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2018-02-25李灿洪
李灿洪
(江苏省靖江市城南新区中学,江苏 靖江)
根据最新的生物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我国现阶段的初中生物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应该树立创新意识,不再一味采取以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而应该面向全体初中生,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调动初中生在生物教学课堂上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小组学习模式是在新课程的长期教学实践活动中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通过小组学习模式,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翁”意识以及相互间的竞争意识,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初中生物的教学课堂来[1]。本文结合《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从小组学习的概念、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小组学习模式的应用方面对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法应用进行了探讨。
一、小组学习模式的概念
小组学习模式是在新课程的长期教学实践活动中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通过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翁”意识,来培养初中学生对于初中生物的学习兴趣。每个小组之间互相竞争,有利于增强初中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当小组取得成功时,组内成员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这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小组合作法这种教学模式下,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初中生物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在初中生物教师的指引下,能够吸收、理解、掌握初中生物的课堂知识。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小组学习模式的应用
(一)在学习小组内采取直观演示,观察实物和教具
在初中生物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如果能够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然后将教学实践活动中涉及的实物、标本、挂图、模型等教具也平均分在各学习小组中,每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成员,既可以相互讨论,带动生物课堂的教学氛围,也可以通过这种直观的实物和教具,来使得抽象的初中生物知识变得具象化、具体化、生动形象化[2]。比如在讲授《骨的结构》这一课节时,可以先将几块解剖好的长骨,分给生物课堂的学习小组,让各个组的小组成员先自由观察、自由发言,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初中学生对于初中生物课堂的积极性。而后,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在各小组充分讨论并发言之后,再提出与授课内容相关联的观察重点与需要各小组思考解决的问题。比如说:长骨的骨端和骨中部的结构是否一样?或者长骨的骨髓腔中有些什么物质?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小组内成员又可以进行充分热烈的讨论,极大地活跃了初中生物的教学课堂氛围。
(二)初中生物教师对各学习小组提出问题,带动小组进行探索思考
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都积累了一定的授课经验。大多数教师在初中生物的教学课堂上都会采取提问题的方式。提问,是一种老师与学生之间双向互动的,通过老师发问、学生回答来完成的教学实践方式。提问属于启发式的教学手段。教师在初中生物的教学实践课堂中,可以向每个生物学习小组提出不同的问题。让各小组成员自己去互相讨论,寻找最优答案[3]。比如在讲到《组织与器官》这一课节时,生物教师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像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是什么?”或者“微小的细胞是怎样构成一个庞大而完整的植物体的呢?”让每个小组各自讨论自己小组负责的问题,最后再通过课堂上的大讨论,集思广益,来实现最优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花的结构》这一课节时,可以选择月季花这一品种的花来进行提问。像是“你们知道月季花的结构吗?”或者“你们觉得月季花有几部分构成的?”通过让各个小组的小组成员对相关问题的讨论,来提高初中学生对初中生物的学习兴趣。
由于中考不考生物,初中阶段的学生对生物课普遍不重视。因此,初中生物老师们不得不面对一个共同的问题:如何使学生爱上生物课。在初中生物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应该改变过去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采取更加科学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对初中生物课程的求知兴趣。采用小组学习模式是初中生物老师在现阶段可以多多学习运用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通过在学习小组内采取直观演示,观察实物和教具,初中生物教师对各学习小组提出问题,带动小组进行探索思考等具体的教学方式方法来培养初中学生对于初中生物的学习兴趣,小组学习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生物科学素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