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018-02-25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14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探究思维

(江西省高安市新街镇景贤实验小学 江西高安 330811)

引言

当前我国素质教育水平逐渐提高,课程改革也逐步深化,小学阶段数学教学面临着质量要求与改革要求,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摒弃传统灌输式教育模式,能够从能力与思维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逐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这就需要教师采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培养学生,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本文从以下几方面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1]

一、开展丰富多样游戏活动,促使学生独立思考

在传统教学活动中,大部分教师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强硬的对学生进行知识讲授,学生没有提问与思考空间,此类教学模式会使学生感觉知识极为枯燥乏味,难以提高学习兴趣,教师也会失去教学活力。基于此种情势下,笔者认为可以采用游式教学的优势,调动课堂学习氛围。游戏对于小学生而言,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由于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想象力和探究欲望,所以教师可以应用游戏活动开展数学教学,将复杂抽象的理论知识选用趣味方式有效展示,加强生活实际与书本教材知识的有效结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准确掌握课堂教学的不活跃氛围的同时,也应确保课堂教学秩序,给予学生发挥自我的空间。例如:小学生们都玩过积木,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建筑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图形特点以及稳定的图形,有助于调动学生课堂上的参与积极性。通过积木游戏叫协协商,能够增强参与积极性,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能够运用数学的视角,认真观察生活中的各类事物,提高独立思考能力。[2]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求学生先阅读题材内容,了解相关知识点后再展开指导。例如: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感悟数学家的数学思维与数学行为,能够使学生在心中产生崇敬之意,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也应当接受学生的质疑,鼓励学生勇于提问,就需要教师活跃课堂氛围,营造和谐共处的师生关系。例如:条条大路通罗马,即使一个问题,也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所以教师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鼓励学生说出解题思路,探讨不同方法的优点及缺点,通过思维碰撞摩擦火花,从而得出更好的解决方案。例如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如何切三刀将蛋糕分成六份吗?”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绘图操作,学生会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十多种答案,例如六等分或者是中间先等等,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解题思路,每一步的选择会产生各式各样的解决方式,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学生能够肯定自己的思维,也能够理解其他同学的想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性运势,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三、开展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协作能力

要想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可以开展合作学习方式,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两者是相辅相成的,通过组建数学学习小组,给予学生自由的交流空间,使学生在小组探讨过程中发表自己的想法与观点,能够加强学生拓展求异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例如:教师带领学生认识你们这节知识点时,可以要求学生准备一幅三角尺,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能用两个相同的三角尺拼成一个正方形或者是长方形吗?”学生会感到有所疑惑,左顾右盼,寻找合作伙伴。通过小组探讨交流,学生能够进一步加深独立思考的范围和领域,拓展思考宽度,在合作学习模式下,受到他人的启发,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有助于有效调动学生的独立思考积极性,使每位学生都能够锻炼独立思考能力。[3]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在新课程标准下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要想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学生这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创新课堂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效的引导和帮助。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才能够给予学生充足的引导和帮助,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探究思维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