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鸿门宴》的“炼字”艺术
2018-02-24张利琴
张利琴
炼字,也称炼词,顾名思义,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对所用字词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的一种艺术手法。这种艺术手法常见诸诗歌。古人为了炼字,常常“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我们熟知的贾岛“推敲”的典故,也是炼字的典范。
其实,不仅诗歌需要炼字,任何文学体裁都需要炼字,人物传记也不例外。高明的作者总是通过炼字,让其笔下的人物形象熠熠生辉,神采飞扬。在此,笔者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课文《鸿门宴》为例,谈谈炼字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所起的作用。
一、项羽一“怒”,草蛇灰线
司马迁写《史记》是不以成败论英雄的,他将失败的项羽列入帝王专属的本纪,并置于刘邦本纪之前,可见司马迁对项羽的欣赏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毕竟失败了,落得个四面楚歌、自刎乌江的结局。所以司马迁同样对他也有着恨其不争的批评:“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他认为,项羽虽能通过武力经营天下,但自夸功劳、逞个人才智而不效仿古人的性格注定难成帝业。这就是心理学家荣格所说的“性格决定命运”。
其实项羽的这种“逞个人才智”的性格早在拉开楚汉相争序幕的《鸿门宴》中就可以窥知一二了。刘邦先于项羽入关,按照楚怀王与诸将的约定,他本可为关中王,但他没有入住秦宫,而是屯兵霸上。此时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密告项羽:“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得到消息的第一反应是,大怒日:“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r,这里的“怒”就是太史公精心锤炼的,还加了“大”字加重“怒”的程度。那么,太史公为何要如此为之呢?因为通过这一“怒”字,项羽那种暴躁易怒、胸无城府的莽夫形象立刻跃然纸上,而且人在“怒”之后往往是不假思索,莽撞行事的。项羽“怒”之后做的“击破沛公”的决定不就是仓促为之吗?当然,这也是他自恃武力、奋其私智的表现。《史记·项羽本纪》中一共8次提到项羽发怒,这些不加掩饰的“怒”色,不仅栩栩如生地刻画了项羽的形象,还为他的悲剧结局埋下了伏笔。
二、刘邦一“惊”,点石成金
司马迁是本着“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创作《史记》的,《高祖本纪》也不例外。作为汉代的臣子,这是需要非凡的勇气和智慧的。尽管司马迁没有在篇末对刘邦本人作直接的评价,可还是在篇中特別记下了刘邦在平定天下后所说那段脍炙人口的话:“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这是司马迁借刘邦之口肯定知人善任是刘邦取胜的原因。但刘邦成功逆袭,真的只有这一个原因吗?我们不妨到《鸿门宴》中找找答案。
在得知项羽要攻打自己的消息后,刘邦的反应是;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这里的“惊”字,太史公是斟酌过的。试想,一般人在得知兵力四倍于己的对手要攻打自己时,反应应该是害怕和着急,那就该用“沛公大惧~沛公大急”才对,为何要“惊”?“惊”有震惊、吃惊之意,是意料之外的。用一“惊”字,既掩饰了刘邦内心的害怕与慌乱,又表现了他遇事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的性格,可谓点石成金!刘邦能从一介草民跻身帝王之列,无不与这些异于常人的特质相关,而司马迁仅用只字片语就把人物的性格展露无遗,我们不得不为他的生花妙笔所折服。
三、前“君”后“公”,言近旨远
太史公对字的斟酌还体现在称呼的使用上。刘邦在询问张良与项伯的渊源时,问“君安与项伯有故?后来又问“孰与君少长?”接着又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在这里,一直呼张良为表示敬称的“君”,而不直呼其名或字,是因为张良帮他结识了救星“项伯”,为他解了燃眉之急。而在鸿门宴席上,刘邦以如厕为名逃席,让张良留谢时,对张良的称呼再次发生改变。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此处两次呼良为“公”而不是先前的“君”,原因何在?按照先秦礼制,“公”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之首,是无上光荣的称号,刘邦自己当时就是“沛公”,怎么会对自己的幕僚属下平级相称呢?项王请客,刘邦借故逃席而留下张良谢罪,显然不给项王面子也不合礼数,但这些刘邦已无暇顾及,保命要紧。按照项王的火爆脾气,张良留下来极有可能成为刘邦的替罪羔羊,代他受死。相较“性命”而言,在称呼上抬高张良的地位,让他甘为“知己死”,呼“公”也就不在话下了!正是这些作者刻意为之的称呼的变化,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精明狡黠、工于心计、老谋深算的政治家的形象。称呼之变,堪称言近旨远。司马迁的笔法之神妙于此可见一斑。
朱光潜说:“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他所说的“咬文嚼字”,某种程度上就是“炼字”。通过炼字,读者可以零距离地感受作者倾注在每一个字上的深情。太史公用他的如椽大笔,不仅书写了五彩斑斓的历史,还让无数经典的人物形象光耀千秋,这应该得益于他对“字”的斟酌吧。endprint