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砖材料在中国当代建筑设计语言中的运用

2018-02-24唐艺萍

大观 2018年10期
关键词:现代建筑

唐艺萍

摘 要:作为传统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不论处在那个时代,砖材料一直都受到建筑設计师们的宠爱。它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建筑材料之一。它使建筑焕发了新的生命力。从砖材料的概念及属性、砖材料的视觉特征以及砖材料所表达的传统文化三方面出发,对建筑设计砖材料运用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通过调研和资料整理归纳对现代砖混式建筑表皮的实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对砖混式建筑表皮的设计进行了探讨,以体现建筑的个性及建筑的文化属性,从而达到保护传统建筑和文脉。

关键词:砖材料;现代建筑;设计语言

一、砖材料的概念及性能

(一)砖材的概念

著名的建筑设计师密斯·凡德罗曾说:“建筑开始于两块砖被仔细地连接在一起。”由此看来,砖对于建筑是尤为关键的材料,建筑与砖的关系像是鱼与水、车与油的关系,谁也离不开彼此。砖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自古有“秦砖汉瓦”之说。对于砖材料的概念可以做如下解释:“以制砖勃土为原料,进行制备,塑性成型,干燥、焙烧,适合建筑墙体、地面砌筑、覆盖、敷设、装饰等建筑功能的墙体、地面材料。”砖首先由于砌体结构特点的局限性和建筑空间形态要求越来越高等原因而成为结构材料。传统的土坯烧结砖需要破坏场地才能获得土壤,因此,在我国国家强调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

(二)砖材的性能

1.砖的自然性能

砖是用粘土制成的建筑材料,在高温下烧成。在中国古代建筑设计中,砖的设计方法大多是以当地材料为基础的,其中最常见的是红砖和青砖。然而,不同地区的砖生产工艺并不相同,这使得砖在规格、类型、名称上都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所以有多种类型的砖材,通过砖材料的综合归类分析可分为实心砖、空心砖、多孔砖等。

传统工艺烧制的土窑砖具有形状规则、色泽纯正、密实度高、抗压强度高、抗冻性强、耐酸碱度高、无剥落、无辐射、无变色、无污染等优点。一些砖也具有回收利用的特点。因此砖是一种绿色建筑材料,而砖在导热系数上的优势是其他材料无法比拟的。

2.砖的文化性能

砖作为一种传统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其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参与了人类文明创造的重要工作。作为艺术的载体,它形成了一种具有鲜明艺术特色和地域文化意义的装饰艺术,即砖雕和砖画。

中国有砖石建筑、砖瓦工艺等各种形式的砖瓦艺术。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伴随着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及砖文化的发展而发展。

在我国古代,传统的道德观念中把砖作为辅助建筑材料。虽然我国砖业的发展历史很长,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砖混式建筑设计体系。古人把自己的生命过程和自然的循环看作一个整体,这种永恒与自然的永恒是一样的。人们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统一”。因此,建筑的永久使用寿命并不十分重要,因此木材是我国古代建筑体系的主流建筑材料。砖主要用于墓葬、宝塔等需要长期保存的建筑物,但一直被使用。

二、砖材料的视觉属性

砖材料的视觉特性包括三个方面:形态、色彩和纹理。建筑给人们带来的视觉感受是由这三个要素相互协调而形成的。从砖的形状、颜色和质地三个方面,对砖材料的视觉特性进行具体分析。

(一)砖材的形态

世界各地的标准大致是一致的,而且由于建筑类型和制造工艺的不同,砖块的形状与砖块的大小不同。然而,由于生产工艺和材料特点的局限性,为便于施工使用,砖的形状仍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它具有小型化、几何化和模块化等特点。

首先,小型化,每块砖的大小是基于一只手可以很容易地捡起和掉落的原则。与石材等传统砌体材料相比,砖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其运输方便,施工人员也可以进行更简单的手工操作。这种独特的性能使砖成为理想的建筑设计材料。

其次,几何化。作为一种小块,砖块在建筑中需要大量存在以构成建筑实体。重力的作用和组合要求砖块是光滑规则的几何形状。简单的长方体便成了一种经典的砖块形式。它形状简单,表面规则,制造工艺简单,适合形成建筑实体。因此,它已成为建筑设计中常见的建筑材料。

最后,模块化,早在公元前2500年,人们就开始用木模来塑造砖头。砖也已成为建筑材料最早的标准生产。我国采用的标准砖的尺寸,也是按单手抓的方法确定的长方体形状。长方体按长度、宽度和高度由三对不同的几何面组成,在我国传统上被称为陡板、长体和小头。

(二)砖材的质感

砖有其独特的质地,由天然土壤制成。由于材料的特殊性,砖具有粗糙的质地、天然的质地、不同粒径的颗粒和随机的孔隙,形成斑驳的表面。起初,砖只是人造产品,但随着岁月的变化,风吹日晒的侵蚀,砖头表面的痕迹和光泽度,承载着与自然互动的信息。因此,在统一大小和形状的情况下,每一块砖都表现出了自己的个性,在灯光中的作用呈现出丰富的变化。这些信息被人体的视觉和触觉吸收和处理,并带给人们以新的视觉心理感受。

(三)砖材的色彩

砖的颜色取决于所用原材料的成分和制作工艺的不同。在现代,使用不同的添加剂和颜料,使砖产生不同的颜色。巧妙运用不同颜色的砖块组合,可以形成各种色彩对比,形成特殊的纹理,给人以感官刺激,获得丰富的建筑效果。在柏林洪堡大学的一种有毒原料的仓库设计中,建筑师巧妙地将各种颜色的新砖材料组合在一起,形成具有强烈反差色彩的砖瓦建筑表皮,塑造出鲜明的建筑形象。个性化的墙面纹理和颜色暗示了建筑物使用的本质,起到了警示作用,创造了生动的形象,改变了传统仓库区域造型中的沉闷色彩的刻板印象。

砖的形态、质地和色彩三个方面在视觉上的统一作用影响着建筑的整体表现。在设计中,要保证各属性之间的协调性和一致性,体现材料的真实性,追求材料与视觉特征的统一,合理表达砖材料的视觉特征,形成良好的建筑视觉形象,展现出建筑的人文情感。

三、砖材料所表达的传统文化

(一)历史记忆的再现

在室内设计中设计师们通常通过软装的装饰、材质、色彩等来表现室内设计的民俗或传统文化。但与室内装饰设计相比,创造独特的场所感和丰富的历史感是建筑设计中较为繁琐和困难的一件事。现象学认为,感知生活体验和认识空间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人脑在外界环境下传递信息,自然会产生一定的生理或心理反应,这就是对事物的感知。人类的经历是对过去某一时刻某物的深刻记忆。这些经验以碎片的形式储存在人脑中,当人脑收到外部事物的指令时,就会释放过去的记忆。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想在建筑设计中创造一种场所感和历史感,就必须对建筑背后的外在事物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并且对人们脑海中共同的记忆点充分把握,再现人们对过去事物的回忆,才能让人们看到建筑同时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愫从而感受到建筑背后的文化内涵。

(二)人文情感的传达

砖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建筑材料,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最宝贵的民族文化沉淀。砖材料的发展与人们在不同时代的生活息息相关,深深地烙印着人们的生命轨迹,见证了人类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在人们的内心深处,有着古老的传统材料——砖块,也有着一种特殊的感觉,这一情感饱含着人们对于小到自家、大到国家的爱。这一特殊感情的形成需要经过无数个日夜慢慢的累积,是人们心中的某些情愫与传统材料中所蕴含的历史记忆的共同作用。

大多数现代建筑材料只能给人们以一些奇特而新颖的视觉冲击力,但正是因为它们没有传统材料那样的文化积淀和情感积淀,在心理上无法与人们产生共鸣。因此,在现代建筑设计中,通过使用传统的建筑材料和砖块,可以帮助传达人文情感,形成一种人与建筑之间的记忆共鸣,从而营造出一份浓郁的历史感,更或是一种强烈的民族归属感。

四、结语

当代建筑设计师们在建筑设计在创作时,大多采用玻璃幕墙、钢架结构等新型建筑材料,而忽略了很多传统建筑材料的使用,如此建筑只能给人们以视觉冲击力、冰冷和漠然,而缺乏传统文化的传承,并不能给人以归属感。当代建筑技术的发展为传统建筑材料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新材料、新技术的结合,克服了自身材料的局限性,扩大了应用范围和表达方式。传统材料与新技术的结合,赋予其新的性能,是传统材料的延续和发展。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中最常用的乡土材料的分析和理解,并以王鹏在当代建筑创作中使用的作品为例,将当代建筑中使用乡土材料的方法大致分为以下四种类型:第一,在建筑设计中使用砖块来表达建筑所在地区的地域特征,抵制中国高速城市化建设带来的“千家万户”,进而保护当地的城市风貌和地方特色。第二,中国传统建筑技术的延续与保护。通过砖的使用,探讨如何将传统建筑技术应用于当代建筑。实现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的目标。第三,通过当地材料砖的应用,中国传统文化体现在建筑设计中,用来抵御西方建筑文化的入侵,形成具有中國地域特色的当代建筑,并探讨中西建筑文化整合的可能性。第四,研究和利用砖的自然属性,探讨材料循环利用的建筑模式,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因此,建筑设计一方面可以利用砖作为一种地方性材料的自然属性,发挥材料本身的生态节能价值,另一方面也可以发挥传统砖材料的文化属性。在选择建筑材料时,既要充分利用当地材料的人文属性,又要继承传统的建筑技术,同时要结合时代的新技术,加以改进和改造,进一步发挥地方材料的潜力。优化地方材料的建筑性能,丰富建筑设计语言,延续当代建筑的传统文化和建筑机制,使建筑更加多样化,形成具有中国地域特色的建筑风格。

参考文献:

[1]梁超凡.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艺术表现研究[D].东南大学,2015.

[2]石灿.砖筑艺术在现代建筑表皮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2.

[3]史清俊.砖石材料在建筑表皮中的美学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4]于塔娜.废旧砖材再利用设计方法探究[D].天津大学,2014.

[5]莫畏.姬雁飞.传统建筑砖材料的空间应用策略[J].四川建材,2017(4).

[6]陈益.浅析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J].门窗,2018(2).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现代建筑
论现代建筑电气照明节能的优化设计
浅析现代建筑设计的方法
城镇化建设中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电气自动化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浅谈新型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现代建筑消防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分析
现代建筑启示录
智能清洁机器人在现代建筑外墙清洁中的研究与应用
现代建筑技术协同育人基地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