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与法治课堂应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

2018-02-25牛晓杰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吉林长春

新课程(中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道德法治

牛晓杰(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吉林 长春)

道德与法治其实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也是学生核心素养的核心。那么我们道德与法治教师如何把握新形势,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今天我们来谈谈这个话题。

一、教师教学观念必须转变

此次教材的改编继承了德育回归生活的课程理念,突出内容活动化和活动内容化的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培养法治精神和开拓国际视野。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道德与法治老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不能还以老课本、老想法来教学。也不要一味地灌输式讲课,应该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要牢记“立德树人”是我们道法课的根本目的,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终极目标。

在课堂上教师就要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包括六大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所以道德与法治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教师教学方式要多样化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已不再是单一,而是多样化教学。那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我的教学方式更是追求灵活多样,围绕着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方式的改变。如在讲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爱在家人间》时,我是这样设计导课环节的,我们先来听一段音乐《让爱住我家》。就像歌词所说的:让爱天天住你家,让爱天天住我家,不分日夜秋冬春夏,全心全意爱我们的家。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家人的爱来学习《爱在家人间》。这样的导课设计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更愿意跟着你去学。

在讲授新课环节,我们观看一段节选自《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视频,请同学们注意视频中哪些细节体现了亲情?

1.埋怨丈夫今天要加班昨晚却熬夜,心疼了。

2.爸爸答应大头晚上玩游戏。

3.上班前抱孩子和媳妇。

4.爸爸去上班给孩子挣学费,母子俩说加油等。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家庭中的亲情。学生踊跃发言,在学习中体会亲情,这就是内容生活化的体现。是对学生爱家意识的培养,更希望孩子们去理解父母,孝敬父母。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他人合作学习,我还设计一个这样的环节:通过观看一段与父母发生争执的视频,设置出冲突的情境,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如下问题:

1.我们与父母发生冲突的原因有哪些?

2.如果亲子间的矛盾不解决会有怎样的危害?

一方面自我意识增强,渴望独立,对成人的依赖减少;另一方面我们面对父母的信任和放手,又期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呵护,这就是一种矛盾的心理。而且,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存在差异,这些都容易产生亲子冲突。如果处理不好,亲子冲突就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

爱是需要呵护的,如何与父母沟通呢?要关注事实、把握时机、留意态度、选择方式、考虑环境。这样下来,与父母的沟通就会很顺畅。有时我们也应该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我们可以尝试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我和父母之间有一个桥梁,有人说是代沟,但我更认为是一座爱的桥梁。有了爱,就能在桥上看风景。

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不难看出我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感知家的温暖,我们要孝敬父母。这可以说是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也是让孩子们学会担当,这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相符合的。

三、教师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主阵地,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还是主动地去学习,取决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我们要努力地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思维才能放开,学习能力才能更大的提高。如七年级上册第十课《活出生命的精彩》一课时,我让全班同学描绘一颗你的生命树。在画生命树的过程中,体会生命的意义,画出生命的精彩。同学们在绘画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参与进来,师生共同研究、共同学习,达到教学相长,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我们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自我管理、勤于思考的能力。

总之,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改编是符合学生学习实际的,为国家培养既有道德素质又有法律观念的人才。我们道德与法治教师就要不断与时俱进,调整教学思想,跟上国家的教学形势,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我在努力地实践着,不断地前行着。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道德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及教学方式探索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