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将合作学习的作用放大
2018-02-25邓洪娥
邓洪娥
(湖北省郧西县夹河镇初级中学)
一、小组成员要明确分工,组员要各尽其职
教师要根据班级整体情况,在组建合作小组时,一定要将班级人员进行合理搭配。
首先是小组成员人数要合理,以6人左右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体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则互动不足。其次是采用“好中差优势互补,男女生合理搭配”的原则,依照学生的组织能力、学科学习能力、性别和性格差异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组都有各个层次的学生,为各小组的公平竞争打下基础。最后是成员的角色分工应该是动态的,采取轮流担任的方法。每小组要确定好小老师、小组长、安检员、收发员、卫生员、记分员等职位。各个职位的职责不同:小老师主管学习,小组长主管组内的各方面管理,安检员主管安全纪律,收发员负责各科作业的收发,记分员随时记录组内成员每天的德能勤绩,将组员在课堂上参与讨论、回答问题、主动展示、主动完成作业、遵守纪律和课下卫生、按时上课、迟到早退、按时就寝、规范上操、文明就餐等情况都以分数的形式记载。而且组内成员角色分工是动态的,比如说“小老师”可以根据学科的优势轮换,谁在某一学科有优势,谁就担任该科的小老师。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兴趣,也可以改变学生在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定势,给每个学生都提供发展的机会。
二、适当地鼓励,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合作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好孩子”是激励出来的。所以有专家提醒,孩子的成长过程是给孩子的性格和心态塑形的重要过程,适当的鼓励和肯定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鼓励学生。当问题提出,学生纠结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创设宽松的交流氛围,要求合作小组的同学对每一位发言者都给予感情上的支持。如“你一定当好组内的领头羊!”“你大胆表现吧!即使错了,也没关系,因为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某某你是好样的!我们因你而骄傲!”,让学生大胆表达;当学生展示了个人答案且非常正确时,可以说:“你这答案太精彩了!老师非常感谢你的讲解!”当学生的答案很新颖的时候,可以说:“你简直是天才,总会有与众不同的见解!”当小老师的引导得力,组内成员的讨论积极,气氛热烈时,可以说:“你们组的学习氛围浓厚,我也好想加入你们的团队!”每当学生听到赞美之词,总是笑逐颜开,参与更积极,合作更有效了。
三、教师要随时关注合作学习中成员的配合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小组合作学习极容易出现“有人唱主角,有人当看客”的局面。平常性格外向的学生,表现欲强烈的学生,整体基础好的学生,往往表现活跃,甚至是主导一切,具有绝对的发言优势;而那些性格内向、文静,基础较弱的学生就会显得被动,别人怎么说,自己怎么想的,即使有异议也不做争辩。这样久而久之就成为习惯,合作学习就形同虚设。所以要避免这种弊端,就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特别要关爱那些极少发言的学生。要创造机会让他们多表现,就要善于捕捉、放大他们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只有老师不断地发现学生的问题,真诚地关爱他们,努力转化弱势,那么必定能使合作学习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也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成绩,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在课堂上教师就要巧妙设计问题和引导的情境,关注各个层次的学生。问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融入课堂情境。例如学习季羡林的《幽静悲剧》时,可以设计:作者在文中如何描写古藤的美?文章的题目是“幽径悲剧”,为什么要写古藤萝的美呢?通过讨论,学生明白:这株美丽的古藤萝生长在燕园这条幽径上,这么美的事物被毁灭了,是古藤的悲剧,更是幽径的悲剧。这样一看,前面尽力渲染古藤之美是为后文写藤萝悲剧蓄势。在学生对美的认识已有了文字上的研读,情感上的共鸣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对愚氓砍掉古藤的控诉、愤慨进行深入分析,这样学生理解对美的毁灭、对有价值的东西的摧残就有了扎实的根基。然后设计问题:藤萝的悲剧说明了什么?作者的真实意图是什么?通过讨论,学生明白:这一幕悲剧如果发生在“十年动乱”期间,是不足为奇的,因为那是一个悲剧的年代,可是它发生在“十年动乱”结束十几年后的今天(写作是在1992年),这不能不让人痛心疾首。这十多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迅速提高,可人们的精神生活却显得那样贫乏。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中的真、善、美,并维护它,并不仅仅是一个人是否具有博爱之心的问题,而是关系到一个国家、民族是否具有健康、积极、良好的精神素质的大问题。到此,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基本到位。学生学得充实,学得轻松,也学得开心。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个臭皮匠,抵一个诸葛亮”,一个人可以走得快,但是一群人却可以走得远。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我们只有在合作学习中,将学生的潜能充分的发掘出来,才能让合作学习真正走远,让学生走向辉煌的未来。
参考文献:
王双亭.如何有效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J].新课程(中),2011(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