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艺文类聚》《初学记》包含的儒家思想
2018-02-24杜佳明
杜佳明
摘 要:《艺文类聚》与《初学记》是唐代非常重要的两部官修类书。两部书“人”部这一部类存在较大差异,从中可以看出礼乐文化的影响力,“天、地、人、事、物”这样严谨的部类体系与儒家思想密不可分,刘本为《初学记》所做序文中更是吸收了荀子等儒学大家的思想。由此可以看到《艺文类聚》与《初学记》中包含着丰富的儒家思想。
关键词:类书;《艺文类聚》;《初学记》;儒家思想
《艺文类聚》与《初学记》是唐代极为重要的两部官修类书,《艺文类聚》规模宏大,编撰体例在继承前代类书辑存文献的基础上,开创性地将“事与文两条龙并成了一条龙,变更了类书的常规体制”。《初学记》在此基础上又有很大的创新,它的叙事部分将收集到的材料用线性关系重新组合,按照最容易被读者接受的顺序安排材料,比前者更为合理。体例方面则首创“事对”部分,这一部分对研究唐代诗歌的成诗过程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闻一多《类书与诗》一文中,已经看到了类书与诗歌创作间的关系,他说“假如选出五种书,把它们排成下面这样的次第:《文选注》,《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初唐某家的诗集。我们便看出一首初唐诗在构成程式中的几个阶段……我们由《书钞》看到《初学记》,便看出了一部类书的进化史,而在这类书的进化中,一首初唐诗的构成程序也就完全暴露出来了。”然而不止要看到这些,还要看到《艺文类聚》和《初学记》本身所包含的丰富的儒家思想。
夏南强在他的《类书通论》中说:“封建朝廷组织纂修的类书和著名学者编写的类书,如《艺文类聚》《册府元龟》《北堂书钞》《古今图书集成》等,在类目的取舍,类目前后顺序的安排上,大多煞费苦心,具有深意。它是我们了解当时人们的思维观念,了解当时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和认识的钥匙。”《艺文类聚》与《初学记》在类目的前后顺序上就具有着某种“深意”,确如其所言,可以从这其中了解到“当时人们的思维观念”。
《艺文类聚》全书一百卷,共分四十六部,《初学记》全书三十卷,共分二十三部。两部书都遵循着以类相从的原则,按照“天、地、人、事、物”这五大类的顺序划分部类。
《初学记》的部类在《艺文类聚》基础上有精简的地方,也有自创的部类,如道释部。然而最需要注意的是,從《艺文类聚》到《初学记》,“人部”这一部类位置有着明显变化:《艺文类聚》为“人部、礼部、乐部、职官部”,《初学记》为“职官部、礼部、乐部、人部”。可以看到,“人部”这一部类在《初学记》中被放到了“礼部、乐部”之后,然而“职官部、礼部、乐部”属“事”类,“人部”属“人”类,《初学记》却将“人部”插入“事”类之后,似乎有打破“天、地、人、事、物”这一次序的嫌疑,是否真是如此?
笔者认为,并不是这样。《初学记》二十三部只有“人部”的顺序不符合“天、地、人、事、物”的规律,那么是否是二书“人部”的内容不一致导致编撰者放置顺序的变化呢?对比《艺文类聚》与《初学记》“人部”中子目的情况:《艺文类聚》“人部”共二十一卷,卷一列头、目 、耳 、口、舌、发、髑髅、胆等人的身体器官,卷二列美妇人、贤妇人、老等人的称谓,卷三列言语、讴谣、吟、啸、笑等人的言谈,卷四、卷五列圣、贤、忠、孝、德、让、智、友悌等人的品德,卷八、卷十三、卷十四列讽、谏、别,其他卷详列关于人的种种;《初学记》“人部”分上中下三卷,“人部上”首列圣、贤、忠、孝、友悌、恭敬等人的品德,“人部中”列“交友、讽谏、离别”等,“人部下”列“美丈夫、美妇人、丑人”等人的称谓。通过对比,可以发现:《艺文类聚》与《初学记》“人部”先列出的子目有明显区别,《艺文类聚》从人体器官,到人的称谓,人的言谈,才上升到人的品德——抽象概念,而《初学记》首列的就是“圣、贤、忠、孝”,“美大夫、美妇人、丑人”这样的称谓在“人部下”才出现,与《艺文类聚》有较大区别。《初学记》的编撰者所重视的“圣贤忠孝”是典型的儒家思想,而被置于“人部”之前的“礼部、乐部”所包含的礼乐文化,同样也是儒家所倡导的。也正是因为更加注意到礼乐文化对人的思想的影响,才将“人部”置于“礼乐”之后。
唐代的这两本官修类书为什么要按照“天、地、人、事、物”这样的顺序分类?夏南强《类书通论》中对比了《北堂书钞》与《艺文类聚》,他说:
与《北堂书钞》相比,《艺文类聚》的分类体系在形式上有以下特点:将天、岁时、地三部由最后安排到了最前面;增加人部和与人有关的部类如居处、产业、杂器物、巧艺、方术等,以及反映释、道知识的内典部、灵异部。其分类知识来源于儒家六经……书中“天、地、人、事、物”部类的排序,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这种排序结构,展示了综合性的大型类书分类体系的新格局。
《艺文类聚》与《初学记》按照“天、地、人、事、物”排列部类,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周易·系辞》中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可以看到,“天地人”的分类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而这种初步的分类又经过董仲舒“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的力捧,自成体系,影响颇丰。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
“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参通之,非王者庸能当是。”(《王道通三》)
“为人君者,其法取象于天”;“为人臣者,其法取象于地”。(《天地之行》)
“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立元神》)
天地人三者为万物之本,而天地人之间又具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之间井然有序,共同构成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的基础。其中,天,是至高无上的神,就如同君主,居于首位;地,好比臣子,众星拱月般围绕着天而存在;至于人,“下长万物,上参天地”,居于物之上,居于天地之下,这样,“天、地、人、事、物”的顺序就基本形成了。而这种等级秩序被无形地运用在《艺文类聚》与《初学记》中,可见儒家思想之影响。
刘本为《初学记》作的序中也能看出明显的儒家痕迹。刘本认为《初学记》“凡三十卷,开卷而上下千数百年之事,皆在其目前”,希望“学者摭此以成文,因文以贯道,祈至于文王孔子之用心处而后止”。他认为《初学记》的作用是能够让学者站在古人的肩膀上学习真正的文章之道,“所谓郁郁之文,可以明经制;未丧斯文,可以备述作”。正如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言:“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后世的帝王、学者大多受到曹丕的影响,这种文章之道的根源就来源于儒家思想——三不朽中的立言。
刘勰《文心雕龙》中说:“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而刘本所言“圣人体天地之道,成天地之文,出道以为文,因文以驾道”显然也是继承了刘勰的思想。“文而明道”“文以驾道”都在说“文与道”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早在《荀子》中已初露端倪。
《荀子·儒效》中说:“圣人也者,道之管也。天下之道管是矣,百王之道一是矣,故《诗》《书》《礼》《乐》之道归是矣。《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故《风》之所以为不逐者,取是以节之也;《小雅》之所以為小雅者,取是而文之也;《大雅》之所以为大雅者,取是而光之也;《颂》之所以为至者,取是而通之也。天下之道毕是矣。”
“文”一字包含多种含义,《说文解字》里说:“文,错画也,象交文”,即“文”一字的本义是指花纹,通后世的“纹”字。“《小雅》之所以为小雅者,取是而文之也”中的“文”,即是这个意思,只是名词用作动词,这句话是说:《小雅》之所以能够叫做小雅,就在于它将深刻微妙的道理纹饰、润色出来。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文”指的是浩渺如烟海的“文章”,“文”与“道”之间的关系是“文章”与“圣贤”体悟自然之大道之间的关系。那么从这个角度再看《儒效》,荀子认为:圣人通过自然之道、天下之道创作,统摄这些经典,而阅读《诗》《书》《礼》《乐》《春秋》《大雅》《小雅》这些儒家经典文章,都可以从中体悟到圣人所说的“自然之道”。这种思想,被刘勰、刘本吸收,有所继承与发展。
综上所述,可以从《艺文类聚》和《初学记》“人部”顺序的变化、宏观部类的划分以及序文中找到其中包含的丰富的儒家思想,可见儒家思想在唐代之影响。
参考文献:
[1]荀况.荀子[M].方勇,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
[2]夏南强.类书通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1.
[3]胡道静.中国古代的类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2.
[4]欧阳询.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5]徐坚.初学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2.
[6]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7]董仲舒.春秋繁露[M].张世亮,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
[8]刘勰.文心雕龙[M].范文澜,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
作者单位:
青海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