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2018-02-25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18期
关键词:语文能力导向中职

(重庆市合川教师进修学校 重庆 401520)

引言

在教育体制不断改革的带动下,中职教育随之得以迅速的发展,但与此同时,由于受社会经济多方面因素的巨大影响,我国社会人才竞争变的越来越激烈,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在此社会形势下,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应该积极转变传统偏重学术性的教学思想,逐渐适应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目标,将语文教学和学生就业率的提升相结合,并针对学生的当下的就业需求不断改革并调整教学策略,以此促进学生文化素养以及就业能力的有效提升,同时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培养合格的专业性人才。

一、积极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一方面,学生对就业具有巨大需求。开展中职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满足学生的需求,而当下中职学生最大的需求就是就业,这也是其接受教育的重要目的。语文是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学科,中职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很大程度要依赖语文学科的学习。现阶段,中职生的就业需求率不断上升,而想要使其就业能力得到提升,就要强化学生认知能力[1]。所以,需要教师把就业当作教学的重要导向,且确保学生的语文能力要高于其实用需求。将就业作为导向,能够使中职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得到文化素养的提升,进而更好的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与此同时,学生还能够在得到就业帮助后,学会更多的语文知识。将就业作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能够促使教学更贴近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让学生获得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双重提升。教师应该更好的实现语文课程与专业课程协调和对接,使学生所学的语文知识更加具有实用性。

另一方面,社会对学生语文能力有更高的要求。现阶段,我国社会的就业压力非常大,不断增加的就业人数以及就业机会的降低,使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的时候更趋于具有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且对人才的专业能力与人文修养都有较高的要求。中职语文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确保学生符合社会需求的重要学科。许多用人单位都会关注人才的长远发展,而语文知识更是保障人才发展的基础,所以,大多数用人单位都会关注人才是否具备较强的语文能力。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策略探究

1.优化课程体系

当中职学生结束学业且面对参加工作的时候,必然会面临巨大的就业和工作压力[2]。大多数企业在选取和聘用人才的时候,都会从其语文能力和素质能力两个方面进行检验和评估。原本的中职语文教学大多以学生成绩作为导向,构建出来的课程体系缺乏全面性、合理性,也并不能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学生在就业时的语文能力通常较差,从而严重影响到自己的职业生涯。然而,将就业作为导向之久,首先则需要教师重新构建课堂教学体系,充分打造并设计出具有良好开放新和立体性的教学体系,与此同时,还应该根据学生将来的就业需求,适当设计教学内容,以此使学生的各项能力与素养得到显著的提升。

2.充分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充分的尊重,并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不断形成和就业相观的能力和素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是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前提。当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教师的尊重,学生就能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知识,从而得到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这种理念应该被贯彻于具体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当中。首先,在教学内容中,选取和制定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将来就业能力、认知水平的内容,实施分层教学,为不同层次学生制定与其相匹配的教学内容,因材施教,逐渐提升教学内容的难度,使学生能够在循序渐进的引导下得到共同进步。其次,在教学模式中,将就业作为导向,能够让教师将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不断丰富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并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培养。当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活动中时,就能够使其语言应用能力得到不断规范,从而得到语言能力的提升。

3.构建以就业作为导向的评价机制

将就业作为导向,构建中职语文教学评价机制,是实现实用性教学的有效途径。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评价机制,需要教师能够将多样主体与过程两种评价方式有机融合。语文知识并不等同于语言能力,学生的能力也体现在不同的各个方面中。因此,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就应该充分认识到开展动态化教学评价的必要性,并充分整理并分析多元主体化评价的特点,这样,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所展现出来的各种学习状态以及学习情况就能够充分的被教师所了解。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并以评价推动学生更好的学习[3]。

结语

综上所述,将就业作为导向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并发挥自身教学能力,优化课程体系,充分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构建发展性的教学评价机制,将能力培养作为主要目标,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的提升,使其更适应将来的就业需求。这条道路虽然比较漫长,但是需要学校立足脚下,遥望未来,将培养社会所需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当做办学宗旨,不仅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更为祖国的富强作出积极的贡献。

猜你喜欢

语文能力导向中职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偏向”不是好导向
从“听说读写”到“语思审文”——从周丽蓉老师《开学第一课》实录看语文能力的培养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在“闲书”阅读中培养语文能力——儿童“闲书”阅读指导例谈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应用型本科人才语文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落实多元语文实践,提高学生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