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生产物流》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构建
2018-02-24李芳芳
李芳芳
摘 要:随着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要求,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项目化教学强调在做中学、边学边做,通过一系列项目的完成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并充分挖掘相关潜能,为《生产物流》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式。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生产物流》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构建
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的提出,对本科高校的课程教学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社会需求,培养高水平的创造型人才,是高校教学的中心工作,也可以说是高校教学中本科教学的重中之重。本科教学目标要定位于学生要在具备坚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要求学生掌握符合自身学习特点的学习方法。确定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育方案,以培养学生适应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和方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应用人才。项目化教学强调在“做”中学,边做边学,通过完成一个或几个项目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一、项目化教学理论基础
项目化教学起源于罗马16世纪后期开始的建筑和工程教育运动。当时的“项目”是学院中为了培养优秀的建筑师而开展的建筑设计竞赛。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标准的课程教学和项目教学的显著差别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
项目化教学方法是在以项目为媒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通过共同努力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开展的教学活动。这种活动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结合真实的社会背景开展实施。其理论基础主要有以下两个:
1.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包含两个含义:一是对所感知的新信息的理解和接受;二是对原有知识经验的改组和重建。学生的学习是利用已有的知识从不同的侧面,多角度地在解决问题中学到新知识。这样的科学的知识观和学习观,必然要求教学观念和教师角色的转换。
2.杜威“做中学”理论
杜威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行动的副产品,所以教师要通过“做”,促使学生思考,从而学得知识。这种教学理论的特点是学生参与活动,通过听觉、视觉、空间知觉、触觉等在大脑指挥下协同活动而获取知识。
二、《生产物流》课程相关特点
《生产物流》课程作为山东华宇工学院针对本科管理类物流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操作性较强的课程,以专业素养教育为核心,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身职业素质。结合该课程的学科特点,项目化教学为《生产物流》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1.本课程自身特点使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成为必然趋势
《生产物流》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构建于《生产与运作管理》、《物流管理》等课程的基础上,主要培养学生在工厂布置物流、生产库存物流管理等方面的专业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基于本课程的这种面向职业、实践性强的特点,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更能使学生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得到相关能力的锻炼。
2.课程受众特点为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奠定基础
本课程开设在山东华宇工学院本科物流工程专业的第四个学期,前导课程是《现代物流基础》、《现代企业管理》等,经过三学期的学习以后,这个阶段得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基础,并且因为接触了相关的专业课,对自己未来的就业问题和职业发展情况问题比较关心,对专业课的关注度比较高,他们更愿意接触有职业导向、能力发展导向的学习方式。
三、《生产物流》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构建
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和行为导向理论,充分调研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应用型本科学校的学生特点、物流专业职业岗位要求和《生产物流》课程的特色构建项目化教学模式。项目化教学模式由项目选取、项目实施、项目评价等三大部分组成。
1.项目选取
项目化教学模式效果关键在于项目的选择,首先必须通过市场调查,了解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其次,必须依据课程特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同时结合课程受众情况,提出项目化教学任务的总体构思;再次,在选取教学项目时,应综合考量项目大小、知识量大小,与先导知识之间的联系,还要注意合理安排重点和难点内容,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不能过于集中或分散。
2.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
在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中,老师提前选取合适的项目任务,并针对项目提出相关待解决问题,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可以组内讨论,也可以组间讨论,各组根据讨论情况制定出项目任务解决方案,并依据方案内容实施项目,待学生完成相关项目任务后,教师负责对各组的结果进行核验。
3.项目评价
项目评价是整个项目化教学模式中的重要内容,是对项目化教学模式成果的检验和评价,应对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控,对学生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及时记录与评价,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沟通与解决。评价应该从学生自查与教师检查两个角度进行综合的评价,并且形成评价反馈总结,可以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的解决相关问题,也能帮助教师总结项目化教学效果,更好的提升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情况。
四、结语
探索本科课程项目化教学实践操作模式,改变以知识为基础设计课程的传统,换之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知识与课程内容,以职业岗位及岗位能力分析为基础来设计课程,可以使人才培养更加满足社会需求。
1.项目化教学思想符合《生产物流》课程改革总趋势和要求,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生掌握和应用相关知识为目标,以学生自主思考和合作学习为方式,提倡在实践中培养知识应用能力。这将有利于使高职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方式转为积极主动,从而从整体上优化本科生的学习方式并担负起自主学习的责任,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提高应用能力。
2.本科专业教学的好坏影响着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培养质量,也关系着本科院校的学生就业。生产物流作为物流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又要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探索对本科院校的专业课教学改革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韩伟.“包装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中國电力教育,2013(1).
[2]戴晟,王金芳,高玉新,方淳,方志刚.CAD/CAM/CAE课程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