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进行课前基础小测的探究与实践

2018-02-25何岸浩

新课程(中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基础数学知识

何岸浩

(惠阳市惠阳区凤凰山学校,广东 惠阳)

新课程标准倡导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教师仅仅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不能继续沿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一人主宰课堂的陈旧模式,而要为学生创造和提供更多的机会,展示个人的才艺,其中在课前进行不同形式的小测,最能彰显学生独特的个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优势,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初中数学教师从课堂教学的源头入手,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不同的课前小测,密切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主动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形成属于学生自己的学习技能,创新性地挖掘学生的智慧和才智,真正发挥课前基础小测的优势和长处,切实把课前基础小测落到实处。本文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为落脚点,就如何在课前进行基础小测进行探究和实践。

一、从时间、习题等角度,合理地安排课前基础小测

众所周知,课前基础小测不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制度,不是漫无目的的,更不是杂乱无章的。初中数学教师要从时间安排、习题的选择等角度对学生进行课前基础小测。在课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掌握好时间,精心地设计问题,要重点突出、目标明确,时间一般安排在8到10分钟之内。而题型的选择,通常情况下挑选学生易错的知识来进行考查,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进入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同时在课上拿出一定的时间,对所选题型进行分析和讲解,以提高课前基础小测的实效性。比如,在讲解“因式分解”这节课的知识之前,教师可以妥善地安排时间,设计几个小测题目:1.整式乘法有几种形式?2.乘法公式有哪些?3.计算:(1)3a(a-2b+c);(2)(a+3)(a-3);(3)(a+2b)(a+2b);(4)(a-3b)(a-3b),在学生回忆完旧知后进行简单的计算,及时纠正学生的问题,找出错误的地方,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解答方式,最后引入本节课的学习中。

二、从灵活性、趣味性方面入手,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课前基础小测从表面看,就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其真正的用意并非如此。深入地挖掘后不难看出,开展不同形式小测的目的,是改变学生消极的学习态度,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学科知识,推动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所以初中数学教师要高度重视课前基础小测的重要性,设置出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问题,让学生的意识在最短的时间汇集,把握课前基础小测的趣味性、多变性和灵活性,自然而然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讲解“勾股定理”这一节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设计几组学生比较熟悉的数字,像 3、4、5,6、8、10,5、12、13 等,让学生尝试着把这几组数据结合起来,看看每组数据的平方是多少,然后想方设法地结合起来,看看能够构成怎样的等式,这样生动有趣的课前小测,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勾股定理的热情。

三、突出基础性、实践性的特征,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课前基础小测要强化基础性知识的训练,不能盲目自大,更不能没有目的性,而要遵循学生的客观实际,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在设计课前基础小测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状况,坚持难易适中、分层教学的宗旨,让学生产生“我能行”的良好心理情绪,彻底打消学生“我不行”的负面心理,真正掌握数学知识。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有理数的乘除法”之前,教师可以结合所教班级学生的情况,为巩固旧知识,引出新知,可以从上节课所学习的“有理数的加减法”入手,安排这样几道计算题:(1)4+4+4+4;(2)(-4)+(-4)+(-4)+(-4);(3)(-4)×4 =_______,(-4)×3 =________,(-4)×2 =______,(-4)×1 =________,(-4)×0=_______。这样层次分明的课前小测,能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掌握基础知识,学生再进一步地学习数学知识也就容易很多了。

总的来说,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依靠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一点就是上述内容中所提到的课前基础小测,这种教学模式的成功引入,不仅能够有效地缓解课堂压抑的气氛,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负担,更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勇气,在不同形式的小测面前,准确无误地把握和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类培养,合理地调控学生的学习时间,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定位,明确学生学习数学的目标,促使课堂教学环节、教学过程更加完善和健全。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基础数学知识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