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当前初中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几点思考

2018-02-25

新课程(中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升学素质理念

尹 玏

(郑州市郑东新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河南 郑州)

一、综合素质评价的含义及价值

“综合素质评价”是指全国各地的中等学校在每个学期或者学年的期末对全校学生进行全面的综合素质评价和能力的评价,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发展理念。它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等多个方面,最后给予评分或者等级。综合素质评价可以是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体现了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的特征。

综合素质评价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目的,充分发挥了评价的功能,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励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体性。其次,评价的内容多元化,不以知识的多少论成败,有利于学生发挥优势特长,获得个性发展。最后,综合素质评价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它作为高等院校招生的一项重要指标,虽然与考试不同,但同样关系到初中学生的升学。

二、关于当前初中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思考

(一)当前评价的现状

2006年,教育部对初高中招生制度进行改革,综合素质评价由此而来。多年来,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尚未成型,仍处于发展摸索阶段,教育界也没有完整的评价模式。

当下,对于初中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首先,在评价主体方面,仍然以教师为主体,没有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评价的功能,学生积极性容易降低;其次,在评价方式方面,许多学校怕麻烦,多以传统的教师评价为主,学生仍然处于被动评价的环境下,即综合素质评价并没有在全国各地得到推广,许多学校仍然秉持传统的升学理念,一味注重知识传授,忽略学生能力的培养,没有很好地处理培养智力与发展能力的关系,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评价的初衷。再次,受社会风气的影响,“高考指挥棒”的错误观念深入人心,培训机构推波助澜,助长了不良风气,现实就是没有一所高校会招收中考分数不达线而综合评定高的学生,这使得综合素质评价流于形式化。最后,一些教师师德低,影响了评价的公正性。

(二)如何有效评价

1.改变传统教育教学理念

教师和校内领导人员要及时更新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初中作为高中的基础阶段,对学生评价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升学以及在高中阶段的发展。初中生是幼稚和成熟的矛盾体,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他们逐渐蜕变成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思维和想法,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许多教师把握时机挖掘和开发这种潜力。这就需要教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看到每个学生的不同之处、个性之处,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不可因学生的学习成绩就将学生分为学困生、优秀生,这样只会让所谓的“学困生”更加自卑,厌恶学习,甚至师生之间产生隔阂,违背了教育公平。要明白,学生是发展的个体,学生的当下并不代表他们的未来,一切教育评价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

2.要改变评价方式

改变“用一把尺子量人”的评价方式,充分体现评价主体化,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的意识和能力,发挥小组互评、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的价值,促进评价的公平公正。可以是课前评、课上评、课下评,打造动态的评价过程。将综合素质评价看作有机整体,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达到课内外统一,既要有形成性评价,又要有终结性评价;既要有现状性评价,还要有发展性评价。不仅评价学生过去,还要评价学生现在,预示学生的未来,做到全方位评价。

3.要注重评价结果的有效性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诊断性价值评价形式,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评价结果的有效性,不能为评价而评价,使评价过程流于形式。受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各个学校的优秀生必然不一致,这就要求我们不能采用统一的标准评价学生,而要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建立属于自己的评价标准,维护教育的公平性。

4.评价过程要公正、公开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影响学生的升学,因此,教师要本着公正、公开的态度,使评价致力于学生的素质发展。

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是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正确、有序地进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因此,教师应该秉持发展性、公开性的评价原则,更新教育理念,改变评价方式,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

猜你喜欢

升学素质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招生考试工作日程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考生体格检查表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为子女升学攒资历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升学啦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