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文本”与“接地气”的优劣
2018-02-24马超群
马超群
摘要:在教学中如何做到既能紧紧围绕文本内容来展开分析思考,从而达到读懂、读透文本的教学要求,同时又能兼顾学生的基本学情,从学生阅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出发来设计文本教学,本文试图从这个角度对两种不同的设计思路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更好地将二者融合起来。
关键词:贴文本;接地气;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2-0077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面对文本时经常用两种思路来解读:一种是根据文本的文体或者文本的独特性来进行由点到面的设计,笔者将之称为“贴文本”的设计;另一种是根据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产生的一些问题来有针对性地解读文本,笔者将之称为“接地气”的设计。在这里,笔者无意将二者对立起来讨论,因为学生更需要紧贴文本来进行思考,所以学生的问题也必须紧贴文本,否则即使有思考也没有意义,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从思维的角度来进行比较,因为从侧重点而言,一个是以文本为依托,一个是以学生的问题为依据,二者产生的问题维度还是有差别的。所以通过这种比较,有助于我们看清二者的局限,也就有助于我们在教学设计中思考并规避这些局限。下面让我们先来展示一下这两种不同的设计思路。
一、“贴文本”的教学设计
《说书人》作为高中接触到的第一篇中国现代小说(前一篇为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细节无疑是小说最鲜活也是最容易打动人心之处,而本次的教学设计就是以小说中的“一件长衫”作为切入口的。
开头以小说富有意蕴的细节描写来切入,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一点爆破”,但这一点的选择却并非易事,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细节都具有这样的丰富内涵,所以这样的切入方式可谓眼光独到,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提醒,即要关注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尤其是反复出现的细节描写,对学生细读文本阅读习惯的培养也是大有裨益的。但是有一个问题需要厘清,那就是什么样的细节描写可以作为解读文本的抓手?这对于学生而言依然是绕不开的问题。退一步讲,即使找到了这样的细节描写,那么像最后一个问题“长衫描写的意义何在?”对学生而言,依然是一块巨大的绊脚石。让我们来看下面的设计。
生:第1段中说书人“穿一件蓝布长衫”,并且说他“声音不高,并且时常咳嗽”,第5段中说书人的长衫“变成了灰绿色”,这时“他咳嗽,并且吐血”。
师:对啊,关键是“长衫“有没有变化?
师:第一段的描写中怎么就体现了他生活困窘呢?
从上面的设计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对文本重点部分的精细阅读,还是对重点问题的思维方向,都是在教师的预设中进行的,如学生已经理解了长衫变化意味着说书人生活贫困,并且在第一段中也找出了体现说书人生活拮据的句子时,教师却话锋一转,提出了“‘长衫第一次出现时是和折扇、惊堂木等物件一起出现的,侧重传达出什么信息?”这样的问题,显然是为了后面的板书设计而服务的。如果我们抛开这一预设性的答案不管,其实第一处更能体现说书人的贫困,因为连残破的道具都需要租借,自有的折扇也并不能称得上折扇,这些都是在铺陈其贫困,这样的答案同样也是确凿无疑的,但是教师具有暗示性的问法却得出了另一个答案。在这里笔者并不是想否认教师在课堂中的价值,也無意讨论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定位问题。但是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那就是如果教师的主导性一旦超过了一定的范围,势必会降低学生的思维含金量,因为教师的问题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即倾向于自己预设好的方向,这样就会限制学生对问题自我思考能力的提高,上面的分析就是最好的证明。而且即使学生最后也顺利理解了文本,可是在现实中,学生是需要独自面对文本的,在他的旁边没有一个带有倾向性的声音来引导他,所以“迷路”也就不难解释了。
总之,这种以细节描写为切入口的设计最大的优点就是让学生具有文本意识,即“紧贴文本”来进行解读,进而形成一种阅读习惯。但在具体的操作中如何找到这个可以通向文意的细节以及对于这个细节内涵意蕴的解读,同样是教学中难以让学生把握的,并且常常教师为了证明这种路径的可行性或者为了更顺畅的达成这个目标,就会有意无意地忽略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其他问题。但也许这也是“接地气”的教学设计意图的最大优势。
二、“接地气”的教学设计
师:让学生预习课文,并把自己在预习中产生的问题形成文字,教师整理并用ppt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具体为:1. 作者为什么要描写长衫的变化?2. 作者对说书人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3. 人们对说书人那么钦佩,有感情,为何在他死时不来好好安葬他?4. 文中第二节写道:“这无疑是一种贱业。”可为什么作者在写志愿书时,要在自己的名字下写上说书人?作者对说书人的态度究竟是怎样的?5. 作者为什么觉得说书人是一个特准的撒谎家?6. 作者为什么觉得这种职业(说书人)可爱?被他迷住?7. 作者表面写说书人这段事,实则想表达什么主题?
师:(提问)我们在预习时,教师总会让我们在阅读中找出自己的问题。虽然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问题产生,但问题的含金量却大有不同。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什么样的问题才有含金量?请大家思考。(所有的学生的表情都很困惑)
从教学设计的思维角度来看,教师在这节课上的所有设计都来源于学生的问题,但又绝不是大水漫灌式地把问题一股脑的抛出来逐一解决,而是选取一些普遍又是学生预习中常出现的问题,这样,问题的针对性就更强了。再加上课堂中教师地不断追问,学生所暴露出的问题也就更加具体和明确了,这样也就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
但笔者认为这些都是副产品,或者说这些都是“技”层面的设计。因为提高课堂效率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有很多种,但这些设计大多都是教师头脑中的设计,即使设计过程中有对学生学情的思考,也是基于教师主观预设的思考。我们不能否认经验在教学中的价值,尤其是在一线任教多年的优秀老教师,常常对学生的学情有着非常精准的判断。但是随着时代的日新月异和学生生源的剧烈变化,其实每一届学生都会呈现出一些新的学习特点,所以过多的主观预设会有意无意地忽视一些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新问题。退一步说,即使不存在上述的一些新情况,那种教师主观预设过度的思维也不利于课堂模式的转变,如果说课堂的实效性是以遮蔽学生在阅读中的多维问题为代价的,那么这种高效不要也罢。因为这只是应试下的高效,并不能解决学生在生活中的阅读问题。或者换句话说,所谓的高效,只是教师主观意识中学生应该有的或者必须有的问题,不管多么接近真实,毕竟是有差距的。而且也不利于新型课堂的构建,应真正把学生作为教学中最重要的依据,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当然,每一种教学设计的思路都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局限性,正如每一节课都会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遗憾。或许我们可以用很多的理由来进行分析,如45分钟的时间毕竟无法兼顾各种因素,但是如何能让最重要的两个课堂要素——文本和学生同时兼顾,也许才是我们最应该思考的问题。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六合高级中学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