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提问策略
2018-02-25祁珍兰
祁珍兰
(甘肃省临夏中学,甘肃 临夏)
问题质疑是聚焦学生思维的一种有效途径。巴西著名的教育家弗莱雷提倡实施“提问式”教育,弗莱雷认为“提问式”教育以问题质疑为主线,提出了具有强烈目的性、对话性和批判性的问题,通过有效的提问,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一起对认知客体进行创造与再创造。由此可见,就从当前高中语文教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并根据高中学生的实际需要,提出几点有效提问策略,将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
应试教育制度在我国盛行多年,为了完成升学率,教师忽视了有效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无可避免地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教师仍旧一味地给学生灌输所谓的必考点,生怕学生对重点的知识点理解不够透彻,总是习惯按部就班地对知识点进行“深入”、琐细的分析、讲解,系统化的纯理论知识灌输,所提出的问题也是围绕所谓的必考点,提问千篇一律,毫无创意,这不仅扼杀了学生的思考能力,还导致学生对语文课产生抗拒心理,学习兴趣日益下降。此外,教师所设计的教学问题过于形式化,不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学生基本上都是为了应付教师而回答。这种形式化的问答,不仅无法体现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品质,更是导致整个课堂教学活动流于形式,学生的学习兴趣遭受扼杀,教学效果并不明显。
二、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提问策略
(一)提问要具有层次性
纵观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在教学中为了能够系统化地向学生教授知识点,往往会在进行提问时提出一些层次整体划一的问题,忽略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存在。在此影响下,出现了优秀学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学困生“吃不到”现象。很显然,这种直接且节省时间的形式性提问已经难以满足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需要,学生日益对教师在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兴趣泛泛,丧失了解答问题的热情。面对这样的状况,教师必须要正视学生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在提问时确保问题的层次性,切实做到因材提问。
以《荆轲刺秦王》一课为例进行分析:教师就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学情,把学生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对于在学习方面后进的C层次学生,需要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掌握基础知识;提出如下最基础的问题: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大意,并以时间顺序为主线,把课文划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大的部分。第二,对于知识水平较好的B层次学生,则可以把问题的难度适当提高,让学生在阅读课文后,找出能够反映各自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的语句。第三,对于知识水平能力强的A层次学生,在提问时则应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自学,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可让学生结合《荆轲刺秦王》的内容,用具体的实例阐述如何采用生动、活灵活现的语言把人物形象的不同性格特征展示出来。如此一来,就能够借助层次性的问题,激活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二)提问要具有渐进性
课堂的提问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深入,才能够让学生乐意去接受。倘若教师在课堂中直接抛给学生一个难度大的问题,这很容易导致他们产生畏难情绪,不愿意去探索问题、回答问题。为此,我认为教师应由易及难、由简单及复杂、由直观及抽象地提问,这样才能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逐层提高学生的思维高度,引导学生去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譬如在教学《祝福》一课时,教师就可以提出如下渐进性的问题:(1)自读课文,认真思考是哪些人间接地逼死了祥林嫂?(2)为什么善良、勤劳、质朴的祥林嫂最后的结局异常悲惨,导致祥林嫂悲惨人生的根源是什么?(3)课文中所描述的社会和我们现代所提倡的人本主义存在哪些区别?
上述三个问题遵循了由易及难的准则,更易于诱发学生的思考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在逐步思考中理解所学文章的主旨。
(三)提问要具有互动性
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基本上都是教师在向学生提问,然而实质上,课堂提问也包括学生向教师、学生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都知道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性,他们在阅读积累以及阅读感受方面都存在着不同,这使得每一个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也会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在这种差距的影响下,学生在进行课文学习时,会产生不同的阅读感受,感悟能力好的学生能够快速地抓住文章的主旨,而部分语言感悟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则会存在疑虑。那么,倘若教师能够让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式的提问,那么就可以把上述所存在的差距缩小。譬如在学习《沁园春·长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在示范解读后,采用同伴互动提问的形式,让学生通过提问对诗句进行解读,以带动全班同学共同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元素,其在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方面拥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应紧密结合高中生的性格特征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为基点,设置层次性、渐进性、互动性的问题,通过有效的提问让高中语文课堂彰显出青春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