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高中古诗词教学插上可视化技术的翅膀

2018-02-25严文新

新课程(中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可视化古诗词微课

严文新

(梅州市梅江区嘉应中学,广东 梅州)

一、课题背景

中国古诗词思想内涵博大精深,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能展现人的情感、审美,最能敏锐地反映时代变化。同时,中国古诗词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在大力倡导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今天,古诗词的学习更显重要。但传统的教育和学习方式在新的学习需求面前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必须寻求新的途径来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近年来,知识可视化被人们广泛应用于知识的存取、交流、评估和日常管理等方面,在帮助人们提高学习绩效和有效解决信息过载等问题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育领域中,知识可视化也大有用武之地。教学实践证明:知识可视化不仅有助于教学信息的呈现和传递,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进行知识重构,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对知识可视化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更多更深入的研究,以充分发挥其对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

二、研究意义

知识可视化研究的是视觉表征在改善两个或两个以上人之间知识创造和传递中的应用。在知识爆炸的时代背景下,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可视化迅速发展成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知识可视化的作用越发明显,尤其是对于中学生来说,其对于古诗词的理解能力还存在着一定局限性,通过知识可视化来促进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升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运用远程电视、演示PPT幻灯片、计算机动画等教学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可视化技术受到广泛关注,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要紧抓这一时机,革新语文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古诗词学习的效率。

三、具体策略

(一)借助多媒体创设可视的古诗词情境,通过丰富多彩的音像、图像资料,将形、声、色与古诗词表达的意境结合起来,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教师可播放一些和古诗词有关的典雅柔美的音乐视频,展示一些图景,让学生在音乐和画面中体会诗词文字的美丽,进而捕捉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可结合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来讲,可播放连续剧《三国演义》的同名主题曲来观赏,此曲和词一样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给人震撼灵魂的艺术力量。通过情境教学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开拓想象力,激活情感体验,使语文古诗词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播放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视频,让学生了解作品背景、作者生平和创作风格,对学生理解古诗词有极大的帮助。要正确理解古代诗词,就应当了解写诗作词的人,研究他们所处的社会时代,“知人论世”。如在讲解唐代名家作品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优质纪录片《唐之韵》,该片经过大量的实地考察和拍摄,力图通过诗人的背景、事迹来介绍其有代表性的诗篇,它对学生了解诗人和其所处的时代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三)巧妙地使用“微课”这种新型的可视化教学方式,抓住其“精”(知识点突出)、“易”(资源使用方便)、“快”(学习见效快)的特点,来激发高中生鉴赏古诗词的兴趣。“微课”的核心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视频,同时还包含了教学设计、素材课件等教学资源,它们营造了一个“可视化”环境。如在讲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时,诗中春、江、花、月、夜集中体现了良辰美景,如果单纯靠教师的口头讲解很难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美感,如果教师制作一幅幅活动的幻灯投影片组成微课,用变幻的精美的图片、优美的旋律、教师娓娓道来的讲解,能很好地唤起学生对奇妙艺术境界的想象。“微课”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效地训练了学生丰富的形象思维能力,实现了创作者和欣赏者的情感交流。

(四)让古诗词教学由课内走向课外。教师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学生在课后利用网络资源查找资料,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后再在课堂上汇报,让有兴趣的学生借助多媒体进一步学习研究。多媒体和小组合作的教学结合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扩大了学生古诗词的知识面。

(五)建立教学资料库,实现资源共享。教师可将课件音频、视频、微课上传到面向师生的网络平台,例如建立微博,供学生自由选择阅读、下载资料。课堂教学内容延伸的部分,如果没有时间在课堂展现,也可以上传到平台,让学生在课外学到更多。

四、今后设想

将可视化技术运用到古诗词的学习中,是一种注重以生为本的教学实践,使学生的各种感官都参与到古诗词的学习中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针对现阶段高中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效果,教师要将“可视化技术”用好,更好地开发学生喜闻乐见的合作学习方式,抓住学生的眼睛、耳朵和心,使古诗词的学习不再枯燥、单调,让学生在课题研究中得到进步,让研究成果能够产生更大范围的影响和辐射。

猜你喜欢

可视化古诗词微课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踏青古诗词
思维可视化
我爱古诗词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我和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