡等六种滋味;“六料”原指稻、黍、稷、粱、麦、菽六谷,后为各种谷物的泛称;“六曹”指功曹、仓曹、户曹、兵曹、法曹、士曹。在西方文化里,“6”=2*3,与性爱和繁衍相联系。它象征爱、生殖力以及和平与丰饶,属于金星的领域。“666”在《圣经》里象征着魔鬼,所以在商务活动中切忌把用“666”作商标的商品出口到英国。

当然,有些数字的寓意在东西方文化里是一致的。如“1”都表示第一、万物起始之意,象征着成就和尊贵。许多人都把成为“第一”(No.1)当作一生的追求目标。“第一”对于他们是地位和成功的标志。在奥运会等大型运动比赛中,金牌就意味着第一,是所有人耗尽心力争夺的目标。它不仅代表了参赛者的最高能力和成就,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无上的荣耀。在经济领域也是如此,产品要销量第一,质量要排名第一,企业老板要在福布斯排行榜上排名第一。美国风投大师彼得·蒂尔的创投名著From Zero to One(《从0到1》)也是以1命名,表示万事从无到有。一,万物的起始,《说文》有语“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淮南子》有语“一也者,万物之本也。”

6.非言语行为文化差异的表现

非言语行为,也称为“身体语言(body language)”或“体态语言”,在不同文化交际中常常被视为最容易导致交际失败的文化障碍因素之一。沃尔夫森说过“在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对于他们在语音和语法方面的错误往往比较宽容。与此相反,违反说话规则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非言语行为中,不同文化对相同体态语的不同理解是导致交际失败的重要原因。

体态语言中一个眼神、一举手、一抬足在商务英语和外事活动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相同的肢体动作往往暗示着不同的意义。更有甚者,同一个体态语言在两个国家和地区所代表的含义是截然相反的。例如,赫鲁晓夫于1959年访问美国,在返程回国登上飞机旋梯的时侯,为了展示他对美国人的友谊,他将双手举过头顶鼓掌告别。就是这一在俄罗斯文化中象征友谊的手势使在场的许多美国人感到非常不舒服。因为这个手势在美国文化中意味着战胜对手后的得意与骄傲。

眼睛,被喻为人类心灵的窗口,不同眼神也预示着不同的涵义。在英美国家文化里,对话中眼睛要直视对方;不能飘忽不定,表示对于对方的尊重,而在中国,长时间地直视一个人的眼睛则代表着不尊重,有冒犯之意。在具体的商务谈判当中,眼神的游移会使得来自西方国家的谈判对象产生一种对于你的不信任,会严重影响谈判的成功与否。除此之外,在国际商务洽谈中,谈判双方的距离也决定着谈判的结果,这是因为,在我国,人们在进行对话交流习惯中保持相对近一些的距离,代表着双方关系的亲密;而在不少西方国家,在交谈中的礼仪和礼貌是保持一定距离。

各种文化所体现出的差异性限制了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性。高职英语专业翻译课程必须深刻研究这些差异,在具体翻译实践中找出不同文化之间的结合点,运用恰当的翻译方法和技巧,作出适当的调整,从而将异域文化的意蕴等值翻译出来。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为了适应社会的不断变化,语言自从产生以来就一直在不断发展变化。人们必须学会使用变化的语言,才能与时俱进,满足在不断变化的新情况下交际的需要。[10]作为文化交流的一个工具,翻译促进了国际间的各种交流与往来,众多科学技术与科研成果因为翻译得以快速有效交流,迅速得到国际的认同,进入国际的视野,并获得充足发展、广泛利用和充分共享。尤金·奈达说过:“就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译者的双文化功底甚至比双语言功底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起作用的文化语境中才富有意义。”由此可见,语言文化差异的研究对翻译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翻译研究必须高度重视。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职业文化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职业写作
谁远谁近?
我爱的职业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