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2018-02-25陈义广
陈义广
(河北省沧县中学,河北 沧州)
一、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
很多历史教师仍沿用传统落后的教学思路和观念,缺乏创新意识与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讲台上一味地讲解,学生在下面被动地听讲和记笔记,这种模式导致课堂教学的僵化和呆板,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更不利于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效率自然大打折扣。落后教学模式的局限,导致学生难以接受到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与思想,只会死记硬背地学习,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为了应试而学习,导致学习效率降低,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二)教学内容单一局限
历史是一门比较活的课程,它所涉及的内容广泛而丰富,能够涉及多个领域和范围,教师应当在课本教学的基础上适当地进行拓展延伸,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帮助学生具备良好的历史素养。因此,对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教学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不仅应当具备广博的知识,还应当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和授课技巧,才能够保障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水平。而现实中有很多教师自身能力和知识储备有限,难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去体会和感悟历史的深度与底蕴,教学内容的局限与单一导致学生难以接触到更广阔的天地,课堂教学效率无法得到保障。
(三)教师“灌输式”教学,没有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通常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在课堂45分钟时间里滔滔不绝地讲授,将知识点和教学内容进行堆砌,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感受和效果。在这种高强度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难以跟上老师的节奏,导致课堂教学氛围枯燥沉闷,学生缺乏听课激情与兴趣。即便是教师慷慨激昂地教学,也很难让学生有效掌握。在“灌输式”教学下,教师缺乏对学生接受能力的考虑,最终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课堂教学有效性难以得到保障。
二、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一)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和思路,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和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水平,结合学生的年龄、个性以及兴趣等特点,对教学内容和手段加以优化和完善,进而调动学生的听课热情和积极性。首先,教师应当主动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中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引导学生敞开心胸,更好地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其次,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发挥自我主观能动性的机会与空间,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质疑,营造出和谐、民主和自由的课堂氛围,转变传统的被动学习模式,让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学习中,进而提升学习效率与水平。
(二)借助合作学习解决问题,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我国各个阶段的教学活动中。高中历史教学中融入合作学习也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的效率。结合实践经验来看,借助合作学习的模式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和想象力的提升,为学生和教师创造更多沟通与讨论的途径。在历史课堂上,针对一些有探讨价值的历史问题,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析,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再进行组内交流沟通与分享,这样有助于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在小组合作讨论之后,教师再进行针对性的解答和总结,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认识,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全方位地考虑问题,在这种思考、讨论和理解的过程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课后及时反思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学反思是及时发现教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有效方式,也是逐步提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策略。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对自我教学的评价与反思,综合分析与评价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然后寻求合理的方式加以完善和优化,从而能够对课堂教学有更加深入明确的认识。针对教学情况的反思主要包括四点:第一,结合教学目标,科学地设计教学内容;第二,明确教学步骤和过程,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第三,强化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控制,优化教学模式和方法,提升教学技巧和能力;第四,整合现有教学资源,合理进行拓展延伸,丰富教学手段和内容。在此基础上,促进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综上所述,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投入较大的精力和较多的时间,却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简要分析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促进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高中历史教学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