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初中数学教学研究

2018-02-25

新课程(中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探究教学模式

张 艳

(山东省淄博市淄博第四中学,山东 淄博)

一、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也在与时俱进,不断地完善与更新教学模式,将不同教学模式渗透到教育领域中,如情景教学法、合作式教学模式等,并且在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然而,由于以往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初中数学教师一时很难适应新的教学模式,仍然采取一言堂、说教式教学模式为学生授课,这种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致使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兴趣不高。同时,这种教学模式还阻碍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不能够引导学生实践,使课堂教学氛围沉闷,不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二)知识内容与生活实际脱离

初中数学教学目的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启迪学生智慧,培养学生数学知识运用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事实上,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只有教师善于将知识贴近于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去探索知识,才能够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然而,在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较为注重为学生讲解教材知识,很少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由于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学生在理解与认知上存在一定的难度,而这样与生活脱离的教学方法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二、实践能力培养的初中数学教学对策

(一)注重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运用

在以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大都跟随教师走,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了依赖性,在缺乏教师的指导下,不能够自主思考、探究知识,促使学生思维逻辑能力培养成效不佳。而教师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能够改变这一教学现状,该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提倡学生自主思维能力的培养,以探究的形式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引,学习、探究、思考知识,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进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前整合数学知识内容,基于数学知识抽象性,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与数学知识相结合,将知识内容生动化、形象化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且为学生提出相对应的问题,将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分组,引导学生结合知识内容与视频去分析、探索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分析、实践等教学环节验证数学知识。教师应该发挥引导者作用积极引导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在体验中掌握知识,进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二)将知识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将生活中的案例与数学知识有效结合,不应该只体现在某一处教学环节中,应该贯彻到每一个教学活动中,这样才能够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成效。而教师采用课堂导入式学习模式,将与数学知识相关的生活案例引入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够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理解能力,进而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例如,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以该问题为导向:“周末小李与小红一同去图书馆,他们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直线路线,另一条是弯曲路线,小李选择了直线路,小红选择弯曲路线,问学生小红与小李谁先到达图书馆。”以此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这个问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但很多学生都不明白如何运用数学定理去解释,教师运用课堂导入式为学生留下悬念,引出相关的数学知识,帮助学生解决生活疑惑,之后引导学生去探究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明白该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三)注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首先在新课程知识学习之前,教师将知识分解成模块化,运用信息技术制作成教学视频,发送到互联网平台中,供学生提前自主预习,使学生能够提前对知识有所掌握与了解。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解惑模式,为学生提出相对应的知识问题,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实践教学中,解答预习中对知识的困惑,使学生有效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一言堂教学模式,为学生增加实践教学活动,采取机智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教学中,发挥学生动手动脑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探究教学模式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