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策略之我见

2018-02-25高会平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43期
关键词:运球体育农村

高会平

(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梅岭学校 江西南昌 330007)

农村由于交通闭塞,信息传播的速度较慢,致使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许多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还没有普及,教师的教学方法以传统满堂灌为主。再加上农村学生思想的不重视,在这样的客观和主观条件的影响下,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效率低下。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认真学习新课改理念,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条件,改革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我觉得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全面加强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课堂教学。[1]

一、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新时期背景下教师更应该明白兴趣在学习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学生一旦对某个事物感兴趣,就会想法设法克服一切困难和阻碍,认真钻研、深入分析,主动探究。因此,教师要想法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用兴趣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2]

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是游戏、故事、多媒体等。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合理运用,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教学七年级体育《篮球》时,在学习“篮球高低运球”这一环节时,为了让学生掌握高低运球的技能“两脚前后开立,两膝微屈、上体稍前倾……、两腿微屈、降低重心、上体前倾……。”的技巧,教师可以引入游戏环节,激发兴趣的同时,还促使学生快速掌握运动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具体可以根据全班人数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第一个学生按照教师教的方法高低运球,绕过障碍物把球运到指定地点,第二个人继续,中间要是掉球就要重来,最后用时最少的小组获胜。通过运用这样的游戏教学,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玩”的同时还掌握了运球技巧,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法,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目前这种学习方式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体育教学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把小组合作学习与体育教学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充分演绎体育的价值和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教学七年级体育《足球》这一单元时,在学习“脚内侧踢地滚球”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出示图文并茂的技术方法:直线助跑,脚尖正对出球的方向,支撑脚踏在球的侧方距离15厘米左右……。让学生先自学这些内容,遇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小组合作讨论,合作还不能解决的,寻求教师的帮助。接着教师解疑,为学生重点讲解他们疑惑的知识,并做出示范动作。最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互评。可以一个人做动作,其余评价,以此类推。也可以两人一组,互相评价。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仅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参与度,还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真正体现新课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农村体育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三、实施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法的组织灵活多样,师生、生生关系复杂,角色变化大,教学方法交融变化,既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又要增强学生的体质。因而,在体育教学中如果师生关系融洽,双向交流活跃,信息传输畅通,教学效果则佳;反之,若是处理不好,则会导致师生消耗精力与体力过大,教学效率低。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师生之间的矛盾关键所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要想使这种矛盾趋于解决,关键表明如何合理引用体育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法。

众所周知,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差异,在学习上表现出不同的接受能力。体育亦是如此。

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体育教学要根据具体的教学要求和实际情况,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合理的分组,实施分层教学,使得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例如长跑教学的训练,男生和女生的训练目标就不同,我们教师应该善于发现男生和女生之间的优点和缺点,比如女生有耐力,那就适合匀速,持久的坚持;男生适合变速跑、追逐跑、越野跑、趣味跑等方法,适合的方法分到合适的人的身上,积极让学生们尝试。还比如女生在体力上就比男生差些,我们教师就不能按照一个标准去要求学生。,只有教师关注了个体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总之,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策略层出不穷。但我相信,只要教师能够正确地面对现实,结合新课程理念,因地制宜采取适合农村特有情况的教学方法,一定会逐渐转变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开辟农村体育教学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运球体育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完形填空一则
我最喜欢的课
KYRIE IRVING'S HANG DRIBBLE 凯里·欧文 停顿运球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