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2018-02-25
(松桃县盘信镇第二完小 贵州松桃 554102)
近年来,游戏教学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科的教学之中,并且得到了教师的肯定,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对学习形成正确的认识,这也是小学数学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一个难题。数学的严谨性和富有逻辑性,游戏的娱乐性和具有的乐趣,看似对立的两面,但是将两者有效的结合,不仅能将数学中一些抽象的知识通过游戏教学的形式直观的呈现出来,又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此,适当的运用数学游戏教学,更能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其教学效果可谓是事倍功半。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现状
1.教师的教学方式与理念较为落后
教学过程中,教师仍以自身为教学的主体地位,出现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的行为,进而导致学生不能深层次的理解数学知识。教师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在课堂中采用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的方法,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1]
2.教师过于注重教学内容,忽视了教学过程
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以教为中心,师生缺乏互动交流。其一,在课堂教学中满堂问也是一种普遍现象,教师以为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过程,其实有效的课堂提问才能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殊不知,教师这种满堂问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晕头转向,不知所以。其二,当前不少数学教师只注重讲解课本上的数学知识,在课堂上不顾学生的认知规律,很少会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教学材料学习,更忽视了创新教学,不能给予学生更多充分思考的时间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机会,只凭经验来上课,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增加学生的学习情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很难在一节课中集中注意力在教师所讲解的数学内容上,加上教师口述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在数学教学中穿插数学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放松学生的神经,还能调动学生对数学内容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认识时钟》一节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两个钟表表盘,在上面标注1—12,分别请两个学生伸出自己的两只手臂作为钟表的时针和分针,当教师喊出一个时间,比一比那个学生的反应快、准确率高,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两种计时方法,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
2.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
小学数学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更主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在游戏中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比如,在学习正方形、长方形面积计算时,可以融入生活化的数学游戏。为了让一幅画长时间保持整洁,给它封上一层塑料膜,那么需要裁割多大的塑料膜呢?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总结学生的回答,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发挥自身的价值。
三、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策略
1.创设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课程的开始以创设情境的形式进行导入,这样的教学方式比照本宣科要生动有趣得多,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例如,教师在讲《认识人民币》时,教师可以先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都认识哪些人民币呢?”然后做一个“蒙面猜猜猜”的游戏,让学生用手去感知自己摸到的是多少面值的人民币。在简单生动的情境下,学生通过观看和实践的过程,便于学生接受新课程的导入,加深对知识的初步印象和理解,同时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上课之初就能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提升了数学知识的魅力。[2]
2.让学生以更直观的方式理解数学知识
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时常会出现对数学知识难以理解的状况,这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教学活动,只是一味的完成教学任务,影响了学生直观印象的产生。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利用一个贴近生活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然后设计一个实践性较强的游戏让学生寻找答案,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以直观形象的游戏展现出来,提升学生对生活中和数学相关的实际案例的理解。如在教授《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这两节课的内容时,教师很可能会联系到学生家长买菜的场景,这一场景虽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但学生并不感兴趣,因此,教师可以精细化设置问题情境的细节,如将买菜的场景转化为学生买糖、买文具的场景,这便有利于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到具体情境教学中来。
结语
总而言之,数学游戏教学模式符合当代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是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推广使用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知识的学习,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小学数学教学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