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之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
2018-02-25张金芳
张金芳
(甘肃省和政中学,甘肃 临夏)
一、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的现状
1.学生现状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诗歌在现在的高中生眼中已经完全沦为了试卷上的一道题目,当高中生想到诗歌时,第一想法就是诗歌的表现手法、诗歌的结构、诗歌的分类及内容、诗歌的常见情感,而不是把诗歌作为一种奇妙的文学体裁去欣赏。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下,学生不愿意也不能静下来品读诗歌,这并没有达到新课标的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要培养的不是高中生作答诗歌题目的正确率,不是高中生作答诗歌题目的高分率,而是高中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感悟,对诗歌的品读体会,从而培养高中生的诗歌素养、文化底蕴。
2.课堂现状
由于教师和高中生的“务实心理”,现在高中语文的教学出现了以讲解诗歌题目代替诗歌教学的现状,表现为高中语文教师只讲解题目中出现频率高、是考点的知识点,而忽略看起来对考试“没用”的知识,对非考点的知识点少讲甚至不讲,或者纯粹以诗歌题目串联起课堂的诗歌教学。有一部分高中语文教师为了高效率地讲解诗歌题目,甚至会选择把诗歌掰开了、揉碎了,逐字逐句讲解知识点,使高中生对诗歌的印象就是一些诗歌中所谓的出彩点和思想感情以及一些固定的答题技巧。这样的教学使得本来单纯美好的诗歌鉴赏变成了枯燥的答题技巧训练课,毫无诗意美感可言,高中生对于诗歌的喜爱程度直线下降。
另外,传统的教学方式是高中语文教师提前备课,因此也有部分教师存在照本宣科的教学现象。即高中语文教师会按照备课的内容进行教学,忽视了与高中生的互动,这种教学方式是不可取的,它并没有把高中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没有根据高中生不同的知识水平和阅读能力调整教学内容。这就使得高中生不是被低估了就是被高看了,也会出现高中语文教师在讲台上一门心思灌输,台下的高中生却不能收到教师信号的现象,学生不是在睡觉,就是在走神。
二、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的策略
1.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其实高中语文教材中涉及的诗歌内容都有着较高的审美价值,因此,如果语文教师要做到培养高中生的诗歌素养和文化底蕴,就可以考虑把知识点、相关技巧和审美鉴赏三者有机融入高中诗歌的教学过程中。审美鉴赏其实连接了诗歌与我们的情感体验,通过诗歌内容把形象与思维连接起来,使我们通过想象克服视觉的局限性,达到思维的无限拓展。诗歌最为特别的就是它有一种韵律美,这是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诗歌中培养高中生诗歌素养的关键点之一。
例如,在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高中语文教师就可以首先让高中生通过朗读来直接地感受这首诗歌的“韵律美”,并通过反复诵读深入体会这种韵律美。这样的诵读就使高中生有了对诗歌的美的体验,然后,高中语文教师再分析诗歌内容,使高中生在脑海里描绘出相应的图像,或者直接展现诗歌中的画面,使高中生进一步感知诗歌的内容美。最后,高中语文教师再来总结诗歌情感、升华诗歌意境时,高中生其实就已经沉浸在诗歌中了,自然能理解诗歌所蕴含的情感,理解诗歌的意境,更好地体会诗歌形式的独特美感。
2.创新教学方式
现代科技发展迅速,高中语文教师也应该随之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高中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促进高中生多方面学习知识。比如,高中语文教师就可以通过在PPT中插入一些与诗歌相关的图画,让高中生身临其境,还可以加入一些名家的配乐诗朗诵作为示范,使高中生从语音、语调的变化具体地感受诗歌中情感的变化,品味、体会诗歌的意境。诗歌鉴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培养高中生坚持每日阅读或抄写一首诗的习惯,督促学生去积累诗歌,增加品读不同诗歌的经验与体验,甚至可以让给学生改写诗歌,编写诗歌,让学生真正感受诗歌的魅力,从而培养他们的诗歌素养和文化底蕴。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下,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做到以上几大方面,不断提高学生对现代诗歌学习的兴趣,加强他们自身的知识水平,为考上心仪的大学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