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游泳校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
2018-02-25罗火青
罗火青
(长沙市长郡梅溪湖中学,湖南 长沙)
我国当前的课程体系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种是国家课程,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各种课程政策;第二种是地方课程,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依据国家课程政策,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之上,利用地方资源开发设置的课程;第三种是校本课程,是以学校的发展为目标,在学校中开展,以学校为实施基础,由学校自行开发设置的课程资源。游泳是一项水上运动,此项运动可以让人体消耗大量的能量从而强化身体素质,可以增强心肌功能与抵抗能力,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可以有效避免运动过程中对身体造成的损伤,同时还能利用水的阻力、压力和浮力对人体进行一种类似于按摩的效果,起到美容的作用,同时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减压方式。因此游泳是一种非常适合高中生进行的运动项目,把游泳设置为校本课程,对于高中生的发展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游泳校本课程的目标设定
在普通高中开设游泳校本课程,首先通过对高中生开展游泳教学来丰富学生对于游泳相关安全知识的了解程度,让高中生能够初步熟悉水性,能够掌握蛙泳的基本技能,能够经过系统的训练促使学生的蛙泳技能得以巩固和提升,并在游泳过程中能够有效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其次在通过游泳教学巩固学生对于蛙泳这一基本游泳技能的掌握程度的前提下,传授给学生爬泳的新技能,并让学生能够掌握在水中出发、转身的技能,掌握在水中进行自救、互救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水中生存技能。
二、游泳校本课程时间及内容设置情况
按照学生的其他课程设置情况以及实际的天气情况,在每学年上学期的9月、10月以及下学期的5月和6月四个月中分别进行时间为4周的校本课程学习时间。具体内容设置,高中一年级主要指导学生熟悉水性,了解蛙泳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蛙泳的基本技能,学习较快的学生则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提高训练为主。高中二年级主要以继续巩固蛙泳游泳技能为主,逐渐开始学习爬泳技能,并进行相关巩固。高中三年级则不断提高学生游泳技能为主。在每一个教学期间,都必须高度重视对游泳安全知识的渗透与强化,主要包括溺水的预防措施,一旦出现溺水情况应当如何开展自救、互救的相关知识。
三、游泳校本课程开设的条件保障
首先,需要配有室内游泳池,并能够保证水温及水质等多方面要求。其次,需要配备有拥有丰富游泳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的教师进行教学,由熟悉游泳训练方法的教师对学生进行训练指导,需要有熟悉游泳救生知识与技能的专业教师作为安全保障。最后,在进行游泳校本课程学习之前需要组织学生进行体检,保证学生身体健康,没有患传染病,没有慢性病史,没有心脏病及皮肤病等不宜进行水上运动的疾病。如果学生确实因为伤病不能参加学习,可等伤病痊愈后继续参加。如果学生因为疾病不能参加学习,可以采用其他的锻炼形式替代。
四、游泳校本课程的评价机制
客观、全面、公正的评价机制是校本课程高效开展的制度保障。学校需要制定系统的评价制度,从学生的出勤情况、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等多种方面对学生进行整体考核。最终考核标准可以分为 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等不同等级,学生首先可以自行申报等级,然后由教师进行相应层次的考核,最终确定考核结果。
五、游泳校本课程中的安全及文明教育
在游泳校本课程教学中,保证学生安全是第一宗旨。教学场地内部必须配备相应的防护器材,相关的急救设备必须购置齐全并且按照相关标准要求摆放到位。救护人员必须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并能够坚守岗位,切实负责。必须强化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保证安全必须提起所有师生的高度重视。其次需要对学生进行文明教育,严谨在泳池内大小便,严谨随意吐痰,保证水质的洁净,避免因为人为情况造成水质不洁净导致学生疾病的发生。
总而言之,在普通高中开设游泳校本课程,对于学生的身体技能、性格培养、智力发育、心理调节、情感熏陶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毕竟游泳校本课程实施还是一种新兴事物,各方面还需要教师不断进行探究、创新,才能保证游泳这一校本课程的更好实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