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的秋天,吃到这些美食才有滋味

2018-02-24橙子

科学之友 2018年9期
关键词:芋艿扣肉苏州人

橙子

有诗云:“山中鲜果海中鳞,落索瓜茄次第陈。佳品尽为吴地有,一年四季卖时新。”苏州人对饮食格外讲究,恪守“不时不食”,每个季节都有时令的好味道。春天,苏州人的家里总是少不了一道汤白汁浓的腌笃鲜,江南味十足;夏天,一碗清爽的夏令面,一盘鲜亮的响油鳝糊,便是经典的苏州吃法;秋天,满城桂花飘香,怎么能少了最时令的桂花甜点;冬天,叫上几个朋友一起吃一份藏书羊肉,酣畅淋漓,还能抵御寒冷。

一阵秋雨一阵凉,现在的苏州秋意正浓。不仅是满城桂香,气候宜人,而且一大波时令美食也来了。

吴门水乡——餐桌上少不了的水八仙

“春季荸荠夏时藕,秋末茨菰冬芹菜,三到十月茭白鲜,水生四季有蔬菜。”水八仙是苏南、浙北地区的传统食物,又被叫作水八鲜,包括茭白、莲藕、水芹、芡实(鸡头米)、茨菰(慈姑)、荸荠、莼菜、菱角八种水生植物的可食部分,其中大多在秋天上市。

芡实(鸡头米) :苏州文化的传承

要说金秋时节的苏州有什么时令美食,首推鸡头米。鸡头米是百姓对芡实的俗称,在水八仙中最为出名。新鲜鸡头米的时令性很强,一年只卖60天,错过了就只能等来年上市才能吃到。

苏州人在秋天都喜欢喝上一碗鸡头米糖水。熬好的鸡头米,加入冰糖,撒上桂花,香甜又软糯,是老苏州记忆里难以忘却的家乡味道。正如“淮南为橘淮北为枳”,也只有苏州地产的鸡头米才能煮出苏州人心心念念的清香软糯。苏北的鸡头米只要让老苏州一尝,便能吃出二者的差别。但就是这怎么做都好吃的鸡头米,从生长、采摘、剥壳到餐桌,却有着许多人都不知道的故事。

一颗鸡头米的诞生从凌晨3时45分开始,采摘人摸黑出发去水田,采摘鸡头米是收获、寻找、收获、寻找……循环往复的过程。收割到的鸡斧头洗净淤泥,褪去包裹的外套,便是我们在市场上见到的未剥壳的鸡头米。而鸡头米要到餐桌上,还需要剥去黄色的外壳。鸡头米非常难剥,去壳完全称得上是一门技术活,而这也是鸡头米价格较高的原因之一。小小一颗鸡头米对于苏州人来说,不仅有着采摘人的艰辛、剥米人的劳作,更多的还是一种对苏州文化的传承。

鸡头米的保存时间非常短,所以每次只能买少量,一次吃完。要知道,吃鸡头米,吃的就是那带着水的气息的新鲜味道。

桂花糖藕:苏州人无法取代的美味

莲藕可以生吃也可以熟食,江南水乡的人们很早就知道了莲藕的美味,所以莲藕“身处污泥未染泥,白茎埋地无人知”的惨淡命运很少在江南地区发生。

苏州人喜欢将莲藕和桂花、糯米一起制成桂花糯米糖藕。清脆的莲藕、香软的糯米和香气浓郁的桂花融合在一起,便成了无数苏州人萦绕心头的一道美食。

很多苏州人就是吃着这道桂花糖藕长大的,每每再吃到時,都会勾起少年时的记忆。那时候,外婆会慢慢把糯米塞入老藕,再放于水中,在炉子上用小火慢炖至少一整个晚上,取出切开后再浇上秘制的糖桂花,莲藕软糯香甜,就连汤汁都非常好喝。那种记忆中的美味,任什么也无法取代。

茭白:得益于古人的智慧

据说在世界上,只有中国和越南把茭白作为蔬菜来栽培。秋天,茭白水嫩,正是当季不可错过的时令菜。切成薄片的茭白就是江南人最爱的甜滑滋味。

古时候的茭草只结籽而不长茭白,结的籽被称为菰米(雕胡)。菰米煮的饭是招待宾客的珍品。李白也有诗道“跪进雕胡饭,香闻锦带羹”。而今天我们能够吃到茭白,完全要感谢古人的智慧,发现了可以利用黑粉菌刺激培育茭草,再经过历代发展培植,才有如今娇嫩质优的茭白。

甘甜味美的茭白可以和任何食材发生完美的碰撞:白嫩爽口的茭白加上鲜嫩的肉丝,鲜得雅致;茭白与太湖产的虾籽同炒,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不过对于苏州人而言,用浓油赤酱碰撞嫩白甜脆的茭白才是最家乡的好滋味。而在茭白丰收季,食用刚刚采摘下来的茭白,更是念念不忘的鲜味!

水红菱:一袋菱角就是最好吃的零嘴

苏州的菱有很多品种,其中最出名的要数被叫作“苏州红”的水红菱。老苏州有“鲜菱宿藕”的说法,也就是说红菱一定要当天采摘当天食用,隔夜之后便会失去那一种妙趣和鲜头了。

旧时苏州,鸡头米是有钱人家的食物,可菱角却是家家户户都能吃得起。新鲜嫩菱壳薄肉嫩,味道甘嫩爽脆、鲜甜多汁。很多小伙伴都喜欢把水红菱当成零嘴,好吃又营养,但红菱有一些扎手,剥壳的时候要小心。

老菱煮熟后食用,又粉又甜,被大家称为“水栗”。早年的苏州,每当菱角上市时,会有专卖熟菱的小贩把老菱洗干净后,倒入一只特制的大号紫铜锅里焐烧熟,这种叫作“铜锅菱”。铜锅煮出来的熟菱呈紫铜色,香糯清甜,别有风味。

红菱还可以研磨制成菱粉,用来制作苏式传统的细糕点。当然,苏州家常菜中也不乏红菱的身影。用红菱混着莲藕、鸡头米或是虾仁来炒菜,都很美味。

应季甜食——带你感受舌尖上的苏州

苏州人好甜口,苏帮菜大都味甜,而苏州的甜食更是一绝。丹桂飘香的秋季,苏州的大街小巷中都弥漫着桂花的香气。作为苏州的市花,桂花也是苏州人钟爱的美食之一,各种甜食的制作都离不开桂花。

桂花糕:不醉几回桂花香,此生枉为苏州人

苏式糕点种类丰富,时令性强。不同时节都有相应的时令品种。桂花糕作为苏州的传统特色小吃,虽然现在一年四季都能买到,但还是以秋季的桂花糕最为美味。

桂花糕最早起源于明朝末年,新都县城有个叫刘吉祥的小贩,从状元杨升庵桂子飘香的书斋中得到启发,将新鲜桂花收集起来,挤去苦水,用蜜糖浸渍,并与蒸熟米粉、糯米粉、熟油、提糖拌合,装盒成型出售,取名桂花糕。过去传统单一的桂花糕,随着做法的改良,种类越来越丰富,造型也越来越精美。

现在苏州很多老字号都开始卖已经包装好的桂花糕,但老苏州知道,只有现做现卖,热气腾腾的桂花糕才是心心念念的老味道。不少在外地工作的苏州人,中秋回家时都会去买上一些桂花糕,重温记忆中家乡的味道。

桂花糖芋艿:最爱的还是那碗糖芋艿

桂花糖芋艿是深受苏州人喜爱的一道甜汤,也是中秋最时令的吃法。对于老苏州而言,中秋节不吃上一碗桂花糖芋艿都不算过节。

芋艿雪白粉嫩,口感细软。用红糖煮出的汤汁颜色鲜亮诱人,加入少许桂花,香气四溢。秋风乍起的夜晚,喝上一口桂花糖芋艿,便能甜到心里。

桂花糖芋艿的做法并不復杂,但想煮出一碗地道口味的桂花糖芋艿,是很讲究慢工出细活的。只有用小火慢慢熬煮,直到桂花完全入味,芋艿中也完全渗透桂花香味的时候才能起锅。

桂花糖芋艿是苏州最简单的秋天味道,大街小巷的不少摊档都有卖。遇到火候十足的桂花糖芋艿,你肯定会听见隔壁桌的食客惊呼“就是这个味”,小伙伴们不妨也去苏州城中寻访一下,邂逅一碗传统的苏式美味。

桂花糖炒栗子:十月的板栗笑哈哈

秋天的苏州城中,不仅氤氲着桂花的香气,更吸引人的是糖炒栗子的香味。苏州人喜欢用桂花糖炒板栗,秋风一起,空气中就弥漫着浓浓的香甜气息。小时候放学,妈妈总会带着一包热乎烫手的、沾着油乎乎黑色砂砾的糖炒栗子站在校门口,那就是童年关于秋天最甜的记忆!

除了是苏州人喜爱的美食,“栗子”在苏州话里还有一些别样的意思。苏州人曲起食指打人的额头,叫做“毛栗子”;一件进展顺利的事情突然出了意外,叫“冷镬子里爆出一只热栗子”。据说在以前的苏州,霜降的前一个晚上,人们要把栗子放在枕头边过一夜,等天亮后再把栗子吃掉,以此祈求冬天能够气力充沛。

白果:热白果和糖炒栗子是秋天的最佳搭档

秋天和板栗一起成熟的还有一个滋补品——白果!每年白果上市时,苏州人都要尝尝新。热白果和糖炒栗子是这个季节最受欢迎的一对零食搭档。微波炉爆开的白果碧绿清新,像翡翠一般。

从前吃的热白果,就像糖炒栗子一样,有小贩大街小巷叫卖。白果小贩挑一副担,担的一头是一只炭墼炉,上面放只镬子。有人要买的时候,小贩就掀开镬盖,在担另一头的笼里抓一把白果,放到镬子里,用一片蚌壳翻炒,炒到白果噼噼啪啪爆开了,就可以吃了。现炒的白果,又糯又香,苦中带甜。

苏州人吃热白果相当讲究,一岁只好吃一粒,吃到七粒也就封顶了。因为白果有毒,过量食用会导致中毒。现在吃白果,直接用微波炉加热至爆开就可以了。有时想想倒有些失了原先的风味。白果还可以用来炒菜、煮粥、煮汤,营养价值极高。

中秋宴——承载老苏州的乡情

传统的老苏州,中秋是绝对不马虎的,除了全家围坐在一起品饼赏月,一桌精致的中秋家宴必不可少。而中秋宴上,这么几道美食是一定要有的。

苏式月饼:吃的是家人团聚的温暖回忆

中秋佳节,月饼自然是不能少的。与广式月饼不同,苏式月饼皮层酥松,色泽美观,馅料肥而不腻,口感松酥。漂泊在外,吃过无数个苏式月饼之后,才发现所谓好吃,一半是月饼本身的味道,另一半是全家人团聚在一起的温暖回忆。

苏式月饼也分甜、咸两类。甜月饼的制作工艺以烤为主,馅料一般用玫瑰、百果、椒盐、豆沙等制成。而咸月饼则以烙为主,品种有火腿猪油、香葱猪油、鲜肉、虾仁等。其中清水玫瑰、精制百果、白麻椒盐、夹沙猪油是苏式月饼中的精品。

扣肉:最美味的扣肉出自家里的厨房

苏州一年四季有四块肉,吃的时候要按季节区分,不能乱了规矩:春天的樱桃肉、夏天的荷叶粉蒸肉、秋天的扣肉、冬天的酱方(江苏省传统特色名菜)。既然是中秋宴上的主菜,吃的当然是秋天的扣肉了。

你以为扣肉里只有肉吗?其实扣肉的重头戏可是下面藏着的宝。一盘正宗美味的扣肉,除了肉本身以外,被扣住的配菜也是十分讲究的。

苏州人做扣肉时一般有三种选择:绍兴干菜、豇豆干、菜花头干,而其中最美味的就属菜花头干。香气扑鼻的扣肉,爽口的配菜,荤素搭配,让人食指大动。

最好吃的扣肉,总是带着记忆和情感。秋风一起,这道美味会默默出现在苏州家家户户的餐桌上。夹一块扣肉咬一口,好像又回到了小时候站在厨房看着妈妈蒸肉的场景。那时候觉得,妈妈做的扣肉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好吃的食物。

大闸蟹:秋风起,蟹脚痒

大闸蟹是老苏州中秋宴上必不可少的一道助兴菜肴。不需要太复杂的做法,加姜片清蒸后,只要在姜醋里蘸一蘸就很美味!鲜香的蟹黄、肥美的蟹膏、甘甜的蟹肉……吃完之后齿颊留香,令人难以忘怀。不过大闸蟹属凉性,吃的时候最好配一些黄酒,可以暖胃。吃完大闸蟹后,再来一杯暖暖的姜茶,能帮助驱散大闸蟹的凉性。

苏州的秋天少不了天平山的红枫,更少不了这些当季的美食。趁着秋意正浓,快去苏州尝尝这些美食,感受一下苏州人“不时不食”的执念吧!

猜你喜欢

芋艿扣肉苏州人
“鲜”是苏州人的执念
芋见美味
农家扣肉香飘飘
入静止观的苏州人
最是那水一般的温柔
乡村有道婚宴菜
乡村有道婚宴菜
张建霖
扣肉之美
新毛芋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