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活小学数学课堂
2018-02-25何利红
何利红
(江西省丰城市张巷镇江家小学 江西丰城 331116)
随着中国教育的快速发展,政府和社会通过各种措施加大了对教育的重视和支持力度。小学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对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与成长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当今社会教育发展的新目标及新要求,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课堂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而数学作为义务教育的基础课程中的重要一门,应该更加重视数学课堂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通过各种手段,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小学生教育工作中十分重要。
但是通过什么样的策略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活小学数学课堂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我的相关看法及见解。
一、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其创造的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思维方式相对简单,而小学数学理论性较强,小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困难。要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必须要激发他们的兴趣,在兴趣的指引下,学生才能自主的去学习,这能够为学生创造性学习提供动机。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外在动力的激励作用,例如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赞美的话语,一次热烈的掌声等等,通过这些外在动力的激励,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其创造性学习提供动力。例如在教“正方体、长方体表面积”这一课时,可以先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后可以结合动手设计课,例如让学生动手为磁带设计一个包装盒子,看谁设计的包装盒即合适又美观,学生们兴致盎然地动手设计,既活跃了课堂,锻炼了动手能力,培养了创新思维,也加强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二、引导学生独立探索和学习,增强创作意识
学生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学习最好的路径是自己去发现探究,自主学习的学习效率远远大于被动式学习,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破解方法。例如在教“面积与面积单位”这一课时,在讲到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范围时,让学生找出类似大小的物体或是画出类似大小的图形,并找出其中规律,总结出其中的换算关系,最后分享给同学,增强了学生对于面积的理解。在讲到“千克与克”这一知识点时,先让学生复习克的相关知识,再通过观察,用手掂量,猜猜该物体有多少克,再用秤称量,对比自己猜的是否准确,,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最后老师总结1千克等于1000克的结论。然后联系实际,选择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物体,让学生观察猜测出他们有多少千克,并用秤称量做对比,让学生反复感受重量单位的尺度与用法。通过这种自主学习、自发思考与自主探究的方法,学生们能够从中获得更多乐趣,也提升了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发挥潜能,形成创新创造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规律,培养创造能力
大部分数学理论知识里都有一定规律,教师应当从数学知识基础开始,训练学生的数学思考方法,发现数学规律,即对数学相关知识的本质认识,教师可根据相关例子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去发现其中规律,创造性地去获取数学方法。例如教师在教“奇数,偶数,质数,合数”这一知识点时,需要渗透类比思想和分类思想,让学生深刻认知自然数之间的奥秘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方法,并且及时总结、归纳所学知识,让学生掌握其中规律,内化为自身的东西。这样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及创造力,有效的将数学思想运用在学习和生活中,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四、更新传统教育媒介,开展户外课堂,进行情景化教学
传统教育多在教室中完成,除了在教教室中进行数学教育,也能开展户外数学课堂,户外课堂可以是学校专门的户外课堂场地,场地中可以设置数学教学的材料工具,能够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力,能够是所学知识影响更为深刻。例如在讲解“方向与位置”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户外课堂场地,借助场地中巨型钟表图案,让学生站在不同位置,并描述自己的东南西北等各个方位所对应的同学,这样下来,同学们就能很深刻的理解方位以及如何用钟表确定方位的相关知识了。在户外环境下,学生们可以以最大的创造性参与到课堂中来,更加轻松的学会了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并且,在引出某一个知识点时,可采用情景化、生活化的例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后再切入教学内容。
五、结合实际的生活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小学数学大部分知识都讲得是生活中的经验和常识,在生活中实用性较强,不应该只是在简单的当成理论来学,更应该结合现实情况,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将学到的融入生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创新思维。例如在学习“小数的认识”相关知识时,让学生们回家收集爸爸妈妈平时购物的小票,衣服的商标,购物袋上的标签等,并理解其相关的信息,带回课堂,在课堂上向同学们展示分享这些小数的意义。在学习“平移与旋转”相关知识时,教师先准备好精美的图形卡片,像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边三角形、五角星等,在课堂上让同学们上台旋转平移,并将此过程投影在屏幕上,让其他同学也一起发现规律,并积极说出来,不久就有学生发现其中的奥秘,等边三角形旋转多大角度能够回到原来的形体,圆形不论如何移动旋转都能保持不变等等。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在有趣活跃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小学生的创新潜力是巨大的,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通过各种策略活跃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开发,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保持学生的独特个性,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