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措施
2018-02-25孙春凤
孙春凤
(陕西省咸阳市彬县范公中学,陕西 咸阳)
物理是被人们公认的难学科目,尤其是高中阶段,由于物理原理不断增多,题干更加复杂,使得很多学生对物理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甚至还包括一些初中物理学得较好的学生。因此,高中物理的“学困生”比例较大。为此,相关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困生”的成因,并采用有效的措施帮助他们转化为正常的学生,以下展开详细论述。
一、高中物理“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一)学生的物理基础偏低
在众多高中物理“学困生”中,一部分学生是升入高中以后物理学习成绩才逐渐下降的,而大多数学生的物理基础本身不够牢固,甚至从初中就被划进“学困生”范围。这些“学困生”不仅在物理基本理论学习中存在很多盲点,而且他们的学习心态也比较悲观,加之又没有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形成较好的学习习惯,因此,高中物理成绩十分令人担忧。
(二)物理知识比较抽象
不同于初中物理,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显得比较深奥难懂,不管在物理概念的抽象性,还是物理实验过程的复杂性,都令很多学生感到越来越茫然。而且,学生刚跨进高中校园,一般还未适应学科知识的巨大变化,在学习物理的时候,依然采用以往的思维模式与方法,长此以往,越来越多的学生逐渐加入了“学困生”队伍。
(三)教学方式比较传统
教育行业非常提倡教师对学生的主导作用,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关。同理,物理“学困生”的产生也是如此,不仅与学生的学习基础及接受能力有关,而且还受到教学环境的影响。作为高中物理教师,一般侧重于培养一批资质优良、成绩优秀的学生,很少关注“学困生”的成长,或者教师在面对这些学生的时候,采用与其他学生相同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稍有疏忽,成绩发生下滑,就难以再次考上来,慢慢沦落为物理“学困生”。
二、高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一)鼓励学生重新树立学习物理的信心
为了更好地改变高中物理学生层次结构,最大化地转化“学困生”,使之变为中等生,甚至优等生。必须先在思想上给予“学困生”以充分的肯定,帮助他们重新树立学习物理的信心。在物理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适当多留意那些接受能力偏低的“学困生”,例如,在提问环节中,可以设计简单的问题,点选“学困生”的名单,让他们得到老师的关注与表扬。同时,在课余时间多与他们进行沟通,鼓励他们对自己展开纵向的对比,帮助“学困生”设计学习的计划,对其学习方式予以相应的指导,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让“学困生”看到自己努力以后取得的进步,为日后的物理学习打好基础。
(二)依据教材内容,灵活转变课堂教学方式
传统的物理教学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育方式,物理教师将教材里相关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学生默默地听讲、做笔记、做习题等,以此掌握物理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会取得一定的成效,只是学生在学习期间,缺少了主动思考的环节,逐渐会让学生感觉无趣,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同时,限制了学生的思想,尤其对那些原本基础薄弱的“学困生”而言,“灌输式”教学更加让他们没有存在感。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应当依据教材内容,灵活转变课堂教学模式,例如:可以引进小组讨论、实验教学等模式,也可以添加一些新的物理教具,例如:通过多媒体技术展开物理课堂的辅助性教学,让物理教学变得“声形并茂”,不但有利于激发课堂的教学活力,又在形象化的视频环境下,让许多抽象化的物理概念变得更为形象,极大地降低了物理知识的学习难度。
(三)合理运用分层教学的方式
通常情况下,高中“学困生”都难以跟上老师的讲课节奏,特别像数学、物理是公认难学的科目,更让他们摸不清门路,甚至课堂上已经达到根本听不明白的程度。因此,物理教师应当深入地调查这些“学困生”的实际情况,掌握他们各自的学习现状与特征,进而设计与其他学生不同的教学方案,根据他们的情况划分几个层次,并为“学困生”设定难度偏低的学习目标,而且,在物理课堂上,也要经常对他们的实际听课状况予以关注。如果还是跟不上讲课思路,也可以为其展开相应的课下辅导。此外,物理教师还需要帮助“学困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逐步缩小物理“学困生”与其他学生的差距。
总之,高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需要物理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的。为此,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适当加大对“学困生”的关注力度,充分挖掘他们的优点,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步步提升物理学习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