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语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2018-02-25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14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母语外语

(广东省江门市荷塘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江门 529000)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强化在学习中的作用是能够激化和维持行为的动机以控制和调节人的行为,这种作用通过人的认知形成期待,成为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例如,学生感到上课注意听讲就会获得他所希望取得的好成绩,他就会有可能认真听讲。或者,学生不仅知道注意听讲可以带来理想的成绩,而且还感到自己有能力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时,才会认真听课。在这里自我效能感是指一个人在进行某一活动之前对自己能否有效地做出某一行为的判断。换句话说,是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主观推测。

由此看来,人在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也知道了行为将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后,并不一定去从事某种活动或做出某种行为,因为这要受自我效能感的调节。希望取得好成绩固然是每个学生的理想,但力不从心之感却会使人对学习望而生畏。所以,在有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和目标时,自我效能感就成了行为的决定因素。

下面谈谈自我效能感在外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培养方法。

一、为什么在外语教学中要注重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1.外语学习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决定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自我效能感

外语学习不同于母语学习。母语学习过程是在一个真实、自然、毫无压力的环境中进行的, 我们通常把儿童学习母语的过程称为母语习得。小孩掌握母语的过程很像一种自然成熟的过程,只要有适当的语言环境,小孩无需任何外在的力量,无任何有意识的学习便可顺利地掌握母语。而外语学习过程则是一个更为复杂和特殊的过程,要受到个人差异,环境因素,感情因素等的影响。因此,从理论上讲,外语学习在认知基础、交际能力、情感和语言环境方面完全不同于母语学习。

学习外语的目标不仅仅是掌握一些外语知识,其最终目标是运用外语进行交际,即培养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涉及到听、说、读、写几种基本技能的学习, 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特殊的学习过程。因此,要扎实地学好外语知识,熟练掌握这几种基本技能,实现学习外语的最终目标,是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的。

由于学好外语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如果学生对外语学习丧失信心,从心理上觉得学好外语是高不可攀的,就会形成外语学习的心理障碍,就会失去动力,提不起学习的积极性,就很难掌握外语了。可见,心理因素在外语教学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外语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必胜的信心,顽强的意志来学习外语。这种良好的个性心理倾向的培养,不仅是外语教学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的要求。

2.从外语学习的本质来看,也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自我效能感才能学好外语

外语学习的本质可概括为如下四方面:一是大脑活动;二是心理活动;三是研究活动;四是艺术活动。其中的心理活动作为外语学习的本质特征之一,对外语教学的质量影响极大. 但是, 令人遗憾的是, 在当前的实际教学工作中, 心理活动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其结果是妨碍了外语教学质量的迅速提高, 使教学工作事倍功半。

事实上,要提高外语教学质量, 就必须借鉴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并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具体地说,因为外语学习一方面同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思维、想象、联想等密不可分, 另一方面,又时时受到动机、信心、兴趣、情感、意志、注意等因素的制约。正如上面提到的由于外语学习的特殊性与复杂性,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它不仅可以克服学生外语学习中极易出现的畏难情绪,而且使我们常常提到的“要我学”为“我要学”成为可能,从而更有利于学生学好外语。

二、在外语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1.教师要尽可能创设使学生成功的机会

成功的经验会提高人的自我效能感,不断成功会使人建立起稳定的自我效能感,而且,这种稳定的自我效能感不会因一时的挫折而降低。相反,多次失败的经验会降低人的自我效能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讲求教学方法,以引起学生对外语的兴趣,让学生易于吸收新知识,勇于大胆去尝试,且应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指导,让学生成为一个自学能力强,能自主学习的人,这样就有更多的机会尝试到成功,从而不断增强自我效能感。

如何让学生尝到学习的甜头呢?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制定教学任务时就要注意,不能为了使学生成功而无原则地降低任务的难度,或给予太多的帮助。因为不需要付出努力就能成功的任务是不能增强效能感的。如果任务太难,学生无法完成,一次影响不大,但多次这样失败的经验会动摇甚至会挫败学生的信心,不利于效能感的建立。因此,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讲究艺术,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假如设计的内容太难,就要把设计的任务适当降低难度,如果内容较易,就要把设计的任务加大难度。这样,学生就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成功,当然,任务很难而又取得成功是最利于效能感的建立的。经过努力取得的成功才是最有价值的。学生成功多了,自我效能感就会不断增强。

2.培养不同层次学生成功典型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除了成败体验外,还有一个也较为重要的因素是替代性经验。这是学习者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因此,教师应该培养不同层次的学生成功的典型。看到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学生的成功,他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而积极行动起来。实际工作中的一个误区是教师经常表扬班级中名列前茅的学生,这无疑不利于培养中下层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所以教师的表扬也要分层次,特别要留意中下层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增强自我效能感。另外,教师最好是在成功驾驭常规教学的各种基础上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有能力学好外语。如在初学阶段,举行朗读比赛、查词典比赛、听写竞赛。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可以进行朗诵比赛、英语讲故事比赛、口语交际比赛等等。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必然会涌现出不同层次学生成功的例子。

3.重视诊断性评价、多鼓励学生

评价一直是教育过程的重要内容。实践中的一个误区是评价常常是为了排出名次。实际上诊断性评价的教育价值在于肯定学生优点,指出不足,引起学生重视并加以克服,争取学习上的成功。有上进心的学生都会很重视别人对他的评价,尤其是教师的评价。在评价学生的行为时,要贯彻多鼓励原则。例如,在批改作业时,除了给出分数外,可加上老师简单的评语,如“You did a good job.” “You are making progress.” “You are doing better and better.” “Work harder and you can do better.” 等等。在平时的提问不仅仅要口头表达,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真诚地鼓励学生,除了常用的“Good”“Very Good”外,可用一些丰富的表扬语,如Wonderful! Great! Brilliant! I am so proud of you!等等。教师的鼓励性的话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使学生更加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当然,对学生的表扬与鼓励要恰如其分,要注意“度”,千万不要让学生认为你的鼓励是廉价的。同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只要有“闪光”点都要鼓励,不要总是表扬成绩好的、说话流利的学生,因为对于害羞、内向的学生,能有勇气举手发言已经是值得肯定的。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母语外语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母语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母语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外语教学法的进展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