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中年级学生读写迁移的策略

2018-02-25冯小卫

新课程(下) 2018年12期
关键词:虎门销烟桔子林则徐

冯小卫

(溧阳市西平小学,江苏 溧阳)

叶圣陶先生指出:“读与写甚有关系,读之得法,所知广博,眼光提高,大有助于写作练习。”

中年级学生读与写的“结合点”究竟在哪里?我觉得就在那些文质兼美的课文里。阅读文本的过程,不仅要关注写了什么,更要关注为什么这么写,怎样写,假如要我写还可以怎样写。下面结合课例,我谈谈几种读写迁移的方法。

一、改变主体法

改变主体是相同类型的个体,采用相似表现形式的一种写作方法。

《石榴》(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6课)一文首先介绍了石榴的原产地,接着按照季节顺序介绍了它抽枝、长叶、开花、结果的过程,最后写了石榴子儿的形状与口味。学习课文后,我发现这篇课文对于水果类的文章来说,是一篇很好的范文。于是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练笔训练:仿照课文的写法,将你喜欢的一种水果有条理地写下来。

【学生范文】

我的家乡在溧阳,这里盛产桔子。

春天来了,桔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洁白的桔子花,花蕊是黄色的,像一个亭亭玉立的小姑娘站在花中央。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

……

这时,你摘下一个桔子,剥开外皮,只见桔子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晶莹透亮。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到清爽无比。

改变主体后,学生在仿照文本顺序介绍的过程中,既悟到了文本的表达方法,更关注了语言表达的学习,突出了文本语言的运用,提高了语文素养。

二、填补空白法

文本有许多空白点,有些是作者的有意“留白”,也有些是为了避免重复,或者是为了其他表达效果。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填补空白”,从而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如学习《第八次》(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1课)一课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布鲁斯屡败屡战却不懈斗争的精神。我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想象布鲁斯是怎样号召被打散的军队、动员人民起来反抗的。

【学生范文】

布鲁斯感动极了。他猛地跳起来喊道:“我也要干第八次!”于是他四处奔走、招集被打散的军队,动员人民起来反抗,面对已经失去信心的士兵,他慷慨激昂地说道:“蜘蛛一连结了七次网都没有成功,可它并不灰心,照样从头干起,看来面对敌军,我们缺少的不是武器,不是士兵,而是不屈不挠的精神!我们难道连一只蜘蛛都不如吗?这绝对不可能,战士们,同胞们,我们不能做亡国奴,拿起武器,起来战斗吧!胜利一定属于苏格兰!”

“填补空白”法是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内化,又是课文的延伸。在引导学生“填补空白”的过程中,学生既巩固与强化了课文内容;同时,学生在与原文的比较学习中,也感受到了作者的巧具匠心,习得了作者谋篇布局的方法,如设置悬念,给读者更广阔的想象空间等,孩子们受益匪浅。

三、技能迁移法

中年级以自然段的教学为重点,教材中许多重要语段在遣词造句、连句成段上,堪称“典范”,这自然成为了“读中学写”的重点。

《海底世界》(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2课)第三自然段,围绕“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一句展开描写,对于这样总分段式结构明显,句语句之间联系甚为紧密的经典段落,教师就可以采取“技能迁移”的方法,为学生提供情境,如“操场上真热闹啊!”“秋天的田野多美呀!”

【学生范文】

秋天的田野多美呀!饱满的稻粒笑弯了腰,一阵秋风吹过,金黄的稻浪一浪接一浪,在湛蓝的天空映衬下,人仿佛置身于一幅油画中,叫人分不清是画还是景。菜地里,青菜绿得发亮,小山椒红得似火,紫莹莹的茄子,金灿灿的南瓜,闪得人睁不开眼。小河边柿子树、枣树、石榴都成熟了,这些果实一个个挺着大肚子挂在树上,摇摇晃晃地,生怕别人瞧不见……

总分段式、并列段式、承接段式、因果段式……如果能在各种典型的段式学习后加以技能迁移练习,充分引导学生理解、运用、内化段落、句子之间的关系,学生的表达能力定能随着系统的练笔而逐步提高。

四、拓展延伸法

好的作品总能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引领学生的生活。这也为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提供了空间。

如《虎门销烟》(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8课)这篇课文记叙了林则徐等人虎门销烟的经过,讴歌了林则徐等中国人民爱国御侮的斗争精神。学生习文后激动不已,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让学生获得更深的体验与感悟。于是课文学习结束后,我设置了这样的练笔:以“我站在林则徐塑像前”为题,写一段话。

【学生范文】

站在林则徐爷爷的塑像前,我感慨万千:林则徐爷爷,是您用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您不畏强权,具有雄才大略:销烟地点的选择、人员的安排、方法的运用……无处不体现你用意之深。你深邃的眼睛,沉着、镇定的指挥将永远留在我们心底!

学生激情四溢,一气呵成,既内化了文本语言,又延伸了课文内涵。

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在写作结构上又非常典型的文章,学生可以学习优美的语言、好的构段方式、甚至是谋篇布局。读和写是个互补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如果能长期坚持有效的读写结合,我相信学生的表达能力一定会逐步提高。

猜你喜欢

虎门销烟桔子林则徐
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快乐吃桔子
林则徐禁烟
原创音乐剧《虎门销烟》的人物造型创作
桔子味
桔子熟了
林则徐“虎门销烟”事件对我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影响研究
简论林则徐的以夷制夷思想
联墨双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